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国风中国传统文化散文
高考放榜?且看潮汕先辈霸榜科举

高考放榜?且看潮汕先辈霸榜科举

作者: 透堂白日 | 来源:发表于2018-06-24 09:39 被阅读28次
图片来自网络

十年寒窗无人问,一举成名天下知。——元·高明《琵琶记》


1

六月底,是高考放榜的时候。

这段时间,也许是最难熬的。好在有世界杯作伴。盛夏激情,多少能冲走一些焦虑。

我自己毕业有两年了,高考更是六年以前。但等成绩的那些日子,仿佛历历在目。那个闷热的六月,我度过不少个失眠的夜晚,辗转难眠。每天,我都在等待审判,来自命运之神的裁决!

痛苦往往源自渴望——谁不渴望一番苦读过后的回报呢?

古时候的考生亦然。

2

宋代殿试(图片来自网络)

十年寒窗,一朝科举。这与高考何其相似。

科举始于隋唐,兴于明清。千百年来,学子们怀揣蟾宫折桂的梦想,在科举的路上前仆后继。

科举的艰辛,同高考相比,有过之而无不及。

科举分童试、乡试、会试、殿试,共四个阶段。每阶段得一功名:童试过者为秀才,乡试过者为举人,会试过者为贡士,殿试过者方为进士

漫长的科考,足见科举的不容易。鲜有人能一路通关,少不了有点磕磕绊绊。不经意间,十年便过去了。功名有否,却不可知。

3

科举现场(图片来自网络)

潮汕有句俗语:“读书畏考,作田畏薅草。”考试过程是艰苦的。

过了童试,乡试要去省会,会试得往京城。家住沿海边陲的潮汕考生,可要犯愁了。潮汕在省尾国角,远离省会、京都,路途之遥远可想而知。

长途跋涉不说,盘缠才是大问题,尤其是寒门子弟。有的人变卖家产,有的人靠卖字画对联,为的是凑足路费,好奔赴前程。偶有贵人相助的,须是才华横溢之辈。

一路风尘仆仆,“白足提篮”,进了城,像远方来的乞丐。

科考时的“号房”(图片来自网络)

一场考试要考三天。会试最久,连考三场,共九天。监考官点名后,考生分得一个考试间,叫“号房”,也叫“号子”。后来,“号子”成了牢房的俗称。想来,两者真有相似之处。

“孔孔伸头,房房露脚”,吃住便这里。吃食要自备。考生的篮子里,往往是捎带上的干粮,甚至有炊具。据说潮汕人当年“过番”(下南洋),会带甜粿路上吃。甜粿能久放,不易发霉。我猜,潮汕考生的篮子里,是少不了“甜粿”的。

三天鏖战过后,人已是精疲力尽、神情恍惚。蒲松龄比喻说,“似出笼之病鸟”。

以上种种,丝毫没吓退潮汕的学子们。自宋代起,每年有上万人赴考场。这个规模,对人口不多的州府来说,已是罕见。

4

放榜现场(图片来自网络)

“十年寒窗无人问,一举成名天下知。”放榜前的紧张,不言而喻。

乡试放榜在九月,时值桂花盛开,称“桂花榜”。会试放榜在四月,则称“杏花榜”。放榜当天,人头攒动。人人都在搜索自己的名字。

结果难免是几家欢喜,几家愁。有激动如白居易的。看到自己榜上有名,他激动地写下:“十七人中最少年!“四十六岁才中进士的孟郊,作诗句“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写尽了那一刻的得意。

也有失落如蒲松龄的。年近七旬还未能过乡试,一生只当个老秀才。他虽作成《聊斋志异》,但科考的失意,将令他抱憾终老。

古时的金榜(图片来自网络)

唐代,潮汕仅得进士二人。到了宋朝,潮汕有进士九十四人。难怪宋宰相陈尧佐曾感慨:“海滨邹鲁是潮阳。”绉鲁是孔孟故乡,潮阳便是潮汕。从此,“海滨绉鲁”成了潮汕的代名词。

明清时的广东,科举落后于其他科考重镇。有状元九人,潮汕得一人,便是人尽皆知的林大钦。

明清两代,广东籍进士八百余人,潮汕占了一百六十人。总量不高,但人均却是居首的。一度出现过广东进士十人,潮汕独占七人的情形。潮汕科举之鼎盛,可见一斑。

潮州与广州两府,几乎各占了岭南科举版图的半壁江山。另外一提,得功名者,多出于海阳(潮安)、潮阳、揭阳。

5

牌坊街的状元坊(图片来自网络)

