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昨天发现苹果无线耳机怎么也找不到了,晚上下班回家,随即问了宝宝:“宝宝,来我跟你交换一样东西。”
“你是不是把我的耳机藏起来了啊?”(头天晚上他看到我在给耳机充电。)
他若无其事地回了一句:“没有啊。”
可是后来我居然还是在那个包里翻出了耳机,有些时候我们看到的只是我想象的那部分,正如我暂时丢失的那只耳机一样。潜意识里认为:包里翻遍了,依然没找到,最大的嫌弃肯定是孩子。
可是最终证明,我的想法是错误的,孩子最后说了句话,让我不得不反省一下:“还好你没发火。”
许多时候,我们潜意识里总认为是这样的,可实际上,事情是这样的。
今日阅读《干法》,总以为这本书跟同类型的书一样,无非都是讲些普世的道理。可是当我今天下午花了一个半小时翻阅完之后,完全推翻了心中那堵高墙。
这本书给我最大的感受就是:
稻盛和夫之所以成了一个传奇的人物,是有原因的。首先他是一个自燃性工作者,热爱工作,精益求精,刻苦,努力;其次他每天必反省,戒骄戒躁,创新意识,重视转换情绪;最后他还是一个特别俭朴的生活家。
难怪曹岫云这么评价他:“稻盛和夫是一位彻底追求正确思考和正确行动的哲学家。”
他以身作则,创造了一个又一个传奇。
很喜欢书中的这个公式 人生.工作的结果=思维方式*热情*能力。
就是这样一本小小的书,蕴含了许许多多的哲理,而这些需要我要一生反复打磨践行。
希望,在感恩节的今天,我能在以后的日子里能慢慢拆除心中的那堵墙,客观面对现实,让事事更明朗。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