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一篇文章,要经过多次抛光和打磨。不断琢磨的过程,就像用砂纸抛光一件作品。要先从比较粗的目数开始,渐渐过度到比较细的目数。字和词也在这个过程里越来越精确和传神。
北宋著名文学家、思想家王安石的名句“吹风又绿江南岸”最开始是“吹风又到江南岸”。觉得不好,后来先后试了“过”、“入”、“满”,最终敲定了“绿”,成为了千古佳句。杜甫的“吟安一个字,捻断数根须”也足以见得古人对一个字的运用几乎到了苛刻的程度。
白话文相对于古文要好理解和表达一些。但是要把白话文运用得准确传神,却也不是易事。文学大家钱钟书先生,虽然没有华丽的辞藻,却可以十分传神地把人物刻画得入木三分,不禁让人大叫痛快!“忠厚老实人的恶毒,像饭里的沙砾或者出骨鱼片里未净的刺,会给人一种不期待的伤痛。”如果没有对生活细致的观察和高度的总结恐怕很难把忠厚老实人的恶毒比喻得如此传神!
现代人比较少用笔和纸写东西了。无论用电脑还是手机打字,速度上远比用毛笔或是钢笔快的多。洋洋洒洒几千字个把小时就完成了,但是缺点是给大脑思考的时间也少了很多。错别字多自不必说,有些时候某个段落都好像和整个文章脱节,给读者造成困惑。
我也是最近才开始接触到写作,还在慢慢探索的过程中。有一些不是很成熟的体会:写文章不是拼速度,还是慢慢琢磨,越精越好。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