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真相与错觉》04非冥想的正念及方法

《真相与错觉》04非冥想的正念及方法

作者: 和弦夜光杯 | 来源:发表于2024-04-14 01:48 被阅读0次

十行采集:

1.自我反省意味着分析我们的想法、感受和行为,反刍思维意味着无意义地纠结于自己的想法、感受和行为。

正念则恰好相反:仅仅关注自己的想法、感受和行为,但不做评判或回应。

2.正念是积极地注意新事物、放弃预期的思维模式,而后按照新观察的结果行事的过程。

正念有助于人们更加清晰地了解自己的想法和感受,这样人们就能更好控制自己的行为;及时做出更明智的决定;也更容易接纳他人的反馈。

3.比起专注于当下,人们更容易忙于让自己分神的事,或是手机,或是自己的其他想法。分心会让人们的幸福感下降。

4.第一个非冥想正念法是重新架构:

从一个完全不同的新角度看待自己的境遇、行为和人际关系。

不只在事情出问题时,同样,当事情进展顺利时,我们都可以通过重新架构,从更有价值的视角看待一切。

5.第二个非冥想正念法是比较和对照:

去探寻一段时间内个人经历、想法、感受和行为的相似和不同之处。

这有助于看到自己过去尚未形成的模式,或发现那些影响个人生活的障碍。

6.如果我们能养成细心注意自身或周围环境新事物的习惯,同样可以极大提高自我认知水平。

7.最后一个非冥想正念法是短时间内专注地自我检查(取代自省或反刍)。

8.拥有较强洞察力,对自己有正确认识,就能拥有更稳定的人际关系、更明确的目标以及更多的幸福、自我接纳与快乐。

9.有许多方法可以提升内在自我意识:

•生活经历法用于探索过去;

•冥想或非冥想正念法用于关注当下;

•寻求解决方案法用来塑造未来。

10.如果生活中的每件事情都是一颗星星,那么整个生活经历就是星座。

有时后退一步,不看单独的一颗颗星星,而是看看更广阔的星空,真的非常棒!

11.有自我意识的人不会寻求简单、可概括的事实,他们乐于追求生活中关键事件的复杂性。因此,复杂的生活经历有助于个人不断成长和走向成熟。

12.有着“玷污心理”的人们会看到好事变坏事的模式,而有着“救赎心理”的人们则相信坏事能变成好事。

一行精华:

正念:仅仅关注自己的想法、感受和行为,但不做评判或回应。

非冥想正念法:重新架构;比较和对照;短时间内专注地自我检查。

后退一步,看看更广阔的星空。

触动,反思,改变:

作者对正念的定义,与前文自我反省的正确方法是互相呼应的,核心还是要尽可能客观地,从第三方角度去关注在自己的想法、感受和行为,不做主观评判。

但是这个要求是非常难的,因为这是违反人类天性的,保持客观而理性是要消耗大量能量的。我们不可能一直保持这个状态,但从短时间开始训练,有助于我们熟悉和习惯这样的非冥想的正念方法。

相关文章

  • 思想问题莫小觑

    最近看了一本写华为老总任正非的书,书中总结了许多任正非做人做事以及企业经营的理念及方法,也从内心里感觉到,华为能有...

  • 真相与错觉

    优于平均效应,也就是大家都觉得自己比平均水平高,这就是缺乏自我意识的一种表现,自我意识的核心就是我们清楚认识自我的...

  • 真相与错觉

    1.洞察力的七大支柱 提高自我意识,需要七种不同类型的洞察力:明白自身的价值观(指导行事原则)、热情(热爱的事情)...

  • 真相与错觉

    我写过一篇《写作最重要的是迎合自己》,有文友指出“迎合”是贬义词。 “迎合”是不是贬义词我不知道,但是我知道许多词...

  • 真相与错觉

    一洋晨读第325本书 我是谁,我从哪里来,要到哪里去。这是一个哲学问题,这也是人的一生都在追寻的问题,作者说世上只...

  • 真相与错觉......

    书名:《真相与错觉》 作者:塔沙•欧里希 发现不了解的事物,便是认知开始之时。 在你戴上玫瑰色眼镜踏上坚持不懈之路...

  • 真相与错觉

    简介: 古希腊箴言“认识你自己”一直是人类的重大议题。我们眼中的自己是怎样的?如何获知他人对自己的真实评价?只要与...

  • 真相与错觉

    古希腊箴言“认识你自己”一直是人类的重大议题。 我们眼中的自己是怎样的? 如何获知他人对自己的真实评价? 只要与人...

  • 读《真相与错觉》有感

    一只蝌蚪正在池塘里游泳。突然,一只青蛙出现在水里,就在蝌蚪旁边。 “你从哪里来?”蝌蚪问。 “一个很干燥的地方。”...

  • 《真相与错觉》笔记2

    分心会让人们的幸福感下降,人们丧失掌控自己的想法、感受及行为的能力,这样会阻碍自我意识的提升。 正念能够帮助人们切...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真相与错觉》04非冥想的正念及方法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jdgqxj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