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读书之所见
陶渊明读书法(2) 读书贵在“切磋”

陶渊明读书法(2) 读书贵在“切磋”

作者: 小黄杨树 | 来源:发表于2023-10-17 06:37 被阅读0次

          陶渊明读书法(2)

            读书贵在“切磋”

          陶渊明(365-427),字元亮,一名潜,字渊明,世号“靖节先生”,浔阳柴桑(今江西九江西南)人。曾祖陶侃曾任东晋大司马,父祖均曾任太守一类官职。陶渊明八岁丧父,家道中落,生活日渐贫困。他曾几度出仕,做过祭酒、参军、县令一类小官。四十一岁时退隐。他是田园诗派的开创者。诗风平淡自然,影响深远。清代陶澍注《靖节先生集》是较好的注本。

          陶渊明是中国古代文人中较早系统提出读书观点的人之一,对于应该读什么书、怎样读书、读书的作用如何等等,他在很多诗中都有阐述。比如读书方法方面,在《读山海经》十三首(其一)中,他提出了“泛览”和“流观”两种方法。在《移居二首》(其一)中,他提出了“奇文共欣赏,疑义相与析”的观点;在读什么书方面,他的《读山海经》十三首无疑在提示人们要对《山海经》加以关注,而在《饮酒二十首》(其十六)中,诗人提出了“少年罕人事,游好在六经”的观点,告诉人们“六经”是必读科目。

        《读山海经》十三首(其一)

            孟夏草木长,绕屋树扶疏。众鸟欣有托,吾亦爱吾庐。

          既耕亦已种,时还读我书。穷巷隔深辙,颇回故人车。

          欢然酌春酒,摘我园中蔬。微雨从东来,好风与之俱。

          泛览周王传,流观山海图。俯仰终宇宙,不乐复何如?

              休闲式读书——

        耕种健身  读书养性  饮酒怡情

          陶渊明《读山海经》诗共有十三篇,除第一篇用很多笔墨写幽居之趣外,其他十二篇,大都是根据《山海经》同时参阅《穆天子传》的内容写的,偶尔也抒发一下自己的情怀。

          元刘履在《选诗补注》中说:“而此发端一篇,特以写幽居自得之趣耳。”

            诗人是如何写幽居之趣的呢?首先,他交待了季节是孟夏,草长莺飞,林木茂密,几间不起眼的小屋掩映在绿树之中,鸟儿因为可以随时轻而易举地找到栖息地而欣喜,自己作为主人对有这样一间房屋自然更是珍爱异常。而更令人高兴的是,时至孟夏,地已耕,种已种,虽然依然有农活要做,但毕竟是农闲时节,可以有大把大把的时光读书了。读书之余,当然还可以饮酒作乐。虽然自己居住的地方,地处偏远,交通不便,阻断了不少朋友到访的脚步,可是,依然有执着的朋友不辞辛苦,远道而来。大家一起喝着自酿的春酒,吃着自己种的菜蔬,捧杯畅饮之际,有轻风徐来,微雨洒落,何其快哉。

            阅读这首诗,可以看到诗人正在用一种极其健康科学的方式读书:

            耕种,这是第一位的。陶渊明是一位现实主义者,他知道隐居也好,置身闹市也罢,衣食才是最重要的。所以他坚持即便时常与“素心人”交往聚会,但是“农务各自归”(《移居二首》其二),到了农忙时候,还是要忙农活的,所谓“力耕不吾欺”(《移居二首》其二)。从另外一个角度看,陶渊明通过力耕,也达到了锻炼身体的目的。今天,我们提倡休闲、健身,殊不知一千多年前的陶先生已经开始用耕地的方式健身了。

            读书是第二位的,“时还读我书”。诗人并没有把读书当作必须完成的硬任务,而是把它当作耕种之余的事情。读书时也不是那种完全沉浸其中的,而是漫不经心的。陶渊明在《感士不遇赋》说:“昔董仲舒作《士不遇赋》,司马子长又为之。余尝以三馀之日,讲习之暇,读其文……”读董仲舒《士不遇赋》,是在“三馀之日”“讲习之暇”。似乎不是在“正经”的“黄金时间”。这与本诗“时还读我书”的意境大抵相同。

            第三,是饮酒。在陶渊明的生活中,饮酒是重要的内容。有人说,这是他消极避世的表现。其实不然,对于陶先生来说,和耕种、读书一样,饮酒是他怡养性情的必要元素。

            有几间远离喧嚣的屋舍,有一片可以耕种的田园,有一屋可以阅读的书卷,有几坛自酿的美酒,还有时不时前来过访的朋友,这种生活不正是现代人所企求的吗?

