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遗忘的香器——熏笼

作者: 楚淑慧 | 来源:发表于2016-09-27 11:42 被阅读541次

  明末清初画家陈洪绶有一幅《斜倚熏笼图》:

斜倚熏笼图

图中的美女把衣服罩在熏笼上,让我们直观地欣赏到古代这一奇特的香器——熏笼。熏笼,顾名思义,是一种笼形的器具,里面放置熏炉,在熏炉里点燃香料。上层社会的小姐贵妇们喜欢把衣服、被褥、手帕等放在熏笼上,使之熏透,既可以取暖,又可以熏香。

东汉末年,曹操有一位谋士叫荀彧,曾担任尚书令。他就特别喜欢用香熏衣,相传“荀令君至人家,坐席三日香”。后人用“荀令留香”来形容男子注意修饰仪容仪表。

现代紫铜八卦熏笼

古人生活的百科全书《红楼梦》中有这样一回:

宝玉听了,转步也便往潇湘馆来。不但宝钗姊妹在此,连邢岫烟也在那里,四人团坐在熏笼上叙家常呢。紫鹃倒坐在暖阁里,临窗作针黹。一见他来,都笑说:“又来了一个!可没了你的坐处了。”宝玉笑道:“好一幅‘冬闺集艳图’!⋯⋯

给良心剧组点赞

略略翻书,“熏笼”二字,被提了好几次:

宝玉看着晴雯、麝月二人打点妥当,送去之后,晴雯、麝月皆卸罢残妆,脱换过裙袄。晴雯只在熏笼上围坐,麝月笑道:“你今儿别装小姐了,我劝你也动一动儿。”……晴雯笑道:“终究暖和不成的,我又想起来汤婆子还没拿来呢。”麝月道:“这难为你想着!他素日又不要汤婆子,咱们那熏笼上又暖和,比不得那屋里炕冷,今儿可不用。”……说话之间,天已二更,麝月早已放下帘幔,移灯炷香,伏侍宝玉卧下,二人方睡。晴雯自在熏笼上,麝月便在暖阁外边。

宝玉回来,看晴雯吃了药。此夜宝玉便不命晴雯挪出暖阁来,自己便在晴雯外边。又命将熏笼抬至暖阁前,麝月便在熏笼上,一宿无话。

这样看来,熏笼至少有三个特征:能睡人;比炕暖;可移动。

陈洪绶的《斜倚熏笼图》中的熏笼看起来是睡不了人的。可能寻常百姓家的熏笼常用竹篾条,但是贾府家大业大,熏笼做得也格外大。是用木用石,乃至用金用玉,也并非毫无可能。

斜倚熏笼图

“御纱新制石榴裙,沉香慢火熏”,“藕丝衫子柳花裙,空着沉香慢火熏”,与其说熏的是衣衫裙裳,不如说是女孩子那份爱美的小心思。

“红颜未老恩先断,斜倚熏笼坐到明”,倚的哪里是熏笼?倚的是愁思,是哀怨,是无穷无尽的等待,是良人永不来的无奈。

“斜倚熏笼”似乎已经成为古代闺秀们流行的一种行为艺术。

就像《春闺梦》中唱的:“终朝如醉还如病,苦倚熏笼坐到明。去时陌上花如锦,今日楼头柳又青。可怜侬在深闺等,海棠开日我想到如今。”

相关文章

  • 被遗忘的香器——熏笼

    明末清初画家陈洪绶有一幅《斜倚熏笼图》: 图中的美女把衣服罩在熏笼上,让我们直观地欣赏到古代这一奇特的香器——熏...

  • 被遗忘的香器——香鸭

    百度搜索香鸭图片,会出来一大堆烤鸭,⊙﹏⊙b汗!咱可是文化人,不要光想着吃好伐! 香鸭,即鸭形香炉,虽然它不如博山...

  • 被遗忘的香器——手炉

    松灰笼暖袖先知,银叶香飘篆一丝。 顶伴梅花平出网,展环竹节卧生枝。 不愁冻玉棋难捻,且喜元霜笔易持。 纵使诗家寒到...

  • 被遗忘的香器——熏球

    《青毡帐》白居易 “铁檠移灯背,银囊带火悬。 深藏晓兰焰,暗贮宿香烟。” 在众多香器中,精巧的香薰球最招人喜爱。华...

  • 被遗忘的香器——宣德炉

    一个珠光宝气的传奇 1368年朱元璋称帝,从此开始了明朝277年的发展历史。明代初年,手工业制也取得了前所未有的成...

  • 被遗忘的香器——博山炉

    图中这件文物叫“错金青铜博山炉”,出土于河北满城汉代中山靖王刘胜墓,高26厘米,重3.4千克,现藏河北省文物研究所...

  • 【被遗忘的香器】鹊尾式长柄香炉

    捣麝筛檀入范模,润分薇露合鸡苏。 一丝吐出青烟细,半炷烧成玉筋粗。 道士每占经次第,佳人惟验绣工夫。 轩窗几席随宜...

  • 唐代香道-唐代香具2019-02-09

    唐代香道-唐代香具 唐代熏笼甚是盛行, 覆盖于火炉上供熏香、烘物或取暖。《东宫旧事》记载“太子纳妃, 有漆画...

  • 宫锁心计

    芙蓉新衣翘画屏,斜倚熏笼冷香凝。 春草还省明年绿,九重应谙戏子情。

  • 竹香子

    竹香子,词牌名。竹香子调见刘过《龙洲集》,双调五十字。 一琐窗儿明快。料想那人不在。熏笼脱下旧衣裳,件件香难赛。匆...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被遗忘的香器——熏笼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jdpcyt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