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论语·雍也》第六篇第四章——君子周急不济富

《论语·雍也》第六篇第四章——君子周急不济富

作者: 旭日老师 | 来源:发表于2023-10-14 22:54 被阅读0次

【原文】

6·4子华(1)使于齐,冉子(2)为其母请粟(3)。子曰:“与之釜(4)。”请益。曰:“与之庾(5)。”冉子与之粟五秉。子曰:“赤之适齐也,乘肥马,衣轻裘。吾闻之也:君子周(6)急不济富。”

【注释】

  (1)子华:姓公西名赤,字子华,孔子的学生,比孔子小42岁。

  (2)冉子:冉有,在《论语》书中被孔子弟子称为“子”的只有四五个人,冉有即其中之一,可见其地位之高。

  (3)粟:在古文中,粟与米连用时,粟指带壳的谷粒,去壳以后叫做米;粟字单用时,就是指米了。

  (4)釜:音fǔ,古代量名,一釜约等于六斗四升。

  (5)庾:音yǔ,古代量名,一庾等于二斗四升。

  (6)周:周济、救济。

【译文】

  子华出使齐国,冉求替他的母亲向孔子请求补助一些谷米。孔子说:“给他六斗四升。”冉求请求再增加一些。孔子说:“再给他二斗四升。”冉求却给他八十斛。孔子说:“公西赤到齐国去,乘坐着肥马驾的车子,穿着又暖和又轻便的皮袍。我听说过,君子只是周济急需救济的人,而不是周济富人的人。”

【感悟】

从这一章可以看出来,孔子其实是深通人情世故的。一般人认为孔子只是会读书。要知道孔子从基层一步步上来,既过过苦日子,也做过高官,更周游过列国,接触过不同阶层的人,加上他善于观察,善于分析,善于总结,所以对人性的把握非常深刻,对人情世故的把握也非常深刻。所以本章中关于人情的往来轻重就有理有据,不会轻易被学生蒙蔽。所以说出了“君子周急不济富”的名言,同时也体现了他对孝道的重视。

相关文章

  • 锦上添花 VS雪中送炭?

    极光三人行0107之——锦上添花 VS雪中送炭? ——《论语》雍也第6 君子周急不济富 【原文】 6...

  •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

    学习《论语》 雍也第六 这篇讲述了7个观点 1.力不足者,中道而废 2.君子周急不继富 3.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4...

  • 《论语 雍也》周急不继富

    上篇《公治长》,孔子通过评价学生和点评名人的方式,教育弟子去明白个人修养该从何做起?君子有什么标准?他用自己做例子...

  • 读论语:雍也第六·君子周急不继富

    读论语,修己身,暂且小记当下的理解,方便未来回读增进,“温故而知新”。今分享于个人公众号,也请你多多指教。 ...

  • 《论语》日日谈 第58期

    《论语》日日谈 第58期 本章为《论语》:雍也篇第六篇第四章 【原文】 子华使于齐①,冉子为其母请粟②,子曰:“与...

  • 学习《论语》1.0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 雍也第六 这篇讲述了7个观点 1.力不足者,中道而废 2.君子周急不继富 3.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 岁月‖《论语》中庸之为德也,其至矣乎

    逍遥玄出品,《论语》解读。 本文继续品读论语第六篇“雍也篇”。唯一直面谈到“中庸”的一篇。 在上文谈到了“君子博学...

  • 論語心说|雍也篇6.5:好東西

    原思為之宰,与之粟九百,辞。子曰:“毋,以与尔邻里乡黨乎!” 秉着“君子周急不继富”(“君子周急不继富”,出自《論...

  • 开卷有益-《论语》(109)周急不济富

    原文 子华使于齐,冉子为其母请粟。子曰:“与之釜。”请益。曰:“与之庾。”冉子与之粟五秉。子曰:“赤之适齐也,乘肥...

  • 《论语》日日谈 第80期

    《论语》日日谈 第80期 本章为《论语》:雍也篇第六篇第二十七章 【原文】 子曰:“君子博学于文,约之以礼,亦可以...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论语·雍也》第六篇第四章——君子周急不济富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iytti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