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看完了小说《芳华》之后才去看电影的,如果问影片能否引起共鸣,我的答案是肯定的,电影让我回到从前、让我翻出往事重新咀嚼回味理解感动;看完小说已经知道故事,还会有新鲜感吗?答案仍然是肯定的,电影中的音乐给了我惊喜,让我重温了久违的传统歌曲,一曲接一曲熟悉的旋律让我欣喜激动。
《芳华》中的《沂蒙颂》
在片中重复出现次数最多的乐曲是“沂蒙颂“。“沂蒙颂”的音乐出自1973年北京芭蕾舞团的同名舞剧,该剧用舞蹈音乐叙述了新中国建立之前山东沂蒙山区人民支持军队的故事,女主角叫“英嫂”,“英嫂”的原型是沂蒙山区一位年轻的母亲——明德英,在战争年代她冒着生命危险救护重伤士兵,把伤员掩藏在隐蔽安全处,在伤员失血过多、缺水的情况下,她将乳汁喂给伤员喝,后来又把自己家仅有的母鸡炖汤给伤员滋补身体,伤员在她细心照顾下恢复了健康,重返前线。
舞剧里英嫂在熬汤时,有一段表达内心的独舞,伴舞的旋律被填词写成了歌——“沂蒙颂”,七十年代广为流传。乐曲具有浓郁的山东沂蒙民歌特色,深情款款、情意绵绵,表达英嫂的百般柔情和爱心,乐曲中的轻快明朗的部分,寄托着英嫂对伤员痊瘉的希望。这首委婉而又充满激情的曲调在《芳华》电影中随着故事情节的展开出现了四次,“沂蒙颂”在《芳华》中被演绎成为军队版的“梁祝”。
“沂蒙颂”是在这样的场景下第一次出现的:萧穗子一直心仪的小号手陈灿送了一个西红柿给她,队友郝淑雯在他们两人旁边揶揄着,萧穗子手拿那个鲜红的西红柿一口咬下去,青春满溢、转身离开,郝淑雯若有所思地用手风琴拉起了“沂蒙颂”。听到熟悉的乐曲,我有与一位多年未见的老友不期而遇的惊喜。
“沂蒙颂”乐曲第二次出现的时候,文工团队员们在排练这个同名的舞蹈,为后来剧情的发展和高潮埋下伏笔。
第三次是整部影片的高潮,也是时间最长、乐曲最完整地被奏出的一次,经历了战争的残酷又被突来的荣誉冲跨的何小萍患上精神病失忆了,台上每位演员被文工团即将解㪚的阴影笼罩,那是他们最后一次一起演出,悠扬的笛声响起,何小萍被熟悉的“沂蒙颂”乐曲和队友们的舞蹈表演唤醒记忆,独自走出演出大厅的门,在外面的草坪上星空月光下起舞弄清影,投入的她那一刻只有天、地、我,忘却了所有的残酷、讥讽和心灵创伤,脸上绽现了难得的笑容。
“沂蒙颂”最后一次出现是战争中失去一只手的刘峰战后重返红楼的时候,他触景生情,站在曾经的排练厅里,眼前浮现出文艺队员们在阳光斜照下翩翩起舞的情景,小提琴奏出的乐曲婉转深情,刘峰沉浸在温馨的回忆里,然而乐声戛然而止,把他拉回了现实,他和她们的芳华年代一去不返了,曲终人散,各奔前程。
母亲的芳华
看完电影后,我试着把“沂蒙颂”唱了一遍,虽然二十多年没有听过,整首歌仍然能唱出来,是否因为以前听妈妈唱过多次,是否从家里的一叠叠的唱片和磁带里学的,已记不清楚了,歌和曲已经印在我脑海里。电影里女兵们的绿军帽、军服,也让我很有亲切感,我的妈妈曾经是名军人,在部队服役二十年,六十年代初也她是部队的一名文艺兵,她的青春芳华绽放在军营里。
妈妈在上初中二年级时,部队到学校招收文艺兵,能歌善舞的妈妈被选入,那年她十三岁。妈妈能进中学跟家人支持有关,我的外婆是一位不识字裹过脚的农村妇女,坚持把四个孩子包括三个女儿送至学校念书,这在当时的农村实属不易。妈妈的大姐很爱读书,在邻近的几个村子里,是那一年唯一考入县城中学的学生,她也鼓励妹妹好好念书,妈妈第一次考中学失利,大姐把她锁在家里督促复习功课,第二年终于考上。
妈妈在文艺队训练、表演有两年多,之后文艺队解散,她被送入部队的护校学习当了护士,再以后学习成为医生。那段文艺兵的日子,没有留下照片,唯一的见证是她一次演出后、画家为她画的一幅画,画上题下的日期是:一九六一年二月。
妈妈演出后,画家为她画的画像 画上题的字那张画她一直保存着,这是她自己写的说明:“其实这张画只是一张草稿,是在慰问四十七军演出时四十七军的一位姓刘的画家画的,当时还有两个学员在两侧画。那位画家后来重画了一张正稿就把这张草稿送给我了。”
”当时是在衡阳,其实文工团早就被拆散了,因为上级规定当时所在部队不能有文艺队,又为了对我们负责就把我们送到广州军区后勤部的护士学校学习,校址就在解放军第一六五医院内。当时正是春节前后,医院组织一台文艺节目下部队慰问,知道护校有文艺队的学员就来挑选人,把我给挑去了。为了排练演出,我连毕业考试都沒参加,当然毕业证书照样发。那个画家应该是军人吧,当时我并沒留意,傻呼呼的坐在那儿,两侧还有人在画是后来别人告诉我的,不然我也不知道。现在想起来很可笑!”
