美文网首页想法散文
初出真州泛大江作并译

初出真州泛大江作并译

作者: 石宏博 | 来源:发表于2022-11-07 19:27 被阅读0次

初出真州泛大江作

作者:宋.欧阳修  译析:石宏博

孤舟日日去无穷,行色苍茫杳霭中。

山浦转帆迷向背,夜江看斗辨西东。

滮田渐下云间雁,霜日初丹水上枫。

莼菜鲈鱼方有味,远来犹喜及秋风。

译:

一叶孤舟每日不停,在大江中行驶着,苍茫的云气将其笼罩。

我行到靠水的山脚,将船帆调转,这时候不知何向何背(方向),于是在夜空中看北斗星来判断西东。

云间的大雁渐渐飞下水田,枫叶在霜中的太阳的照映下,开始显得更加火红。

家乡的莼菜和鲈鱼味道正鲜美,远方归来的我,尤其喜欢到了秋天这个时候的凉风。

注:

真州:宋代州名,即今江苏仪征。

大江:长江。

杳霭(yǎo ǎi):远处的云气。

斗:北斗星。

滮(biāo)田:充满水的田地。滮,水流的样子。

莼(chún)菜鲈鱼:这是用晋人张翰因为秋风起而思念家乡美食的典故。

析:

这首七律是仁宗景祐三年(1036)七月作者贬官于夷陵的路途中,乘船航行在真州江面的时候所作。这一年五月间,作者被贬官出京。他离开汴京后,从水路出发,七月中旬到达真州,住了十多天,然后乘船沿着大江西上。 为了排遣自己遭贬谪、独然行路的失落与孤独,作者试图写一首诗。

在首联和颔联中,作者描绘了“落日”、“雾霭”、“山峰”、“北斗”等景象,从中依稀可见,路途的幽远与孤寂。如此空旷的场景,让人看后内心不禁产生幽寂、苍茫的感触。而在颈联与尾联中,作者笔锋一变,激昂起来。他通过写水田上飞的大雁、落日中的红枫,将“秋风莼鲈”的典故化用和对秋日凉风的喜爱,表明诗人已经找到了精神的慰藉,心理能量有所恢复。

整首诗写得平易流畅,纡徐不迫,风格与作者的文章相似。

诗人被贬夷陵,从汴京赴夷陵,可走水陆两道。诗人走的是水路。漫漫旅途,一路风波,诗人在生理和心理上都在忍受着一种困顿和茫然,可正所谓的,一切杀不死我的,只能让我更强大,在恢复了心理能量之后,诗人体悟到了人生的某种真谛。这种变化在本诗的前后两部分区分得很明显。

所谓一切杀不死我的,都使我更强大,这句话描写的是这种场景,即:在面对外部或者内部打击之后,一个人有条件、有方法 ,能够在一定的修养生息当中,恢复自己的心理能量,重塑自己的价值体系,从而百尺竿头更进一步,更加强大、随和。

所谓的修养,大抵如是。

相关文章

  • 初出真州泛大江作并译

    初出真州泛大江作 作者:宋.欧阳修 译析:石宏博 孤舟日日去无穷,行色苍茫杳霭中。 山浦转帆迷向背,夜江看斗辨西东...

  • 初出城留别并译

    初出城留别 作者:唐.白居易 译析:石宏博 朝从紫禁归,暮出青门去。 勿言城东陌,便是江南路。 扬鞭簇车马,挥手...

  • 新年作并译

    新年作 作者:唐.刘长卿 译析:石宏博 乡心新岁切,天畔独潸然。 老至居人下,春归在客先。 岭猿同旦暮,...

  • 马上作并译

    马上作 作者:明.戚继光 译析:石宏博 南北驱驰报主情,江花边月笑平生。 一年三百六十日,多是横戈马上行。 译...

  • 芙蓉池作并译

    芙蓉池作 作者:晋.曹丕 译析:石宏博 乘辇夜行游,逍遥步西园。 双渠相溉灌,嘉木绕通川。 卑枝拂羽...

  • 六州歌头并译

    六州歌头 作者:宋.张孝祥 译析:石宏博 长淮望断,关塞莽然平。征尘暗,霜风劲,悄边声。黯消凝,追...

  • 游嘉州龙岩并译

    游嘉州龙岩 作者:宋.苏洵 译析:石宏博 系舟长堤下,日夕事南征。 往意纷何速,空岩幽自明。 使君怜远...

  • 春泛若耶溪并译

    春泛若耶溪 作者:唐.綦毋潜 译析:石宏博 幽意无断绝,此去随所偶。 晚风吹行舟,花路入溪口。 际夜...

  • 春泛若耶溪并译

    春泛若耶溪 作者:唐.綦毋潜 译析:石宏博 幽意无断绝,此去随所偶。 晚风吹行舟,花路入溪口。 际夜转西壑,隔山...

  • 仁心.九州飘萍并译

    仁心.九州飘萍 作者:石宏博(作于2017年) 译析:石宏博 风起萍飘久,洪涛世浪图。 相知于患难,浩气定心湖。...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初出真州泛大江作并译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iykit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