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在不同的阶段,会有不同的境遇外缘,对于生命真谛的探索,不是听闻满足,更在于实践求证。特别是有因缘听闻佛法以后,是什么态度,觉悟的生命教育是内学,以什么做指导,很是重要!
《华严经》善财童子五十三参之第五参善知识解脱长者给出十个照顾自心,每一个都足以做生命的指路明灯,不再迷惘!
①应以善法扶助自心。自心,自有本心,本自具足的真心,在圣不增一分,在凡不减一分。
②应以法雨润泽自心。法雨润泽,经常陶冶磨炼。随着众生的水平,说的法会不一样。对于社会生活状态必须要有深刻了解,不然做不到。如在家做功课不要超过四小时,家务事就是菩萨行。与众生相处,众生有难苦,安慰以宽其心。事相现前,帮他增上,给他正确的人生态度。人家要求就做,是一种水平。
另外一个,社会病了,社会要怎么办,我们要怎么做?他有悲恼之心,就跟他分析,如何建立,水平要够。我们发起让大家来净化心灵,减少社会暴力。再如生病了,与其烦恼自己的病,不如把心安住在正念上,用正念填满你的生命空间。不烦恼就好了,病好不好,其实有他的业。
③应以妙法治净自心。妙法治净,自净其心,自净戒,净化自己的心灵,提升生命品质。
前三句是资粮道。使资粮道提升。①是人格性健全的扩大与深化。②是处众生界的扩大与深化。③是自净戒的扩大与深化。
④应以精进坚固自心。只有正精进才有正禅定,即入正定。真正的精进到底是什么?在菩提道上有一分进步,有一分精进;有三分进步,就三分精进;或你的德行有提升。不盲目,也不忙碌。心亡,心丢掉了,叫忙;亡目,眼睛丢掉了,也叫盲。没有标的的忙碌,不叫精进,结广大的缘,没有办法增长善根。
⑤应以忍辱卑下自心。忍辱示弱,是一种度量。谦虚,不要爱现。任何地方懂得当老二,不要当老大,让别人出头。会避免很多无谓障碍与痛苦,内心没有那些煎熬。你的享受超过不了你的福报,退一阶下来,会很自在。
⑥应以禅定清净自心。禅定,才能真正清净。禅定,释放负能量,让身心恢复到正常状态,才能走入灵性的世界,直接触摸灵性。入禅定,一定会经过一个关口,产生八触(生理障碍清净)十功德(心理障碍清净),把杂质恶质、杂染从生命里清除掉。人生是活泼的快乐的,很有生命感、生命力。不是掉入舒服坑,舒服禅,枯木禅,三冬无暖气,等死。
病都是思维模式造成的病,包括医生在内。思维模式调一下,病就好。癌症,多被吓死。只要维持原来的生活环境,改变自己的思维模式,不用大脑。禅定要放下思维模式,当下病就好了。不是假装放下。
华严行法入十信位。放下以后,第一转前五识,第二分别识转为妙观察智;直到七信位全部转过来,末那识思维转为平等性智;从八信到九信时,阿赖耶不起作用,就转为大圆镜智。从九信到十信,转四智成一切智,般若智慧就具备了。
然后再训练十信位的般若智引导你的身语意,入法界。这是禅定正行。射箭要到红心,一定要转到正确象限里面,同一频率,身心灵杂质全放下了。
⑦应以智慧明利自心。智慧是一切智,对内在的生命很了解,对外缘外在世界未必要去了解。阿罗汉纯智慧100分,是能灵性智,而不是通世间智。菩萨知世间法100分,也要有罗汉智慧,成就慢,但成就大。佛是世间法100分,罗汉智慧也100分。
透过禅定,智慧成就。1、所,要能拣别是真所或妄所。要依止善知识,架构共识,心态非常重要。2、能,来自于真心的闭关。不动如山。动的都是识性,先了解这一点。当你真所确定以后,那感受的能力就来了,般若智越来越明利,是明利智慧照顾你的心。最后能所要合一。
智慧是修的,不是求的。求的是聪明。次第道,修行一步一步很清楚。圆融道,则不讲阶段性东西。她只有一个原则,时间,需要耐心,尽形寿。要时间,是看你的思维是不是正思维。然后从正思维产生正知见。透过三五十年,在佛教知见上是否正确。当下所讲的不算。
真有成就,也会转变成无漏福报,就是福德;没有成就,也可能转成有漏福报。无漏福报是助道姿粮;有漏福报很难助道,所谓富贵学道难。
一佛乘,直接就来到佛果境界;其他助行境界,可以不要考虑。助行只是媒介,透过那一个媒介都可以达到成就目标。会修法,一法就可以成就,能波罗蜜就圆满成就了,方法重于教材,一定要学得教法,教材无所谓。直接一个方法,就可以转凡成圣。
⑧应以佛德发起自心。佛是觉悟,佛德乃觉悟的德行,是后面的运用,非常殊胜,不是唯一标准,标准非常广阔。相应的如《净行品》所说,是可以得到十王拥护,社会上有成就的都会来支持你。对于德行的显现,要恭敬。
⑨应以平等广博自心。这是讲平等。
⑩应以十力四无所畏明照自心。十力四无所畏。众中尊,佛本来就殊胜的。
十个自心,是非常重要的修行态度,要照顾好。一应以善法扶助自心,二应以法雨润泽自心,三应以妙法治净自心,四应以精进坚固自心,五应以忍辱卑下自心,六应以禅定清净自心,七应以智慧明利自心,八应以佛德发起自心,九应以平等广博自心,十应以十力四无所畏明照自心。
善培养自心!这些先做,禅修看因缘,在家就修外在定,内心定有因缘再修!十个照顾自心,同行之间以十个心相互勉励。做功课时以这十个方法,庄严自心,就是上求无上菩提的一个标准态度!(海云继梦师讲华严,圆明心要笔记5-24)
愿超越一切的平静与你同在!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