虽然做文艺兵只有两年多的时间,妈妈一直保持着她跳舞唱歌的爱好,后来在一所中学当校医,仍然参加各种业余表演。
《芳华》、《英雄儿女》及对越自卫反击战
《芳华》里另一首熟悉的歌,是文工团的队员到部队慰问演出时演唱的电影《英雄儿女》的主题歌《英雄赞歌》。
《英雄儿女》是反映抗美援朝的一部军事题材影片, 是以巴金的小说《团圆》为基础、加入了真实战场上的人物和事迹改编而成的电影。影片的清纯甜美的女主角王芳也是名文艺兵,为纪念牺牲在战场的哥哥王成写下并深情演唱了这首歌,三段歌词里描绘出战争的激烈、战士的英勇和对英雄的赞颂。
电影《英雄儿女》剧照76年之后的那几年里,许多文革中禁演的五、六十年代的经典影片在部队大院的露天的影院里恢复放映,《英雄儿女》等许多电影我看了不止一遍,几乎每个时代、重要的历史事件包括战争都会有一部代表作电影让人们记住那个特定的时代,那些人物、情节、音乐都存在我的脑海里,年少的我已经被打上了时代的烙印。
《芳华》呈现了对越自卫反击战的残酷激烈、战士们的惨烈牺牲和战后残疾军人生活的无奈,这些让我想起了被遗忘的往事。对越自卫反击战发生时,我在上小学,当时与妈妈的一起工作的、我认识的两位军医被派往前线救护伤员,其中一位还患有肺癌,这位医生自己发现得早,病情得到了控制,当时十岁的我对他们的离开还是有些不安和疑惑,幸好他们两人都安全地返回了,
那个时候,一些小学还组织学生们集体到医院慰问在前线受伤后返回治疗的伤员,我的两个中学同学在小学时去过部队医院慰问伤员,我的妈妈以前在那所医院工作过,一位同学还清楚地记得当时的情景;“我记得三年级去慰问伤病员,遇到一个不到十八岁、两条腿没了,一群人围着他赞他勇敢、有贡献,他说了句:’可是我以后怎么种田。’ 我听了从头到脚的凉,接下来的病房我不敢进了。那会儿没人想过战争,估计没多少人想过战争创伤什么的。”
《芳华》让我们思想起被淡忘的中越边境上发生的战争和因为战争而失去年轻生命、因战争而残疾的士兵们。愿这些反映战争、历史的影片,让现在和以后的观众,能够回顾铭记历史、珍惜和平与生命。
我眼中的《芳华》
电影界的行家也许可以说出“芳华”的种种不足,我作为观众,在开映后头十分钟里是不太看好这部电影的,原因之一是觉得在排练舞蹈的女兵们的服装有失真实,七十年代初的女兵们的穿着(过露的短裤)太超越那个时代了,对他们是否能真正演绎出那个年代的故事,我心存疑问。
感谢那些音乐、场景把我带回到了熟悉的年代里,对电影中觉得一些失真的地方不再过于追究,开始入戏了,对电影的描述产生了共鸣,为电影里的人物包括何小萍、刘峰的遭遇而感慨、流泪。我成长的环境、背景让我对《芳华》多一分接受、理解和感动,看完之后有很多回顾与思索。
《芳华》在旧金山湾区的三个影院上映初期,有朋友直奔电影院,发现票已经售空,只好买第二天的票再去,那些坐在影院里的观众,有不少应该是在七、八十年代度过了自己的青春芳华。
小说中刘峰的结局惨淡,在贫困拮据中得癌症而去世,追悼会都开得匆忙仓促,相比之下,我更愿意看到电影里的结尾:何小萍终于说出了那句含在她嘴里十几年想说没说出口的话,而刘峰听到后给了她温情的一抱,同一刻旁白道出“倒是刘峰和小萍显得更为知足,话虽不多,却待人温和。” 如果现实真是那么无情和无奈,就让电影中留下一些美好和希望吧。
芳华绚丽短暂,情谊温暖长存。
****喜欢我(瑜人码头)的文章就点一下喜欢吧,点左下角的那颗心,谢谢****
我的其它文章: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