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不拆不成器婚姻育儿
暑假快到了,家长们都关心这个问题……

暑假快到了,家长们都关心这个问题……

作者: 霏妈成长记 | 来源:发表于2019-06-06 16:08 被阅读20次

校门口,几个等接孩子放学的宝妈在闲聊:

甲:哎,还有一个月就放暑假了,真烦人。

乙:是啊,我家孩子一放假除了电视就是手机,两个月时间眼睛都要瞎掉。

丙:我家儿子也一样,各种法子试遍,就是管不了。

孩子们即将迎来两个月的暑期生活,宝妈们的焦虑情绪已经开始发酵。

这让我想起了那些年我家五姐弟和老爸斗智斗勇的经历。

小时候最幸福的事情莫过于看电视,无奈家中有一独裁老爸,勒令小学生周一至周五禁止参与此项活动。那时候我们还是五小只,纵使心中想反抗也不敢吭声,谁叫他大权在握呢。

那时老爸包工程,通常应酬到很晚才回家。所以在我家经常上演这样一幕,五个小孩手里拿着拖鞋站在客厅里看电视。

每个人站立的位置都有讲究,离自己房间最近,一旦听见自行车“哐”一声响便可飞速奔回自己的被窝。为啥手里要拿着拖鞋呢?毕竟赤脚行走会比穿着拖鞋走路安静的多。

在老妈的掩护下,我们从未失利。

初中时,他又加大了对我们的监管力度,把电视闭路线锁进抽屉里。于是我们又开始群策群力想方法应对,聪明能干的弟弟找来织毛衣的棒针把闭路线从上锁的抽屉慢慢勾到旁边那个没上锁的抽屉。

现在回想起来那段时光特别有意思,但也发现一个问题,好像老爸越是不准我们看电视,我们就越想看。以至于我那时候的理想就是长大有出息了一定要买个电视机,每天想看到几点就看到几点。

时代不一样了。科技发展迅速,人们获取信息方式改变,进入读屏时代。人们可以有更多的渠道迅速获得更多的信息,随之而来的还有游戏、社交和消费。所以家长们的焦虑也与日俱增,最具代表性就是该不该给孩子使用手机这件事情上的各种纠结。

别的孩子都有手机,就我们家孩子没有,孩子在班级中会不会被其他人排斥,他是不是很难融入到班集体中?

给孩子买手机,又有各种担心。长期使用电子产品,会让孩子的视力下降不说,过度依赖电子产品还会失去面对面的社交能力。有些应用程序会带来压力,影响其他事情(睡眠、家庭作业、亲子时间)。

思前想后,还是决定买,但孩子必须在自己的监控下使用,包括使用的时间和使用的内容。

如果能在这件事情上起到榜样作用的家长还算好,最糟糕的是有些家长自己都沉迷于手机无法自拔,一下班就瘫在沙发上各种刷屏,这就有点只许州官放火不许百姓点灯的意味了。

前几天和一个孩子聊天,她就这样告诉我“最讨厌我妈了,上一秒晴空万里下一秒乌云盖顶。刚刚还笑嘻嘻的刷抖音,突然问我一句作业写完了没,接着就是一顿毒打。我不就是玩了一会儿手机吗,她还不是天天玩。“

还有一类家长界限模糊,有时候为了图一时的清静把手机主动给孩子玩,一场麻将四小时,孩子手机玩到没电才罢休。孩子尝到了甜头,想玩游戏的时候就用“干扰”这一招。家长起先还会坚守自己的原则,不行就是不行,时间长了多半败下阵。关于读屏时间,先放任再限制的做法收到的是零成效。

想要让孩子管理好自己的“读屏时间”,家长是一个很重要的角色。不仅需要以身作则还要有相当的智慧,成为正确的引导者。

要做到这一点首先需要一个好的假设。家长们设想孩子想要做正确的事,只是不知道如何去做而已。如果一开始就认定孩子是一个爱玩手机无可救药的坏孩子,那就关闭了和孩子之间的交流通道,更别提引导了。

创造“不插电”的家庭时间

每天玩手机已经成为我们无时不刻的习惯。车里,办公室里,家里,无形之中我们把时间给了冰冷的屏幕却忽略了身边的家人。

想要改变这一状况仅仅靠自己立个flag“从今天起,我要少玩手机”是不够的。我们必须把创造不插电的家庭时间提上议程。

每天一小时,不使用任何通讯工具和电子设备,让视线和注意力回归到孩子和伴侣身上,远离边玩手机边在一起的假陪伴。

做控制手机的家长,给孩子树立榜样

有一段时间抖音很火,我也跟风下载。好听的音乐,搞怪的视频可以让时间变得很快,躺在床上一刷就是几个小时,有时还邀请女儿一起看。那几天我就像中了毒一样,一有空闲时间就点开这个充满魔力的App。以至于晚上睡觉的时候脑子里都有立体声环绕“我们一起学猫叫,一起喵喵喵喵喵……”

刷了三天后、我和女儿聊了这件事情,女儿说“妈妈,我也是一样的,躺在床上那些音乐一直在响。”我们商量之后当即决定把它删除。

进入孩子的世界,和孩子一起游戏

孩子的学习能力很强,特别是对于游戏,似乎天生自带解锁功能。刚开始我会觉得他们很幼稚,可当我真正保持好奇心进入他们的世界,会发现不一样的乐趣。

第一次陪女儿玩宝宝巴士,我觉得这一类游戏相当幼稚,简直就是浪费时间。后来多陪她玩了几次才发现,发现里面的游戏种类很多,有些还是很有用处的。比如用洗衣机清洗衣服的步骤是怎们样的,洗之前要把白色和其他颜色的衣物分开。孩子们可以通过游戏的方式轻松获得这些生活常识。

跑酷游戏必须要有足够的专注力,否则在游戏过程中很容易game over。孩子过关后会有成就感,失败时会气馁生气,他们能在游戏种体会这些平时生活中体会不到的情绪转变。

家长和孩子轮流玩游戏或一起探讨游戏规则是亲子沟通的最好机会。能瞬间拉近彼此的距离,可以和孩子成为真正的朋友。

事实上很多沉溺于网络的孩子,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在现实生活中和家长缺少互动交流,才会在虚拟世界里寻找慰藉。

制定规则

孩子可以有手机,也可以使用网络数据,可是有一些规则家长必须要和孩子说明。比如不能透露自己的真实姓名、年龄及家庭信息。当有人问个人信息、约见面或使用威胁性语言应该马上告知家长。

现如今对于数字领域的滥用和入侵相关法律还很滞后,孩子缺少一定的分辨能力,家长必须要在背后给予他们有力的支持。

当发现孩子在看不当内容时,先管理好自己的情绪,了解孩子做事情的动机,带着好奇心探索他们的世界。帮助孩子了解如何评估信息的来源,判断信息的质量,辨别信息的真假。

网络是把双刃剑,而家长就是那个持剑之人。诚实面对自己的焦虑,做一个合格的引导者。

(我是三级拆书家饶晶晶,我用拆书的方式把生活过成自己喜欢的样子!)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暑假快到了,家长们都关心这个问题……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jajhxc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