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来在课改的路上砥砺前行,自信满满。然此刻却心生忐忑,面对一页页被自己精钻细研过的文字,内心突然变得惴惴不安。这么多年来,学生被动学习的局面依然存在于我的课堂中,甚至我无数次曾努力打破这种僵局,数次却总是以败而终。我曾心存侥幸:只要进入高学段,孩子们随着年龄的增长及生活经验的丰富,总会变“被动学”为“主动学”,化“苦学”为“乐学”。
然而,我错了。路校长的话让我遭遇血栓堵塞的心路得以畅通:学生被动学习的局面背后有很多复杂的因素,但其中一个重大的因素就是中国的老师根深蒂固的观念是侧重“教”。
原来,一切的责任皆在我们这些埋头苦干的教师。我们只在乎自己的“教”,从不考虑学生的“学”;我们只在乎自己完成了多少教学任务,从不关心学生到底接收了多少,内化了多少。
通过对“问题化学习”准备阶段的研读,我在自责的同时有了如下思考:我们的教学如果不能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愿望,学生的学习也是不可持续的。如何才能让学生产生“乐学”的情绪?如何才能激发起学生的好奇心,让课堂学习变成学生迫切的内需?无疑,“问题化学习”将是解决这一棘手问题的最佳方法。
让孩子们经历“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及解决问题”的过程必是一个源源不断的自由、热情、智慧与能量所迸发的激动人心的过程。
细细咀嚼安姐的话,犹如醍醐灌顶:我坚信在实施“问题化学习”的课堂中,只要我们大胆放手,把课堂真正还给学生,让学生在“问题化学习”的海洋中遨游,我们收获的必将是一堂堂灵动而个性的有效课堂。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