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经》的智慧启示(九)

作者: 夏光草木 | 来源:发表于2018-07-27 08:42 被阅读14次

(九)唯物主义

《道德经》第一章

问题:老子的道是物质的还是精神的?

观点一:老子的观点是辩证统一的,既有唯物主义,又有唯心主义。

老子《道德经》第一章前两句话的是“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道可以说,但不是通常所说的道。名可以起,但不是通常所起的名。可以说他是无,因为他在天地创始之前;也可以说他是有,因为他是万物的母亲。所以道是有形的万物的母亲,倒也是人们做事的规范。道是有形的,同时是无形的。辩证法思想贯穿在《道德经》之中。

清静无为,清心寡欲,不慕名利。

观点二:老子的观点是唯心主义的。

老子把道融入到自然万物之中,用水,风,山石等等说明自然之道和人类之道,可见道是不可捉摸的,是虚拟的,它融入到我们的生活当中,只能通过举例和类比才能清楚,一般人不能直接触摸到道。此外,老子的圣心在于用言语教化人民,使他们向善,向道。

观点三:老子的观点是唯物主义的。

人不能脱离自然之物而独立存在,人追求唯物主义,我们相信这个唯物主义的世界,真实而现实存在,脱离了实体依托的东西都将没有基础和底气。老子说风,水,山石,婴孩都是物,它们本身都有善良的本质,能够带给人们美好的教化意义,所以道一直以来就存在在不同的物质依托之中,是唯物的。

我个人认为,道应该是唯物和唯心主义的,因为道可以遵循,可以学习,可以实践,可以看到具体的体现,它指引人们找到人的本源,是一个超脱自然却又立足自然的物质和思想。

问题:有欲和无欲的妙处?

海纳百川,壁立千仞,无欲则刚。无欲,我们不屈服于外界的物,使自己屈服。

出处:《道德经》第七章

意思:圣人坚持以其无私的心态,反而成就了他个人。

原文是:天长地久。天地所以能长且久者,以其不自生,故能长生。是以圣人后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非以其无私邪,故能成其私。

天地之所以能够长久,乃是因为它的一切运作都不为自己,所以能够长久。因此,圣人处处谦虚、退让,反而能够赢得爱戴;事事不计较利害得失,反而身受其益.这不正是因为由于他无私,结果反而成就了他自己吗。

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人生而有欲,不能抑制,只能追求极端和边界,不能超越欲望的边界,否则会自食恶果。

《道德经》被誉为“万经之王”、“百科全书”。有说它是言哲思的,有说它是言智术的,有说它是言兵事的。但它总的是说如何“得道”的大道理,故《道德经》或可称《得道经》。

《道经》讲述了宇宙的根本,道出了天地万物变化的玄机,表达了宇宙和自然的总规律,《德经》说的是处世的方略,道出了人事进退之术。“道”是“德”的本,“德”是“道”的载体,是“道”的体现。《道德经》的智慧源于老子对世情的洞察和精微的思索,内容涉及人性修养,处世哲学,治国之道、军事哲学,等等,老子思想根本上是经世致用之学。

老子《道德经》第36章:“将欲去之,必固举之;将欲夺之,必固予之.将欲灭之,必先学之。”主要意思是:想要夺取它,必须暂时给予它。

这句话流传至今,已经变成了“将欲取之, 必先予之”。

老子道德经是帝王之书,老子用一种消极的思想体现了积极地思想。现世统治者还有圣贤的思想优越感。道德经不是教人们去隐居深山,不是教人们去一直提醒自己去做到天人合一,只要行为合道就可以。不用隐居之后虚伪地提升自己的道德高度。《道德经》是适应社会的发展的。我们不应该去触动政治的矛头,不应该随便发动言论,多元首冲,不如守中。

相关文章

  • 《道德经》的智慧启示(九)

    (九)唯物主义 问题:老子的道是物质的还是精神的? 观点一:老子的观点是辩证统一的,既有唯物主义,又有唯心主义。 ...

  • 道德经的启示 (附原文73-81章兼诗词)

    道德经的启示 (附原文73-81章兼诗词) 文/林海 虚怀若谷不张扬,智慧之门智慧藏。道德经书知道德,凡间...

  • 《道德经》的智慧启示

    前言 《道德经》是一部由春秋战国时期的思想家老子编撰的思想巨著,蕴含着无穷的人生智慧,是一部在乱世中协助帝...

  • 2019-02-23

    龙魂天书 玄衣 疾 道德经 简易道德经 智慧体系 伏羲九级八阵 符(爻)

  • 《道德经》的智慧启示(七)

    (七)关于老子四道的答疑 1.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 答:翻译:所以,从虚无的角度,可以揣摩他的奥妙。...

  • 《道德经》的智慧启示(十二)

    (十二)反者道之动 反者道之动,弱者道之用。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 ——老子《道德经》第四十章 【注释】: [...

  • 《道德经》的智慧启示(十三)

    (十三)老子“啬”道 第五十九章:“治人事天莫若啬。夫唯啬,是谓早服;早服谓之重积德;重积德则无不克;无不克则莫知...

  • 《道德经》的智慧启示(三)

    (三)老子在《道德经》中的思想体现 拿老子所说的道来说。 老子的道可以说是一个实体,也可以说是一个...

  • 《道德经》的智慧启示(二)

    (二)老子的个人魅力 在我学了老子《道德经》之后,我感觉每一片文章都是老子精心写出来的,都蕴含了他的生活轨...

  • 《道德经》的智慧启示(一)

    (一)《道德经》写作手法 老子《道德经》共分为81章,共有道经和德经两个大板块。道经前37章,德经...

网友评论

  • 夏光草木:行文不易,感悟难得。关于国学的学习,博大精深,如果想要交流讨论的简友,欢迎在评论区留言,如果要转载或者引用的简友,请联系作者夏光草木。如果要写相关论文的话,可以找我。😉

本文标题:《道德经》的智慧启示(九)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edcwm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