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被调去新的业务负责运营工作,花了两周时间研究竞品,并要求在月度例会上向老板汇报。以前也看过不少这类文章,在这也简单分享一下自己写竞品分析报告的一些心得与建议。
竞品分析报告≠产品体验报告
这是大前提,竞品分析是基于现有产品去分析竞争对手的产品,两者对比。而产品体验报告是单一目标产品的体验及结合其所在行业进行思考。
这是个长期的工作
要明确的是,竞品分析是个长期的工作,并不是以一篇分析报告就结束了,对手的动向是需要长期并经常关注的。
明确你的目的
常常会看到写一篇竞品报告是为了写而写,特别是对于想入行做产品工作的新人,这当然无可厚非,我也是这么过来。但是当参与到实际工作中后,你会发现“知己知彼”和“取其精华”这两个竞品分析的目的里,后者是主要的目的,而前者是附带着进行的。即你在研究对手值得借鉴的地方时,必然是会先了解清楚对方的情况。再次,分析后是需要对你目前的业务有指导意义的,而不是汇报完了就结束,应有“落地闭环”。
明确你的受众
报告的受众有:自己、网友、面试官、同事、老板。那么内容就应该有侧重点
- 自己
可能会说自己为何也是受众,但其实网上大多数竞品分析报告都是写给自己看的,自我产品思维的锻炼,这时你想怎么写都行,写完后可以找些网上别人写的进行对比。 - 网友
如果你是为了引发讨论、获得认可并打造个人影响力,那么你的内容就不能仅局限在简单的形式了,图文并茂,内容详细是基本,网友特别是产品新人看到这种详细的文章第一时间是会点赞然后是收藏,再进一步就是评论。而详细中隐藏着的内容的深度会成为你这篇文章热与否的关键点,至少在我看来是如此。 - 面试官
相信不少新人同学都是为了这个目的,在面试时能拿出一份自己写的目标岗位产品的竞品分析报告,这时报告中功能部分就不需要过于详细描述了,面试官比你还清楚。而是要侧重于目标岗位的产品如何应对竞品的一系列发展,哪些值得借鉴。还有格式,如果是附带在简历附件里,PDF版(详细)或者PPT版(简要)我认为都可以。但是如果是现场展示,那么必然是选择PPT版,更多内容通过自己讲的方式。 - 同事
大家都是一线的伙伴,那么可以挑一些自认为比较有价值的、闪光的点随意探讨 - 老板
给老板汇报时,功能的阐述应该是最小占比,挑竞品特色点。更多的是围绕行业环境、细分市场、商业模式,同时提出发展建议,以及如果这么做,需要的资源(划重点)。
要大,不要全
视野要大,但不需要每个点都详细描述全。看过网上不少竞品分析的文章,大多套着框架、格式,概括起来有这么几种类型:
- 产品功能简单对比型
功能简单罗列对比,很简洁明了,容易一眼看清两者区别。没有过深的内容,纯当了解吧。 - 产品功能详细对比型
每个功能点非常详细,适合了解个别功能的详细内容。但太长了,多数扫一眼就看不下去了。 - 用户体验五要素模板型
不知从哪位大神兴起的分析模板,拓宽了分析的视野。不过这个用户体验要素的精髓多数难领悟透,只是单纯往里套而已。
以上没有哪种是最好或最差,框架模板都是作为辅助,根据需要以及当前阶段能力而写。个人建议是尝试往自己下阶段能力去要求,怎么理解?
如果是应届生,可以基于产品功能的对比去思考背后的决策(商业模式也能涉及最好,但是没实际工作,有难度且理解容易偏差);
如果是工作1-2年,那么除了产品功能、运营策略外,产品赛道的市场、商业模式等内容也需要涉及;
再深一点就是涉及到产品生态了,这部分我也在理解和探索中。
以上是我这个工作2年的运营同学的心得。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