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无心之道简友广场散文
老子的道与唯心和唯物之辩证

老子的道与唯心和唯物之辩证

作者: 刘灿权 | 来源:发表于2019-08-21 21:15 被阅读39次

老子的“道”,不是哲学,但他又是哲学中的哲学,是天地人三维一体的哲学。任何科技和事情不能找到的答案,在老子的道里面都能找到。

老子的道是无,是唯心,但又不是唯心,他是以唯心来贯穿万物,又是唯心和唯物的结合体,同时又不在这个结合体里。

老子的道与唯心和唯物之辩证

因为老子的道所论述的是万物的生成与变化,万物的成因与后果之间的循环变化,而这些生成和变化都是由心所引起。

也就是说:老子的道是无,而他所论述的是有,是论述因果之间的循环变化。唯心与唯物之间的循环变化,生死之间的循环变化。

所以老子的道是无,是唯心,但又不是唯心,他是以唯心来贯穿万物,又是唯心和唯物的结合体,同时又不在这个结合体里。

他不是哲学,但又是哲学中的哲学,是天地人三维一体的哲学。

老子的道与唯心和唯物之辩证

老子的道不讲因果,但他己经把因果包含在内。

因为他所论述的因果不同于佛的因果,佛讲的因果不能和老子讲的因果混为一谈。

因为佛讲的因果都是拿果来教导人怎样做,没有变化。

比如说,你孝就顺子,你这样做就会有福。

这些从表面上看很有道理,但他没有说孝的背后会产生什么样的结果,这样做为什么会有福,福从那来,福的背后会产生什么样的结果。

佛这样的教导人,其实在害人,因为这样的教导是把人的自私引向邪恶。

而老子的道,是教导人们认清因果之间的循环变化,教你认清事物的真相。

比如说你这样子做会产生什么样的结果,你这样做是因为什么原因而造成,这样做所产生的结果又会产生什么样的因,这种因又会产生什么样的果。教导你认清这种因果的循环变化,由你自己去衡量和决定怎样做。

又比如:一句话、一个念头和一个行为,他会产生什么样的变化和结果,产生出来的这个结果又会产生什么样变化,这种变化又会产生什么样的结果。

也就是说,一个因会不停地变化,不一定是种豆就会得豆,他会受到其他因素的影响,而产生变异或杂交,变成另外一种果。

当这种果一但形成,就不会再变化,只有生灭,不变化又不等于不再变化,

因为他又会产生另外的一种因,这种因对这种果又会产生什么样的影响,在这种果的生灭过程中,因又会产生什么样变化,直到这个因产生新的果,新的果又会怎样继续不断地循环和变化下去。

所以老子所论述的因果不是佛说的因果,不能把老子说的因果和佛讲的因果混为一谈。

老子的道与唯心和唯物之辩证

老子的道是不讲好坏,所以老子的道德经,看上去是易正易邪,好坏不分。

因为事物本来就没有好坏之分,最好的背后必有最坏的一面,最坏的背后必有最好的一面,最重要的是这些好坏之事能否令他得到平衡。

如何不能平衡,好的也会变成坏的,如果平衡了,坏的也会变成好的。

所以事物是没有好坏之分,事物的好坏就看你能否让他达到平衡的状态。

而要想让事物达到平衡的状态,就要看事物的自私和贪婪之心能否得到制衡,因为万事都是由心起,百病也是由心生。

老子的道与唯心和唯物之辩证

老子的道与唯心和唯物,他们之间究竟有什么区别。

老子的道是无,是唯心,又不是唯心,他是以唯心来贯穿万物,是唯心和唯物的结合体,同时又不在这个结合体里。

他与唯心和维物他们之间的区别是,唯心是拿因果的因来说事,唯物是拿因果的果来说事。

老子的道与唯心和唯物的区别就有如一个苹果,唯心是拿苹果里面的种子来说事,唯物是拿苹果表面的皮肉来说事,老子的道是站在远处看着整个平果来说事。

老子的道与唯心和唯物之辩证

一个人能否强大,就看他是否是唯心还是唯物,一个人能否成道,就看他能否站在远处把唯心和唯物结合来看。

拿种子说事的唯心人必然会强大,还会不断地强大下去,直到死亡。

拿外表的皮肉来说事的唯物人必然会衰弱,还会不断地衰弱下去,直到死亡。能够站在远处看着整个苹果来说事的人,已经是得道之人。

唯心之所以会强大,还会不断地强大,是因为他们凡事都是在自己身上找原因,凡是产生不好的事情和结果,都是要找出他的根源,也就是找出不好的原因,从原因上着手。

因为唯心的人都是从自己身上找原因,所以他可以不断地修正,把不好的因素根除,令自己变得越来越强大。

他之所以会死亡,因为他不断地强大,强大到没有对手,全部都归于他,强大到没有对手时,自然就会产生烈变,当他烈变时,就等于死亡,但这种烈变是死亡的同时,又是上了一个台阶。