潮汕人虽以商贾著称,但历朝历代均重考学。牌坊街的不少牌坊,正是为考取功名者而立的,有状元坊、进士坊、榜眼坊等。

学而优则仕,同为潮汕人所奉行。

小孩头日上学的早餐,大人总要备一盘“甜豆干”(甜豆腐)。几块鲜嫩的豆干入锅,煎好两面金黄。加点水,放白糖、姜丝、葱条,焖一下便能起锅。

“干”与“官”在潮汕话里谐音,取学成当官的寓意。我爱吃甜豆干,还吃得不少。可惜,头顶至今没有过乌纱帽。

牌坊街的榜眼坊(图片来自网络)

潮汕俗语中,也不乏劝勉读书上进的。比如,“跋(赌)家己钱众人厌,读别人书众人惜。”爱读书的人,几乎是所有潮汕父母最为疼爱的。又比如,“书无熘,爬上树”,则是劝人多温习。

潮汕曾是“蛮烟瘴地”,且远离京师,是贬官的去处。其中便有韩愈

韩愈初到,抱着“好收吾骨瘴江边”的心态。然而,他治潮数月,留下了延续千年的学风。苏轼说,韩愈来之前,“潮人未知学”。韩愈走后,潮汕的山水易名,从此有了韩山、韩江、韩木。

韩文公祠的韩愈像(图片来自网络)

传说,韩木(橡木)花开繁盛之时,潮汕学子多能科举高中。

北宋时,岭南第一所书院——韩山书院开办。至明清,潮汕的书院有数百间之多。童谣有唱:“天顶一粒星,地下开书斋。”书院如繁星,学风之兴盛,是潮汕学子能每每榜上有名的根本原因。

先辈们的背影,在历史长河里渐渐远去。我们要瞻望,更要追随。

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献上锦鲤一尾,祝福所有潮汕考生高考夺魁、金榜题名!

相关文章

  • 高考放榜?且看潮汕先辈霸榜科举

    十年寒窗无人问,一举成名天下知。——元·高明《琵琶记》 1 六月底,是高考放榜的时候。 这段时间,也许是最难熬的。...

  • 放榜日说高考

    2018.06.24 卷 复盘第224天 放榜日说高考 今天高考放榜,学霸们的照片、名次、成绩、母校赫然公布在...

  • 数学学渣逆袭成学霸:芭芭拉教你学习之道

    高考放榜后,网络热点聚焦到各路学霸身上,“学霸经验”、“学霸秘籍”、“学霸养成”、“学霸逆袭”等等标题特别抢眼。望...

  • 数学学渣逆袭成学霸:芭芭拉教你学习之道

    文/小E 高考放榜后,网络热点聚焦到各路学霸身上,“学霸经验”、“学霸秘籍”、“学霸养成”、“学霸逆袭”等等标题特...

  • 认真努力过就不会惭

    又是一年高考放榜日,有多少学子早早就盯着手机在等待。就像古代科举,放榜前夕就已经聚满了数载寒窗的读书人,待...

  • 高考放榜 你家中榜了吗?

    要说今天吸睛度最高的话题当属“高考放榜”,重庆地区文理科状元双双出自重庆一中,文科唐何文嘉661,理科郑雅文7...

  • 高考失利后迷失了方向?别怕,一份毕业指南助你摆脱迷茫!

    又是一年高考放榜,有人欢喜,有人失落。 记得在我高考放榜那天,我的一位好朋友,班里的学霸,查完成绩后第一个跟我打电...

  • 摆渡人

    中考放榜,摆渡成功 虽没霸榜也是满屏亮丽 尖子群涌,三年圆满 你远走高飞,我原路返回!

  • 放榜日

    昨晚高考成绩可查,相当于过去的放榜日。古时放榜,相当于全民狂欢,榜前人头攒动,车马喧天。因为一旦上榜,相当于一步登...

  • 高考放榜

    消息 团建,晚上聚餐在同事的新房子。 饭桌间电话此起彼伏。有好几个电话内容是关于周围孩子高考成绩的报讯。 今天是放...

网友评论

  • 泓颖:吃了那么多年的甜豆干,我也没能当个官,哈哈
    透堂白日:@泓颖 呾个是实话😁

本文标题:高考放榜?且看潮汕先辈霸榜科举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jdsjy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