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心说|为政篇2.15

作者: 李宗奇 | 来源:发表于2020-03-05 18:12 被阅读0次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只学习而不思考,就会罔然,而没有收获。只思考而没有实际的作为不实践就会有危险。“思而不学则殆”,子曰:“吾尝终日不食,终夜不寝,以思,无益,不如学也。”(出自《论语·卫灵公15.31》)孔子说,我曾整日,整夜地不吃,不睡去思考问题,这样做没有什么好处。“不如学也”,不如去学习,道理是一样的。

而,宗宝本地六祖《坛经》中,顿渐第八也有这样一句话,既:师曰:“住心观静是病非禅长坐拘身于理何益?”如果我没记错的话,这是《坛经》中,首次,可能也是唯一一次提到理字。这让我很高兴,因为我个人也曾是理学的拥趸。道理,是一样的。我个人也曾是理学的拥趸,故《坛经》提:理,我很高兴……实际上,正统地儒,释,道也都是理性地拥趸;道理是一样地。理字很好认识到自己是一个人干人事儿这是最好的一种生存方式

你可以在庙里,你可以住山里,你可以在家里,但只要做人就好。

你可以穿不同的衣服,扮演不同地角色,但只要做人就好。

道理是一样的。《坛经》提:理,我很高兴。因为理确实很重要孔子说自己曾经:“终日不食终夜不寝以思”,实际上就有点儿六祖《坛经》所说的“长坐拘身”地意思在其中。只思考,不学习是不行的,会有危险,既:“思而不学则殆。”道理是一样的。为什么有危险,《坛经》也说了“住心观静是病非禅你只是思考,静坐,孔子说的更好,既:“终日不食,终夜不寝”那不就是:基本等于“静坐”嘛。道理是一样的。只思考不学习打坐那你就有危险,这得改啊。“于理何益?不是吗

道理是一样地。于理何益,那换句话说还是得读书明理不能只思考,那样既容易走火入魔了。学习分成两步,既:理论,和实践。我经常说,我说:“看书和写文章:‘一回事’”。看书和写文章是一回事儿,一个是理论积累,既:念书。一个,叫:实践总结。既:写文章……用理论+实践得出的结论,再去指导我们学习新的理论,就这样循环,往复,用实践理论,和理论实践相结合。你很难说在这个环节之中看书是实践还是写文章是实践

因为看书所得的理论理论但看书本身也算实践。同理,为自己而写的文章会得出新的理论……但写文章这件事儿本身也属实践。故,看书,和写文章,都包含有:理论,和实践这两种内容,与模式。写文章,可能更偏向于:实践理论,既:由实践,得出新的结论。而看书,则更偏向于:理论实践,既:用理论,指导新地实践(無论看书、或写文章)。看书和写文章是一回事儿所以我个人觉得打坐确是于理無益的因为如果你有文采你有写文章方面儿地天赋同时你又热爱读经書的话那你也许不用打坐

就够了这里的就包含了看书和写文章我认为学是指的实践和理论相结合的学道理是一样的

1.

而:思,那是在学,既:看书+哲理写作,我统称:学。思,是在学的间隙,既:听歌儿的时候,散步的时候,一种:调剂。勤思考是好的。但是:学,也很重要。道理是一样的。孔子是爱思考的人,《论语·述而7.14》记载:“子在齐闻《韶》三月不知肉味孔子在齐国听了《韶》乐以后回到鲁国很长一段时间都尝不出肉的滋味。“三月不知肉味”,不知道孔子在想什么。但喜欢想的人,没有什么错。不然,‘学’也没有什么意义。思想是主宰心是主宰。比如,我写《论语心说》。

2.

《论语心说》,可以有一百种写法,甚至更多。但是我为什么,这段,要这么写。

那段,要那么写……实际上,同一段,我写两次,三次,次次我都和自己不一样。这,就是:善思的人。每次都不一样自己跟自己隔一天甚至隔一两个小时不同的人问同一个问题同一个人在不同的时间地点问同一个问题我地回答我地答案都会不一样。这既是我。

3.

没有一样的。但我用的最多地一句话,就是:“道理,是一样的。”实际上,这即是真理。都对,也都不对。一样的。“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摘自《论语·子罕9.17》)今天的我,已经不是了昨天的我,但我就是“我”,一个人而已

因为:思,所以“我”才在……不学,不思,也就没有我……

4.

也是为了没有’。道理是一样的。

----作者:李轻 庚子年 二月十二 于自家作

相关文章

  • 论语心说|为政篇2.15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只学习而不思考,就会罔然,而没有收获。只思考,而没有实际的作为,不实践,就...

  • 摘抄

    《论语》原文: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为政篇2.15》 翻译: 孔子说:光学习,却不思考,...

  • 读《论语》第二章:为政篇〈2.15〉

    读《论语》第二章:为政篇〈2.15〉 读/衣者郭郭 原文: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译文: 孔子说...

  • 【王鹏翔论语札记30】纸上谈兵的赵括

    原创:王鹏翔书香联盟 「 原 文 《论语为政篇》 2.15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

  • 《论语—为政篇2.15》20160321

    原文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译文 孔子说:“学习而不思考,则将毫无领悟;思考而不学习,就会陷于迷...

  • 2016.2.8 论语学习(30)为政篇第十五则

    2016.2.8 论语学习(30)为政篇第十五则 【2.15原文】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傅佩...

  • 论语心说|为政篇2.14

    子曰:“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 人一旦具备了一定的道德修养以后,其显露出来的特征,往往是近似的。 人并没有...

  • 论语心说|为政篇2.14

    子曰:“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 《论语》里的“君子”,有时候指高、上位者,有时候,指有道德修养的人……譬如...

  • 论语心说|为政篇2.3

    子曰:“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 民,老百姓,需不需要:知耻,且格。这是一...

  • 论语心说|为政篇2.4

    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順,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这是一段《论语...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论语心说|为政篇2.15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wtiqrh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