逐渐淡薄的人情

作者: 鲁京的简书 | 来源:发表于2020-06-29 22:47 被阅读0次

       

            欧美的电视剧里,邻里之间多年彼此之互不往来。父母与子女也似可以多年不来往,见了面也总是是客客气气。感叹外国人对待感情如此冷漠,不近人情。完全不像我们中国人,相互之间,有来有往、情真意切。仿佛重情重义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

            从农村长大的人,经常回忆起那些暖人的画面。小孩子可以在饭点时间,在任何一个邻居家吃饭,甚至住下不回家,傍晚时分,家长找不到孩子,竟不知孩子去了谁家。家里有婚丧嫁娶,扒屋盖房的大事,不用下通知,家家户户便会派劳力上门帮忙,就像自家有事一样,来干活的人也不惜力气。谁家来了亲戚,招呼几个熟悉的街坊,炒菜,包饺子,陪酒,陪客,直到把亲戚喝的东倒西歪,一群人送到村口,好像不这样做,不能凸显出主人家的热情好客一般。农忙时,你帮我割麦子,我帮你晒粮食。农闲时,邻里间走门串户,有事喝酒没事喝茶。胡同口,三五成群,看月亮唠家常。无论农忙还是过节,大家其乐融融,邻里之间一团和气。

            那时的城里人也差不多,住在大杂院里,炒个菜炖个肉,全院的人都能闻得见,万不能一家人吃独食,一定要挨门挨户的舀半碗送一下,回来自己吃才踏实。住的近,彼此之间磕磕碰碰总是难免的,勺子还难免碰锅沿呢,更何况抬头不见低头见,有些矛盾都不搁在心里,都要顾及个面子,说不定哪天又需要邻居的帮忙呢。后来从大杂院又搬到楼上,邻里之间挨得不那么近了,但是也会经常串门聊天,家长里短都熟络。来个客人,去邻居家,借椅凳,借碗碟,缺油盐酱醋,到邻家要一碗。买个新房搬个新家,也成了街坊邻居家的大事,一大群人帮着搬箱倒柜、肩扛车拉,男人们出着力气,女人们则一起挤到厨房里,帮着洗菜下锅,热热闹闹的喝起酒来。搬家成了既有面子又有里子得事情,那时的邻里关系,亲近的很。

            亲戚朋友就更不用说了,古话说的好,“在家靠父母,有难亲戚帮,出门靠朋友,心里不发慌。”那时,过年过节的主要事情就是走亲戚,看朋友。相互之间你来我往,关系越走越近,来来往往互为礼到。家里来个亲戚朋友,犹如贵宾到家,都是高接远迎,把存了许久不舍得喝的好酒从床下面拿出来,好酒好菜得热情招待,回访的时候,也是得到同样的待遇。当一个人遇到困难的事情,他首先想到的便是经常走动得亲戚朋友。尤其是借钱,能够去开口的,都是近亲和密友。往往慷慨解囊的也是他们,有时候,在亲戚朋友的眼里,你的困难比他们自己的还要上心。

            过去的岁月,无论是农村还是城里,邻里之间,亲戚朋友,情感就是一条纽带,连接起了你我,携手度过了最艰苦的岁月。

            二十几年过后,再看看现在的我们,似乎这一切都成为了过去。人和人的感情,仿若都在沿着国外薄情寡义的路子往前走,彼此之间的感情渐渐地变淡了。那些曾经亲密的情感,究竟去了哪里?

            仔细想来,也不难寻出规律。物质匮乏的年代,相互之间地救济,彼此之间的帮助,成为大家生活下去必不可少的依赖。情感亲近,也是得到帮助的必要条件。随着经济的发展,收入的增加,原来靠人情解决的问题,现在用货币或者物质交换就可以办到,经济成为相互之间依存的关系,部分替代了过去的亲情关系。如此看来,国外那种淡薄的人际关系,是经济发展的必然产物。中国近二十多年的快速发展,物质极大的丰富了人民的生活,农村城镇化,城市国际化发展,让世界也成为地球村,生活越来越与世界同步,文化和习惯也与发达的国家逐渐趋同。

