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国衰败后,秦国在统一道路上的主要敌人就是楚国和赵国了。这一段时间,秦国也出了一个大事,就是秦武王举鼎,绝脉而薨。因为武王无子,宣太后的儿子继位为昭襄王。但是昭襄王刚刚继位,其实国内并不是太稳。宣太后的弟弟魏冉出力很多。魏冉最贤,自惠王、武王时,任职用事。武王薨,诸弟争立,唯魏冉力能立昭王。是岁,庶长壮及大臣、诸公子谋作乱,魏冉诛之;及惠文后皆不得良死,悼武王后出归于魏,王兄弟不善者,魏冉皆灭之。
另一方面,对外,秦国因为内部不稳,也需要外部环境的稳定。此时因为宣太后是楚人的关系,他们选择了友好楚国,为此付出了上庸的代价。但是楚国这个交易其实不划算。在合纵的大前提下,它选择于秦国和好。齐、韩、魏以楚负其从亲,合兵伐楚。所以一旦秦国国内的事情整合好了,楚国就危险了。(楚都郢很快就会被秦国攻克)
最后一件事情就是魏冉发现了一代军事天才,白起,他解决了秦国统一道路上最大的两个障碍,楚国和赵国。
前三零七年
秦武王好以力戏,力士任鄙、乌获、孟说皆至大官。八月,王与孟说举鼎,绝脉而薨。族孟说。武王无子,异母弟稷为质于燕。国人逆而立之,是为昭襄王。昭襄王母羋八子,楚女也,实宣太后。
前三零五年
秦宣太后异父弟曰穰侯魏冉,同父弟曰华阳君羋戎;王之同母弟曰高陵君、泾阳君。魏冉最贤,自惠王、武王时,任职用事。武王薨,诸弟争立,唯魏冉力能立昭王。昭王即位,以冉为将军,卫咸阳。是岁,庶长壮及大臣、诸公子谋作乱,魏冉诛之;及惠文后皆不得良死,悼武王后出归于魏,王兄弟不善者,魏冉皆灭之。王少,宣太后自治事,任魏冉为政,威震秦国。
前三零四年
秦王、楚王盟于黄棘。秦复与楚上庸。
前三零三年
秦取魏蒲阪、晋阳、封陵,又取韩武遂。
齐、韩、魏以楚负其从亲,合兵伐楚。楚王使太子横为质于秦而请救。秦客卿通将兵救楚,三国引兵去。
前三零二年
秦王、魏王、韩太子婴会于临晋,韩太子至咸阳而归;秦复与魏蒲阪。
前三零零年
秦泾阳君为质于齐。
秦樗里疾卒,以赵人楼缓为丞相。
前二九五年
秦楼缓免相,魏冉代之。
前二九三年
韩公孙喜、魏人伐秦。穰侯荐左更白起于秦王以代向寿将兵,败魏师、韩师于伊阙,斩首二十四万级,虏公孙喜,拔五城。秦王以白起为国尉。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