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文学伊甸园电子商务实战专家@产品
监管来袭,现金贷还是一门好生意吗?

监管来袭,现金贷还是一门好生意吗?

作者: 耿彪 | 来源:发表于2017-11-27 16:02 被阅读54次

11月21日夜间,央行互联网金融风险专项整治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下发特急文件《关于立即暂停批设网络小额贷款公司的通知》,文中明确提到目前的现金贷业务存在较大的风险隐患,各级监管部门不得开放小贷牌照,而小贷公司也不被允许进行跨省开展贷款业务。也就是说,监管正式缩紧了小贷行业的准入门槛,甚至于行业内企业也将有可能进入监管阶段。

监管来袭,现金贷还是一门好生意吗?

刚在美上市的趣店开盘大跌25.8%,其他如拍拍贷、宜人贷、融360、和信贷等股价也呈现出不同程度的下跌,可见该消息对于行业市场的影响。那么,监管入局之后,现金贷市场会出现怎样的变化?现金贷还是一门好生意吗?

现金贷乱象存生,监管入局是必然

其实,在互联网出现之前,小贷是以民间形式存在的,这就需要放贷者既要有资金实力,还要有收款能力,因此暴力催收、利率偏高、多头共债等成为行业普遍存在的现象。后来到互联网的出现,他们也在积极寻求转型,将业务搬到网上,校园贷便是其中的杰作。

现金贷的出现则是以用户基数为基础的,只要你的平台有足够的用户,在运作过程中加入稍许的手段便可以快速完成用户积累和转化,随后用户便是不断的进行借贷、还贷,甚至是以贷养贷,陷入恶性循环。其中最关键的点是:早前贷款门槛高,要么需要贷款人有固定资产作抵押,要么贷款人要有人担保,所以一般用户根本没有机会贷到款。可是,基于互联网的现金贷平台几乎没有门槛,他们对于用户十分饥渴。只要你的个人信息是正确的,经过身份验证后便可以进行贷款,只是贷款额会有所限制。

因为是小额贷款,所以放贷人只要手里有一小笔放贷资金,花钱购买一个App便可以进行操作,至于放出去的钱能不能收回来就看他的运作手段了。大多数的民间放贷是采取暴力收款的方式,要么就是对用户进行骚扰,虽然回款效果要好,但是成本也很高,收款团队往往会从中扣去一大部分的资金作为回报。为了降低坏账率,一些现金贷企业也往往会采取这种方式来回款。

在这样的背景之下,监管的入局就成为了必然。随着趣店上市引发的社会关注,现金贷行业引起了监管部门的高度重视,此次收紧进入门槛不光是要对进入企业进行严格的审查,同时还要对已拿到牌照的企业进行业务监督,引导行业市场到良性发展的轨道中去。

监管在于疏不在于堵,不能一棒子打死

据媒体统计,截止2017年8月份全国一共审核批复了153家互联网小贷牌照,从业企业初具规模。如果不及时进行监管,行业企业的运营管理问题会越来越严重。

从网约车、共享单车,到现金贷,监管部门进行了多年的摸索,但是其推行的监管措施却一直饱受诟病。网约车新政出台后滴滴运力大打折扣,司机抱怨订单少了,乘客抱怨补贴少了;共享单车被禁止投放后,小蓝、酷骑倒了,用户的押金也要不回来了;而共享电单车更惨,还没有开始发力便被禁止上路,直接胎死腹中,共享单车企业推出的电助力单车也是在打擦边球,随时有可能被禁止。可以说,近年来监管无处不在,但无一例外的是在监管介入之后,行业企业多少受到了限制,市场也随即进入停滞期,不少分析师认为这是因为监管不当间接造成的。

所以,即便是乱象丛生的现金贷行业,监管入局也应采取疏导的手段,不应一棒子打死,否则行业市场将立即进入寒冬期,企业的发展也可能从高速增长状态停下来,甚至进入负增长期。

而从早前的共享单车到现在的现金贷,都是属于新兴行业,企业发展全都是创新模式,在监管上几乎没有经验,也没有案例用来借鉴。即便是现在的企业运营模式也不敢说就是成型的模式。企业会在市场经营中一边摸索一边改变,监管这时候要做的是引导企业寻找到最适合自己发展的模式,而并非是将一些路子堵住,让其另辟道路,这无疑会增加企业的运营成本,还有可能适得其反,引发行业动荡。

监管下一步会怎么操作?

监管及时叫停小贷牌照的批复,则意味在一段时间内行业市场将不会有新的入局者,这将很好的控制行业企业规模。然后,新增小额贷款公司不能进行跨省业务,很大程度上缩减了这些企业的运营市场空间,当然, 从监管的角度来看市场风险也就随之降低了。

接下来,监管部门会利用一段时间通过对现有行业企业、市场进行调研考察,提出相关的运营标准和细则,对现有放贷企业的放贷利率、收款方式、放贷资金来源等进行严格的规定和监督,同时对用户进行正确的教育和引导,帮助他们辨别那些是有问题的放贷企业,保护自身的合法权益。

此外,将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技术引入现金贷市场,对市场现存的企业进行多平台联合监管。搭建可利用的信用体系平台,将市场用户进行分级处理。不具备还款能力的用户不被准许进入市场,有不良嗜好、信用度有问题的用户不被准入市场,而这些都需要全行业企业的共同努力,才能把政策监管真正落到实处。

那么,在第一阶段的整改完成后,关于行业监管的准入限制是否会再次开放,行业企业能否获得新的运营权限,还要看市场的表现情况。

现金贷市场潜藏的市场机会

随着行业企业进入门槛被缩进,市场需求越来越旺盛,已入局企业便有了筹码在手。在监管引导下行业市场必然会向着良性的方面发展,只要积极配合整改、坚持市场运营,便可以收获用户,拿下市场份额。再不济,将现有的牌照转手也是只赚不赔的买卖。

不可置否的是,小贷牌照目前仅5000万的市场价值还会继续增长。毕竟之前的支付牌照在“限购”之后可是作价8亿,即便如此还是有价无市。而这样一来,现金贷市场便有了可运作的机会。

此前的校园贷在监管部门介入后被直接叫停,而现在现金贷市场也已经度过了野蛮生长的时期,平台获客成本陡然增加。据统计,现在的现金贷企业获客成本平均在240元左右,所以其必须要在用户身上赚回来才行。平台会进行各种产品推销,只要你花钱,他们就是盈利的。

现金贷业务从市场需求来看还有很大的运营空间,据数据显示,行业日新增用户在10万,月新增用户则达到了400万,用户增长还处在一个快速发展的阶段。而源源不断涌入的新用户,使得行业需求倍增。

小额放贷虽然渗透率不高,但是却有很高的用户粘性。只要保持在一个合理的贷款限额内,保证良性发展便可以了。运营企业只要拿到资质便可以开始运作,收益会有的,用户也会有的。

笔者认为监管进入现金贷市场采取的雷霆手段完全是为了震慑市场,体现出其对行业的整治力度很很大,决心也很大,这也意味着短时间内行业可能会进入一个平稳期。但是,正因为市场的强需求还在,可运营空间也还在,监管不会一棒子打死,所以,就看你怎么去布局了。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监管来袭,现金贷还是一门好生意吗?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jblgv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