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读人生
荷兰另类医学专家罗伊·马丁纳在其著作《改变,从心开始》中,总结了一些格言,其中的一句是:“我们被收买而相信了种种受限的幻觉。我们原本是老鹰,却相信自己是只鸡。”
这句格言,来源于书中记载的一个故事。话说一农家男孩,从老鹰巢里捡回一枚蛋,带回农场放到鸡窝中。不久,老鹰蛋孵化出一只小老鹰。它认为母鸡就是它的母亲,而它则是一只小鸡。
后来,老鹰长大了,但行为举止如同小鸡,吃小虫、昆虫,像鸡咯咯叫,只能半跑半飞几尺高。直到老,它一辈子都过着鸡的生活。
一天,年老的老鹰仰望,看到另一只老鹰在农场上空高飞翱翔,惊羡不已,于是问身边的鸡说:“这是哪一种鸟啊?”
“那是所有鸟类之王老鹰。”鸡回答说:“老鹰属于天空,而我们属于地面。我们没办法像老鹰一样飞翔,毕竟我们只是鸡。”
此后,老鹰梦想在农场上空高飞翱翔,但是它一直没有这么做,因为它认同了自己的身份与所属的地位,一辈子过着鸡的生活,并以鸡的身份结束一生。
中国文化向来以谦虚为美德,这就主动或被动造就了一批身为老鹰却过着鸡一样的生活。
自我价值感低,自我评价差的人,妄自菲薄,看不到自己的长处和优点,明明自己是只老鹰,却对自己只是一只鸡深信不疑。就像那只老鹰一样,明明自己有想像老鹰一样在高空自由翱翔的梦想,却误以为自己是只鸡,始终不肯付诸行动,立即展翅高飞。对此类人,唯有重新认识自己,发现自己作为老鹰的本来身份,为梦想立即付诸行动。
另一种情况是,虽然能正确认识自己,确信自己本来就是一只老鹰。但是,却不幸身处一个不能容忍冒尖的文化环境中,整个舆论环境都要让你向平庸看齐,让你自觉不自觉地认为“我们属于地面”“毕竟我们只是鸡”。在这样的环境中,长此以往,你也会有意识无意识地认为自己真的不过是只鸡而已。解救此类人的唯一办法,就是让他离开这样的环境。秦末农民起义领袖陈涉年少时曾哀叹:“燕雀焉知鸿鹄之志哉!”离开燕雀栖息的枝头,去与鸿鹄为伍吧!
当然,也存在着与上面刚好相反的情况,有的人自信爆棚,自高自大,自命不凡。明明自己只是只鸡,却坚信自己是只老鹰。不断扑腾着想要高飞,结果却摔得很惨。
古希腊的神庙上铭刻着“认识你自己”的箴言。人生最难的,就是正确认识自己。既不自卑,亦不自大,此方为正道。
诚然,你也可以原本是只鸡,却幻想是只老鹰而去拼搏。但最不应该的是,你明明是只老鹰,却过着鸡一样的生活。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