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下午,我翘课去参加了名叫“流动儿童与大学生支教”的公益沙龙。 一开场,第一位主讲人出口便是:“我认为大学生支教百害而无一利。”
他分享了很多做公益时发生的事情,那些短期支教的大学生支教时随便允诺随即拍拍屁股走人,剩下徜徉在想象中的孩子们由期待逐渐变成失望的神态。一次,两次,三次,四次之后……他们感到的只能是被这个世界欺骗了,这个世界是不公的。他分享了自己资助的女孩高校毕业后仇视社会的故事,听起来确实让人感触良多。不注意方式方法的引导,只是施舍性的物质给予,只能让他们从经济上脱离所在的阶层,而观念上却深深扎根在底层,这种错位使得他们怨恨自己获得的资助,怨恨社会的不公,产生畸形的价值观。
他说,四川地震的时候他在那里支援,他看到无数调研队伍来到灾区,不乏一些心理系的学生或志愿者,每来一批都问孩子们:你爸爸/妈妈死了,你难受么?志愿者们调研完离开现场,也许他们生成了震撼人心的报告,论证了地震对孩子心理的重大影响,独留下这一群尚不更事的孩子在轮番轰炸之后几近崩溃,甚至出现了集体自杀行为。
我们去支教为了什么?我们去做志愿活动为了什么?也许是丰富自己的大学生活,让其显得多元化一些,也许是为了素测加分,抑或是为了简历上志愿活动的一笔。甚至,就是体验一下,看看穷苦的孩子们怎样生活,了解支教是什么感觉。这些经历化为将来多次聊天时的谈资,你说起你支教的点滴,孩子们纯真的笑脸,艰苦的生活条件,然而那群孩子、支教这件事和你的人生再没有什么关系。他们依然窝在小乡村的旧教室里,继续着鲜有盼头的人生。
我不否认存在那些热爱支教事业的人,但是大部分时候,支教于我们只是如同上大学、谈恋爱、通宵夜聊一样的成长必修课。
事实上,我承认支教存在其意义,也不排斥大学生借助支教获得成长,我只是觉得支教可以以一种更加有效的方式进行,一种真的满足学生需求而非伤害他们的方式。在支教过程中,孩子们通过大学生或志愿者打开了视野,开放了心灵,这些小教师们也从孩子们身上学到了他们想要学习的东西。这本是一个互相影响和共同发展的过程,从来都不是我们带着大无私的使命感助力教育事业,也不是我们牺牲自己时间精力的一种出于同情心的施舍。这种各取所需听起来功利化,但确是支教的真谛所在,可惜我们并没有过多关注输出端的结果,更多在乎自己获得了自己想要的“体验”。啊,真不容易啊。啊,我也支教过了。啊……
起初,这只是一个小小的问号在我脑海中打转。
后来我接触到了其他的教育NGO,被他们正在做的事情触动。我也和一些社会上的NGO成员聊过,需求是一个躲不开绕不过的问题。
从高校到社会上的志愿者,有源源不断的热情和精力投入到伟大的教育事业中,我们都希望自己是教育变革中的一份子,希望自己踏过教育公平漫漫长征的一段,哪怕一步。这是力量,从社会的四面八方喷涌出来。然而,还不够。这些力量开始杂乱地横冲直撞,后来摸索后有了组织,开始有组织地横冲直撞——大部分的力量没有发挥它应该有的力量,没有起到它该起到的作用。因为他们仅是按照自己的意愿或想象来组织公益。
于是,小小的问号变成了一个箭头,直直指向需求。
大一的时候,我看到了招募周末支教志愿者的海报,惴惴不安地发了短信过去。
我记得面试的时候自己很紧张,我不确信自己能不能做好一个知识传递者的角色。面试我的是两个学长,他们问我你希望通过支教传递什么,我坦言通过这次支教我收获的可能远比我传递的要多,我不知道孩子们的需求,我只能讲我感兴趣、我觉得对他们有用的东西。
一天半的时间,我上了7节生物课。
我给他们讲了跳蚤实验,跳蚤本能跳一米高,当用玻璃罩罩住他们后,多次撞到玻璃罩使得他们只能跳到玻璃罩的高度,即使拿掉玻璃罩也是一样,不是由于他们的能力降低了,而是他们由于屡次碰壁产生适应就不再尝试了。我想告诉初一的小朋友们不要给自己设限,不要降低对自己的期待,要相信自己有无限可能。我还讲了转基因,想给他们打开一扇新的大门,激发他们的想象力,去思考世界的可能性,去理解生命的多样性。
我并不知道孩子们接受了多少。但是我记得在我鼓励大家发挥想象回答问题时,他们怯怯地举手,在被鼓励后眼里熠熠闪光的神采。然后,五花八门的答案向我砸来,有些答案甚至超过了我的预期。
所以,我一直相信他们的思考能力,他们需要的,只是一点肯定,和一点引导。
别人和我说孩子们不知道自己的需求时,我从来都不相信。如果大学刚开学问你想要找什么样的工作,如果刚学会喝水时问你喜欢喝什么样的饮料,你也一定都回答不出来。发现自己是一个过程,只要长期引导,他们总会认知自我,感知这个世界,在自我和世界间建立联系,找到自己缺少的,发现自己的需求。这些在和教育NGO沟通、听过他们的故事后,得到了进一步的验证。
自我认知,独立思考,需求,长期引导……这些串起来是……是什么呢?
我知道,是“泉眼轻歌”。十天前,这个小小的公益创业项目诞生了。
“泉眼轻歌”迅速组建起来,目前包括来自各个高校的7名优秀成员。我们致力于帮助乡村中学建立校刊,打造校园文化品牌,并为师生提供展示自我和交流思想的平台。一方面,我们希望通过在校刊上刊登孩子们优秀的作品,使他们得到鼓励和肯定,认识到自己的潜能,并在校刊上刊登辅助写作、绘画、阅读等方面的方法指导,帮助他们更好地开发自己的潜能。
另一方面,我们将搜集高校的风景、文化介绍,或者大学生的故事或感悟,刊登在校刊上,为孩子们打开广袤世界的窗口,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
依托校刊,我们和学生建立长期联系,逐步将校刊制作的重心转向学生,成立学生自管理组织,给他们锻炼和成长,进一步激发他们的自主意识和独立思考能力。
孩子们可以通过校刊上留下的联系方式和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搜集他们对于教育资源的需求,从而联系合作社团根据其需求输送讲座、支教或其他教育物资。活动结束后,我们会通过校刊刊登出志愿者们对活动的感受,对孩子们的感谢,也会搜集孩子们的反馈提供给合作社团,帮助合作社团改进活动,为活动的持续性提供可能。我们希望他们明白支教不是一种施舍,他们同样可以给予我们很多东西。
目前,我们正在积极地联系合作社团和校方,建立健全组织管理制度,一切正变得有模有样起来。很高兴地告诉大家,这漫漫长征,我们踏出了坚实的第一步。未来的路,邀请你们和我们并肩前行,我们会分享成长的故事给大家听,成功的、失败的,喜悦的、悲伤的。
那天大韵说,毕业了要是还能接着做这件事就挺好的。
我说,当然接着做啊。
其实我不知道将来会遇到什么困难什么坎坷,但是我知道我们都会坚持。
不管“泉眼轻歌”可以走到哪里,我们希望有些经验、有些精神可以留下来,或许正在前行路上的你会用到,或许在将来某天另一个诞生记中,变成我要讲的第一个故事。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