              两种读书方法——

              “泛览”与“流观”

          “泛览周王传,流观山海图”,经过前边十四句的“幽居之趣”与“耕”“读”“饮”读书方式的描写,到此方进入正题——讲到读《山海经》。

            诗人读《山海经》用的是什么方法呢?两个词透露了这个秘密。一个是“泛览”,一个是“流观”。泛览,是泛泛的浏览,或者是广泛地浏览。泛泛,是大略地意思,不用去字斟句酌,可能是一目十行那种;广泛,则应该是全面地阅读,从头至尾,都看了。要不何以写出十三首“读后感”?但不管是泛泛,还是广泛,都可以看出这是一种闲适地阅读,没有半点功利目的。《周王传》,就是《穆天子传》,有神话传说的性质,这种文字似乎没有考证的必要,只须泛泛地阅读、了解其故事的大概即可;《山海图》,是后人根据《山海经》记载的内容所绘的图画。看了文字且对文字“泛览”的诗人,对于这种“小儿科”的图画,大概只有笑呵呵地浏览而已了。

          “泛览”“流观”,可以看出陶渊明因书而异的读书方法。但是,应该看到,陶渊明对《山海经》这部奇书是极其重视的。否则,他不会遍览这部书,更不会一口气写上十三首“读后感”。这部书到底有多重要,诗的最后两句说得明白:“俯仰终宇宙,不乐复何如?”在展卷、闭卷之间,《山海经》已经让诗人走进神秘的“宇宙”空间。足不出户,心游万仞,眼观八荒,这是《山海经》的魅力,还有比这更令人快乐的事吗?作为今天的读书人,《山海经》岂可不读?

          移居二首(其一)

          昔欲居南村,非为卜其宅。闻多素心人,乐与数晨夕。

          怀此颇有年,今日从兹役。敝庐何必广,取足蔽床席。

            邻曲时时来,抗言谈在昔。奇文共欣赏,疑义相与析。”

                  择邻而居——

          闻多素心人乐与数晨夕

            毫无疑问,读书需要耐得住寂寞,坐得住冷板凳。但是,一味地把自己封闭起来,不与外界交往,那恐怕只能是“独学而无友,孤陋而寡闻”。很显然,陶渊明是反对“独学”的,这首诗就是明证。

          《论语》中说:“德不孤,必有邻”,意思是有道德的人不会孤独,一定会有好的邻居。这话可以从两方面理解,一方面是有道德的人可以吸引有道德的人为邻,另一方面是有道德的人通过自身的影响,可以教化周围的人,从而使邻居像自己一样有道德。可是,一旦有德之人被无德的邻居包围,他无疑要付出施教的成本。而这真得看有德之人有没有这样的精力。

            陶渊明在迁居之前住的地方,到底是什么样的,不得而知,但是陶渊明有移居南村的想法,却是由来已久。这首诗就是他移居南村后写下的。诗人告诉读者,他迁居并不是迷信风水,而是听说南村民风纯朴,人们知书达理,乐善好学,读书气氛很浓。与善人居如入芝兰之室,居住的环境对于人的影响是直接的。古有孟母三迁的记载,唐朝诗人孟郊则有《择友》诗传世,说的都是择邻、交友的重要。

                切蹉很重要——

              奇文共欣赏  疑义相与析

            陶渊明迁居的目的就是与“素心人”为邻,大家在一起废寝忘食,谈古论今,各抒已见,互争短长,哪怕争得面红耳赤,亦不快哉。

          为了求得可以“奇文共欣赏,疑义相与析”“过门更相呼,有酒斟酌之”的邻居,不惜迁居至此,应该也是千古美谈了。

            陶渊明在最后几句诗里描述了迁居后的快乐。义熙七年(411),陶渊明作《与殷晋安别》诗,其中有“去年家南里,薄作少时邻”之句,可知殷晋安当时就是诗人在南村的邻居。由此可见,诗人之所以去南村安家,除了南村民风纯朴,多是“素心”人外,应该还有很多像陶渊明那样厌恶黑暗污浊的社会,鄙视丑恶虚伪的官场,向往自由快乐人生的读书人。他们畅游学海,自由地发表看法,表达观点。在真诚而激烈的碰撞中,提升了学问境界,更带来了精神世界的共鸣,享受到了“奇文共欣赏,疑义相与析”的快乐。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陶渊明读书法(2) 读书贵在“切磋”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jbmfi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