老子的道与唯心和唯物之辩证

唯物之所以会衰弱,还会不断地衰弱,直到死亡。

是因为他们凡事都是在外找原因,凡是发生不好的事情和结果,都不是去找他的根源,而是把不好的事情和结果都赖到别人的身上,也就是说在別人的身上找原因,从别人身上着手。

比如一个苹果,如果觉得这个苹果不好,唯物的人就会想办法把这个觉得不好的苹果,改变成自己喜欢的另外一种果,就如想把苹果改变成芒果那样。

如果这个喜欢的苹果烂了,唯物的人就会怨蛆虫,拿蛆虫来说事,然后拿这个烂了的苹果去修修补补,不是去找出苹果烂的根源,从烂的根源上着手。

一个苹果之所以会烂,是因为蛆虫,但烂了的苹果又成为了是蛆虫的发源地,无论是怎么除,他都会不断地生出新的蛆虫,无论怎么修补,他也会继续地烂下去。所以唯物的人会衰弱,还会不断地哀弱。直到死亡。

他之所以会死亡,只因为当果一旦开始烂时,就无可挽救,只会一直地烂下去,直到他消失殆尽为止。果虽然消失,但产生这种果的因是不会消失,他又会重新长出这种果来,这就是轮回。

老子的道与唯心和唯物之辩证

老子的道与唯心和唯物的区别就是,唯心会强大,唯物会衰弱。

人是这样,国家也是一样。活在唯心的人会幸福和快乐,活在唯物的人,会痛苦和绝望。

老子的道是无,是唯心,但又不是唯心,他是以唯心来贯穿万物,是唯心和唯物的结合体,但又不在这个结合体里。……把唯心和唯物结合起来,就会产生互相制衡,不生不灭。

相关文章

  • 老子的道与唯心和唯物之辩证

    老子的“道”,不是哲学,但他又是哲学中的哲学,是天地人三维一体的哲学。任何科技和事情不能找到的答案,在老子的道里面...

  • 《道德经》的智慧启示(九)

    (九)唯物主义 问题:老子的道是物质的还是精神的? 观点一:老子的观点是辩证统一的,既有唯物主义,又有唯心主义。 ...

  • 什么是实践?

    对于“实践观”的理解,从古至今众说纷纭,从唯物到唯心,再从唯心到唯物辩证,国内国外的哲学家,出现了不同对于实践的理...

  • 原创+日常生活中的辩证法

    辩证法即思辩与实证相统一的方法。有黑格尔的唯心辩证法和马克思的唯物辩证法,它在哲学领域理论很深,并非可以在此三言二...

  • 天道唯物,人道唯心(转)

    天道与人道、唯物和唯心,从来不是对立的 所有唯物与唯心、有神与无神、善与恶、阴与阳等等的立场和观念,都是依附人而产...

  • 67/70读书笔记一《室内设计纲要》

    设计,是唯物的,也是唯心的。因为设计是由唯物和唯心组成。设计,通过唯物,表达唯心。 设计唯物就是以一种理...

  • 2022-01-02

    王阳明的心学过去被批判为唯心主义,所以在辩证唯物主义时代没有多少市场,是小众思想。唯物还是唯心,孰是孰非,是哲学问...

  • 乌托邦之城—18

    乌托邦之城—17 世间的事无非有情和无情,在物与意之间转换,相互依附支撑促进,于是有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辩证。微...

  • 马克思主义哲学

    唯物主义哲学三种基本形态:古代朴素唯物主义、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 唯心主义哲学:包括...

  • 唯物和唯心

    看到一句话说,我们从小受到的教育是唯物主义,随着年龄越大,越觉得这个世界上唯心的。 太他妈对了!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老子的道与唯心和唯物之辩证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jilwsc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