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我们在听时,我们听到了什么,我们总是太在乎他人的期望,不想让他人失望,于是慢慢被这个世界改变,变得没有了自己的声音,变成了真正沉默的大多数,把部分的孤独带进社会人群中去,学会在人群中保持一定程度的孤独。…………叔本华《人生智慧》
当看到这段话时,我合上书,在自己平日里的视线范围内徘徊。
我边走边想着文中的一句话,“你的理想是什么,你为什么而活,活着的意义是什么”,我徘徊了很久,却始终说不出我现在的理想是什么,我是为什么而活,我真不知道活着是为了什么。
![](https://img.haomeiwen.com/i14822928/ab4ac563356e20d6.jpg)
书中还说:如果你不可以立刻回答出来,或者说你要想很久才可以回答出来,那么你回答出来的都不是你真正追求的理想,能忘记的理想还是理想吗?
比如你在路上走着,迎面遇到一个熟人,他问你:你去那里,你却抓耳挠腮半天才说出一个地方,或者你说:我忘了去那里。这样的状态下,你能走多远。
小时候读书时,我们听到的声音是:学习好,老师经常表扬的孩子是好孩子,所以我们那怕装,那怕考试作弊,就是想弄虚作假成老师期盼的样子。
走上社会上,我们听到的声音是:某某人真厉害,工资多高,拥有什么头衔,拥有几套房子,买了什么好车。
然后我们穷尽一生之力,为了拥有这些东西而拼命,而努力,却很少去思考省吃俭用为了拥有这些东西对自己真的有那么重要吗?
其实这些东西说的直白点,不过是我们为自己找的面具,犹如小时候崇拜孙悟空可以翻金斗云,哭闹着叫父母买一个,回到家找根木棒,戴上面具,就以为可以和孙悟空一样一翻十万八千里。
我身边很多和我一样的同龄人,包括我自己,用自己微薄的工资在家乡建了房子或买了房子,而自己现在却天天蜗居在出租房里,房子建了十几年,零零散散的日子加起来自己却还没有住上几个月,房子却变成“崭新”的旧房子。
车子买了5,6年却还没有开到2万里程,真的是钱多的没地方放吗?而平时花钱却巴不得一分钱分成二份用。
可能大家会把责任归咎于生活,说生活就是这么扯蛋,没有给我们停下来思考的空间。我们被社会的声音挟裹着前行。
![](https://img.haomeiwen.com/i14822928/b0135db8b7137523.jpg)
或者说我们本来就是人造人,在别人的声音中成长,变老,死去,这些根本不是我们去想的事儿。
都说越早确定理想是什么,活着为了什么,这些问题的答案,就会越早地无限接近它,也就越早获得心灵和肉体欢愉。
说终点想好了,所有的事就算再乱,也在道上,成功只有一个,按照自己的方式去度过人生。
我也曾想过尽快找到答案,也想找到自己的生活方式,有段时间听到咬了一口苹果而创立苹果手机的乔布斯的一句话:不要让他人的观点掩盖你内心的声音,最重要的是要有勇气追随自己的内心和直觉。
可又有多少人可以像渡边淳一小说《失乐园》中的男,女主人翁那样的勇气,明白什么事情巅峰之后就是下滑,为了不想让爱的激情下滑在他们之间出现,他们选择在爱的快乐巅峰饮毒自尽,紧紧相拥,微笑着,迎新死亡。
![](https://img.haomeiwen.com/i14822928/15d12c4add5beccc.jpg)
我也在他这排围墙外面徘徊了很久,内心也很向往围墙内的光景,却总也找不到进去的路,也许是心念太杂,也许是肉体环境的改变更加直观,看的见,摸的着。
也许是自己从来没想过做自己。只是为了活着而活着,也许没有梦想的人,更容易快乐,也许自己一直是个容易迷茫之人。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