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自我疗愈之路心理心理专题推荐集
当伤害发生后,我们如何面对痛感,走出煎熬?

当伤害发生后,我们如何面对痛感,走出煎熬?

作者: 王小青QING | 来源:发表于2017-04-26 20:23 被阅读430次
图片来自网络

01

有位姑娘私信我说,自己也曾被孤立过,现在还是没走出阴影。

“为什么这么久了我还是会觉得难过?”

在这句话的背后,我看到了她深深的无力感。

不难发现,每个人都或多或少地会被一些旧事困扰着。它们不是最近发生的,但却能让我们纠结很久。

我至今仍记得小时候用心做了贺卡给母亲后,母亲当着我的面把贺卡扔进垃圾桶的场景。早已忘了是什么原因,母亲也在很久后道了歉,但我还是耿耿于怀了数年。现在的我,会用赚来的第一笔稿费请母亲吃饭,但再也没了逢年过节送她礼物的习惯。

而因为被男生欺负过几年,我对亲密关系始终是排斥心理,害怕恋爱,惧怕婚姻。

大概很多人都会这样吧,在伤害发生之后备受煎熬,又在煎熬中无法缓解。

02

随着成长,我渐渐发现,伤害会带来痛感,但痛感不一定会转化为煎熬。

痛感的定义是“引发疼痛的刺激从受创部位或者针灸镇痛病灶部位发出并传导至中枢神经、使人产生疼痛感知的过程”,简单来说就是大脑和神经在伤害发生后产生的应激性感受。

煎熬则是长时间的焦虑痛苦,它是慢性的,会引发一系列的负面感受、行为和情绪。

比如说,初三被孤立时,我会感到伤心胸闷,这些信号告诉我这样一个事实:同学不喜欢自己。而在我上高中后,新同学们都对我很好,但我依然经常会做噩梦。上大学后,我走出了恐惧,但在想起以前的事时还是会很愤怒。这些事后的状态,就是我的“煎熬”表现。

痛感是不可避免的,但煎熬是可以被避免的。通过努力后,虽然那种当初被孤立的感觉仍会刺痛我,但并不会过多地干扰我的人际交往。我也不会再经常想起这种痛感,沉浸在其中而不可自拔

那么,我们如何能在伤害发生后面对痛感,或是缓解煎熬感呢?

03

①停止对抗,臣服痛感

当伤害发生后,许多人会试图否认自己的痛感,压抑自己因此而产生的负面情绪或感受。但结果往往适得其反,你可能根本摆脱不了,甚至衍生出更多的负面情绪或感受。这是因为,当你越想回避时却越增加了关注它们的机会,这会令你更加煎熬。

设想这样一个场景:你闭上眼睛去想象任何东西,但就是别想“大象”。有趣的是,你的脑海里偏偏就出现了“大象”。

当初的我极力掩盖自己的过往,否认因被孤立而产生的痛感和脆弱,但这却令我活得更小心翼翼。久了之后,我干脆坦然处之,也不介意别人说起。对呀,我就是曾经被孤立过,但现在还不是在越变越好吗?

《遇见未知的自己》里有句话是:“破解情绪障碍之道,最重要的就是臣服。”

当臣服痛感后,你不会再徒劳地花费力气去抗争,反而会有了更多的能量去关注当下,说不定会因此而发现解决之道。

②避免混淆想法与现实

有时,我们会将过去的痛感和现实的事情画上等号,认为自己的痛感都会在现实中重复,或是负面想法都将会在现实中成真。这些幻想中的痛感会再次扎痛我们,进而产生煎熬感。

比如,在最初的一段时间里,我总觉得别人对自己的冷淡就是不喜欢自己的表现,但后来发现大多时候只是对方反应慢,没那么快反应过来而已。值得庆幸的是,我没有把自己的想法看成事实,不然肯定会成为一个厌恶社交的人。

如果你容易混淆想法与现实,可以尝试着把自己的想法写下来,然后思考是否发生了相关事件,是什么导致的?

再以我自己为例。我和朋友说话时,发现朋友没理我,此时,我会觉得:“她可能不喜欢我。”那我会这样分析:

a.想法:“朋友可能不喜欢我。”

b.现实:“朋友在低头看手机,过了一会就抬头问我:“你在说啥?”

c.是什么导致了事件的发生:“朋友在看手机,注意力在别处。”

