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文字纪实,以对话启发。
这里是《建筑档案》对话现场!
本期对话嘉宾:
中国中建设计集团(总部) 副总建筑师
袁野建筑工作室主持建筑师 袁野
在他成为建筑师的这十几年间,见证了城市化运动的“惨烈”。辽西小院被30层高的住宅代替,随之消失的还有一个时代不可复制的印记。现在的他,觉得自己确实处于一种渴望回归的状态,想要回到自己最初的地方,寻找“我”是谁,从哪里来,到哪里去?
♪
♪
第一部分
记忆
&
他一直在说,辽西小院是他的建筑思迹的源头;每当一个设计开始之时,便不由自主的回到童年生活的小院。葡萄树下的孩童,天真的玩耍;跟着父亲钓鱼的他,也曾因干粮不够而将鱼食拿来充饥。他在自然中长大,每年的花开花谢都依稀回荡在他的记忆之中。
辽西小院就是他的原点,葡萄树的浓荫遮蔽了整个夏天,穿过狭窄斑驳的门洞,看到了他记忆中不同于任何地方建筑的特色家乡。辽远、粗狂而充满野性。
每一次的葡萄树发芽、繁茂、结果、成熟、枯萎乃至过冬,都是他童年生活中最重要的事件。放学后蹲在墙根看到搬家的蚂蚁,盛夏夜的晴空,全家人经常在葡萄树下完成晚餐;他怀念自己的童年小院,他无法释怀自己这些年犯下的“罪恶”。
他用父亲制作家具剩下的木块儿搭建的城堡,早已不见;冬日的雪后早晨,要费极大的力气才能推开的房门,在院子里未扫去的雪中留下的脚印和画痕也早已消失不见。他说:
“我在成为建筑师这十几年期间,也曾设计了总计不下几百万平方米的高层住宅小区,更遑论动咎以若干平方公里计的城市设计和规划项目,我可曾想过每一块我们称之为‘基地’的红线之内,也存在着无数和我一样的人的童年家园,而我则如同‘刽子手’一样无情摧毁掉那些人对故乡的眷恋。作为建筑师,我和我们伤了一代人的心,也包括我们自己的,却毫不知情。
我们是物质空间的创造者,也是都市生活的设计者。我们的价值观,决定了城市生活环境的未来景象。尽管多数时候,我们也无能为力。但,辽西小院儿,至少给了我自己方向和信心,尊重自己的直觉、体验和内心的感受,用最直接和简单的方式去表达。”
【档案声音】建筑的初心和本意都没有剥夺别人幸福的权力,而身处社会,我们又不得不去扮演一些角色。但他认为,一个建筑不可能只表达一种诉求,它可能还要承载生活、代表城市形象。建筑师的本身就是一个服务于社会的职业,只有个人理想和社会理想相捆绑,人生才能朝着一个好的轨迹发展。
♪
♪
第二部分
情怀
&
大概是2012年的六月,他也曾寻着诗人的思迹前往徐志摩和王国维的故居。
夕阳染过古朴而单纯的诗人故居,青色面砖和红色砖饰带仿佛散发出光芒,暖暖砖墙之上的墙影低声化开了一滩浓雾。穿越过世纪的浓情嘶吼在历史的上空,萦绕在钱塘江上的灵魂夜夜欢歌。
在志摩的短暂一生中对戏剧、绘画和诗歌的兴趣都极其深浓。然而,对于建筑审美他也有自己的一套,但是,因为徽因不喜欢,他便常对思成和徽因道歉:太对不起,我的建筑常识全是Ruskins 那一套。
他知道我们是最讨厌 Ruskins 的。但是为看一个古建的残址,一块石刻,他比任何人都热心,都更能静心领略。
——林徽因
当我第一次去拜访林徽因时,她刚从英国回来,在交谈中,她说到以后要学建筑,我当时连建筑是什么都还不知道。徽因告诉我,那是合艺术和工程技术为一体的一门学科。因为我喜爱绘画,所以我也选择了建筑这个专业。
——梁思成
♪
♪
第三部分
机缘
&
不管是传统戏剧还是当代戏剧或者电影,我都很喜欢,都从中汲取了很多设计灵感。我认为建筑师在生成一个作品的过程中经常需要运用戏剧导演或者电影导演的思维方式。
——袁野
袁野,热爱文学、热衷电影。曾经因张永和老师的一篇文章《电影与杂志》坚定了他学建筑的决心。所以,他认为张永和是他建筑上的启蒙老师,并影响了他的整个大学时代,而在之后设计之路上也有着不少影响他的“导师”,像路易康、盖里、西扎、还有密斯。
说起他的建筑起源还颇有些像是武侠剧中的桥段,像一个不得志的少年,突然掉落山谷,发现一本绝世秘籍,却又在随后的其他机缘巧合下醍醐灌顶。
弹开厚重的尘土,一本《建筑师杂志》突现在眼前,那是一个艳阳的晴天;他高中的时候,一次偶然,在新华书店完成了与建筑学的第一次邂逅。后来,还是在这里(新华书店),他又发现了一本神奇的杂志《环境艺术》,而且这个杂志是创刊号,据说出了这一期就停刊了——《电影与建筑》便在其中。
他的一条博文上曾提到建筑与艺术的关系:建筑和艺术都来源于生活;在西方,建筑是艺术之母,不管学什么学科都要学建筑。他大二的时候就沉迷于密斯的平面,也曾一度将康作为精神上的导师。
“一个思想者,唯有让自己远离文明,回归到一种原始如童年的状态,才会辨明是非,有所创见。因万事万物源于自然之道,人的偏见会遮蔽双眼,使人只看见表象。
我们是物质空间的创造者,也是都市生活的设计者。我们的价值观,决定了城市生活环境的未来景象。尽管多数时候,我们也无能为力。但,辽西小院儿,至少给了我自己方向和信心,尊重自己的直觉、体验和内心的感受,用最直接和简单的方式去表达。
这,不是‘乡愁’,应该算是一种信仰吧!
我最想做的,就是为女儿设计一座小屋,她自己的小屋,在她还未长大的时候。”
(图片为唐山地震遗址纪念公园,选自建筑师袁野的博客)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