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心说|为政篇2.3

作者: 李宗奇 | 来源:发表于2020-02-21 18:19 被阅读0次
    《论语心说|为政篇2.3》----作者:李轻 庚子年 正月廿八 于家中作 。

    子曰:“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

    老百姓需不需要知耻且格这是一个问题老百姓需不需要知耻且格’,这是一个法家与儒家的终极辩论点。道理,是一样地。法家与儒家地最本质区别,是在于:儒家偏厚法家篇薄。厚,薄当然是相对而言的。

    一样的。民免,而无耻,可以迅速强国。我说的强国,是相对于行仁政的这种,看似温吞的选择而言。这种,“民免,而无耻”的强,类似于战国中后期的秦国,据说当时秦国的士兵罢敌人的首级挂在腰上攒够了一定的数量,既可以改变自身的阶层阶级。(这种行为)实在無与伦比。道理,是一样的。

    但是,这种基本上放弃道德地行为方式与选择确实能在某种意义上带来空前盛况的假象。看似强,但从我的角度来说,则像“色厉而内荏穿窬之盗也与”(摘自《论语·阳货17.12》)同时,《孟子》中,孟子也用类似的话,形容过相似的现象。《孟子·滕文公下》“不待父母之命、媒妁之言,钻穴隙相窥,踰墙相从,则父母国人皆贱之……不由其道而往者与钻穴隙之类也。”(出自《孟子·滕文公下》)同时,“男女授受不亲”(出自《孟子·离娄上》)也是《孟子》中,孟子所认可,和承认的。《孟子》中有很多极清极高思想,被孟子叙述的比较明确。同时,我认为这也给后世的封建的繁文、缛节的订立,和发挥起到了背书,和推波助澜地作用了。道理是一样的。反之《论语》倒是给了人很多自由思考和独立思考发挥的空间。这是《孟子》所比不了的。《孟子》的个人思想过于强烈《论语》很宽广这是二者的必然性不同也是二者的根本性区别了道理是一样的。言而总之,儒家是看不起法家的。因为,真正的儒家之间总隔着一段安全的距离。既像是‘道’,与‘术’一样。真正地修道者,是‘不屑于’谈:‘术’的。道理是一样的。所以《孟子》中的孟子,“闲先圣之道,距杨墨”(出自《孟子·滕文公下》)“距杨墨”,杨,就是杨朱,墨是墨翟。以及,“君子远庖厨也。”(出自《孟子·梁惠王上》)这都是他说的

    为什么距杨墨,为什么远庖厨。因为儒家,我们中庸之道。不讲究用,也不讲究所谓地:無為。無為,就像杨朱那样,孟子曰:“杨子取为我拔一毛而利天下不为也。”(出自《孟子·尽心上》)就像墨子那样所谓:“赴火蹈刃死不还踵”(出自《淮南子·泰族训》)脚后跟还踵也念旋踵旋踵既转身的意思死不旋踵就是绝不后退绝不后退这种精神听起来很壮烈但儒家也反对。道理是一样的。总之,我们除了自己的学术基本上谁也看不上

    道理是一样的。所以,儒家肯定是反对墨家的。儒家,好比天,墨家,就像地。

    1.

    没什么不好就是天与地之间的差别罢道理是一样的。可是,墨家是救命儒家是救良知在命与良知之间也不知道老百姓会怎么选。道理是一样的。

    在命与良知之间,反正战国中后期地诸侯国王与老百姓们基本上果断放弃了儒家《孟子·滕文公下》记载:“天下之言不归杨则归墨。”为什么归墨,为什么孔孟周游列国顶层建筑欲游说诸侯国王们施仁政而效果平平甚至無果。因为,無论是当时地诸侯国王,底层百姓,亦或者是今天地老百姓们,以及大多数人都会认为:你这玩意儿没用。没用,或者说:有没有用,便是儒家和法家,在上位者们脑海之中地权衡,利弊。有没有用,便是儒家,和墨家,在战国时期,老百姓,以及部分诸侯国王心中的权衡,和利弊了。道理是一样的。结果,儒家基本上在这两场竞争中,属于:完败。完败,即是:基本处于下风的意思。道理是一样的。所以良心和命,情和理,光明,和黑暗,正義,和邪恶,这真的是一个千古话题道理是一样的。儒家,肯定是倡导光明的,孔孟也属于光明派的,这点,毋庸置疑。但是,有些东西有些时候我们说了不算。就像孔子说的:“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说的不错,挺好。理论上是这样当然是让老百姓们:“有耻且格”好

    2.

    所谓“慎终追远民德归厚矣出自《论语·学而1.9》)当然是越厚,越好,因为德厚则气清越清越好......

    但是,我们说的算吗。理想主义者。所以,如果你生在周朝初年,有周公的时代……那么恭喜你,你上天堂,可能还是比较容易的。因为随着时代的发展,进步,将来上天堂会越来越难。时代如此。故,我尽量守着这“没用”的东西,“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出自《论语·子罕9.28》)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我尽量罢。尽心。

    ----作者:李轻 庚子年 正月廿八 于自家中作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论语心说|为政篇2.3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izfhqh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