如果可以,多与别人沟通。经过努力后,你一定会发现,很多时候,自己的想法与现实其实是两回事。即使情形一致,也不一定是自己的想法导致了现实。

图片来自网络
③正视因此而形成的自我概念

每个人都会在成长过程中慢慢形成“自我概念”,即对自身存在的体验,对自身意义的诠释。所经历的痛感往往会让我们形成负面的自我概念。

但人是复杂的、更是可变的。这样的自我概念让我们难以相信自己会改变,容易局限自身,进而形成僵化的思维。

所以,我们要学会正视这些"自我概念"。

首先,学会发现我们在伤害过后形成了怎样的自我概念。然后,认真问自己:我的行为和想法,都完全符合或在大部分时间都符合这个自我概念吗?最后,你要试着把这样的自我概念抹去或修正。

比如,我因曾被孤立过而会有"我是个不被喜欢的人"的自我概念。那我可以问问自己:“真的从小到大都没有任何一个人愿意和我做朋友吗?”通过反复的自问,我发现事实并不是如此,我完全有超越自我概念的能力。所以,我会继续真诚与人交往,一点点地,积攒自己的魅力值,把自己从被孤立的煎熬感里拔出。

④在痛感里找到意义

研究发现,当人们在完成一件事的过程中受到伤害时,如果人们能想到完成这件事的动机和意义,他们的煎熬感会降低。

因此,我们要学会发掘痛感背后的积极意义,思考自己从中学会了什么,收获了什么,以此让自己未来过得更好。

就像我因为有过一段被孤立的经历而更懂得感恩和珍惜。

愿我们既能享受欢乐,亦能承载痛苦。

共勉。

你好,我是成长中的王小青,很高兴认识你。

如果觉得文章还不错,请点个赞吧:)

相关文章

  • 当伤害发生后,我们如何面对痛感,走出煎熬?

    01 有位姑娘私信我说,自己也曾被孤立过,现在还是没走出阴影。 “为什么这么久了我还是会觉得难过?” 在这句话的背...

  • 心灵脱困五步法笔记

    时常我们会在亲情•友情•爱情上遇到困境,被伤害得无法走出,最后遍体鳞伤。如何脱离。 觉察→面对→认识→接纳→放下→...

  • 如何面对“痛感新闻”

    10月10日晚,浙江大学2016级化工博士,26岁的候某,选择了一条从浙大玉泉校区,走向钱塘江的末路。 ...

  • 走出舒适区

    走出舒适区 走出舒适区,意味着面对痛感。 接受痛感的回报则是能力的提升,认知的升级。 就如运动后肌肉会酸疼,但酸痛...

  • 洛桑陀美上师:【如何面对别人的伤害】

    洛桑陀美上师:【如何面对别人的伤害】 当别人伤害我们时,我们的第一个反应就是反抗,不会想到这是我过去生中伤...

  • 我从《宽恕》中学会了真正的宽恕

    面对复杂的世界,我们每个人都会不可避免的受到伤害。 《宽恕》这本书所讲的就是教你如何走出心中的牢笼,放下故我,寻找...

  • 如何能减轻我们的煎熬感?(2)

    是什么影响了我们的煎熬感? 1. 压抑与否认负面思想/情绪的意图,让我们更加煎熬 当伤害发生时,许多人会试图压抑或...

  • 伤害发生后,我们需要反思

    浏览朋友圈是每天闲暇时间必做的事情。一张孩子受伤缝了11针的图片加文字让我揪心。看到好友留言多是夸赞孩子勇敢,表达...

  • 2018-10-26

    其实大多数“心甘情愿”被伤害的人内心都是相信对方不会伤害自己的。 当伤害发生后,他们不断给对方找借口,不断欺骗着自...

  • 面对伤害,我们如何保护孩子?

    图片来自网络 7月13号的下午15点左右,确认了9岁女孩的遗体,毫无悬念了,即使行恶之人已经自杀,但对一个家庭来说...

网友评论

  • 01a708344785:谢谢分享~这些方法早点让我看到就好了~ 我在大学也有过被孤立的时候,确切来说是被忽略,就是说话别人也不会听不会回应的那种。幸好身边有朋友陪伴,后来是强迫自己去沟通去融入,局面才不至于太尴尬。
    王小青QING: @LittleT_c43f 现在看到也不晚,
    要相信会一直越来越好的😆
  • 柳橙芝:在伤口上撒盐算吗
    王小青QING: @红车 自己撒肯定算呀
  • 1703d4f59593:深有体会 因为我现在就是孤立
  • 何羡鱼:你的文章给人一种,说的很有道理,原来是这样的感觉,我发现你的好多文章都有理有据,或者来自那一篇文章,或者是那一本书,而且这几天发现你日更了,你好棒,向你学习。
    王小青QING: @木家玲珑 哈哈有空就会日更,谢谢你的喜欢呀💋
  • 爱瑋儿:鼓励鼓励,好文继续
    王小青QING: @爱瑋儿 谢谢主编❤

本文标题:当伤害发生后,我们如何面对痛感,走出煎熬?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jghwzt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