            现在的农村,除了部分偏远贫困的地区,基本都实现了生活的现代化。交通和信息的发达,加速了人员的流动,青壮年的人都外出打工。有的村里只剩下留守的老人和小孩,老人的观念,还让村子里尚存有过去的一些传统。但是,随着农村的年青人在外闯荡世界的时间长了,都市的物质至上已经潜入思想里,那些好的传统逐渐就丢失了。过去盖房修屋的大事,今天可以用钱去承包给那些包工头;婚丧嫁娶的仪式也越来越城里化,做个简单仪式,在酒店摆几桌就完事。这些曾经的大事,如今不再需要街坊邻居的帮忙,只要有钱就可以让别人替代。有时,即使想让他们帮忙,也是要算个经济账的。

            再看城市里,那些钢筋混凝土的格子间里住着的人,都在忙碌着各自的事情。网络的发展,解决了衣食住行,不出门便可知天下事,不出门一切事情似乎都能解决。经济越发达,人的独立性就越强,相互之间的依存度自然会降低,随之而来的猜疑就会越多,人和人之间不信任,独立性就越强。成了死循环。城里的的人,早出晚归的上班,你和邻居之间碰到一起的机会并不多,搬几次家后,对门长什么模样都不认识,已经不是什么奇怪的事情了。古语说,“远亲不如近邻”是指邻居在身边,抬头不见低头见,帮忙的机会自然多,比远方的亲戚要亲近。而如今,近邻和远亲都差不多,对门都老死也不相往来。最亲的是手机,似乎离了谁都行,离开它一会便无法活。

            血缘关系本是剪不断的情感纽带,亲戚这个曾经最牢固的关系,似乎也在变质。老话说,“姑表亲辈辈亲,砸断骨头连着筋。”如今别说姑表亲,即使亲兄弟都可能一年半载见不上面,有些在过去很近的亲戚,年青人之间是不互相往来的,没有往来也就没有了情谊。现在尚能拴住血缘关系的,就是家里还有老人健在,逢年过节,挨得近的上门探望一下,挨得远的,电话视频问候一声。老人一去,亲戚们便从此各奔东西,除非某日在大街上碰到,也不认识,聊起来才知道是亲戚,相互客套一下,即使留下电话,也不会联系。当然,“穷在闹市无人问,富在深山有远亲”这句话在当下依然适用,它是一种物质关系,并非血缘关系。只是把亲戚这层关系当成了媒介而已。

            古往今来,朋友是必不可少的,因为都知道“朋友多了路好走”。年青时,又都喜欢交朋友,尤甚喜结识那些权贵之人,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混的时间长了也会进步,应该说这是一种积极上进的态度。一生交往的朋友多了,朋友之情也就有了分类,所以就有了八拜之交,酒肉之交,君子之交,忘年之交,生死之交等等。到了一定年纪,才发现,交情是有深浅的,有些是值得一辈子珍惜,多数的交情不过是一面之交而已,有的交往还要辅助利益交换才算做的上是情谊。明白了后, 于是开始做减法,把通讯录里多年不联系的号码删掉,也不再有事没事的去找人聊天,彼此之间也就很快生疏了。其实,人生有三两知己足矣,多了似乎无益。原来的交往也没错,有些道理只有经历了才能感悟到。

            这些改变是错吗?情感流逝是错吗?答案不一定,社会的发展,让人们回归理性。物质缺乏的年代,情感是纽带,人人互助的方式解决物质的匮乏。如今,物质是物质,情感是情感,拎得更加清楚而已。有些情感是无法用物质替代的,有些观念也是要改变的。比如:父母与儿女的情感,夫妻之间的感情。

    作家莫言把社会关系看的清楚,他说,“我只对两种人负责,一是生我的,二是我生的。”意思是,对父母孝敬和子女的养育是一种责任,对他人的情感则无需像对这两种人一样的负责。过去农村即使再穷,无论如何也要生个儿子,生的女儿最终是嫁给别人家,只有有了儿子一家才有指望、才有底气,所以普遍存在着重男轻女的观念。后来,计划生育政策只允许生一个,倒是拉近了男女平等,墙上的宣传口号写着:“时代不同了,生男生女都一样。”无论儿子女儿,当自己老了,只要孩子在身边都可以照顾,说到底,生儿育女的目的是为了养老。经济和文化的发展,让思想逐渐开明,开始注重生活的质量,养育儿女的目的也在转化,在抚养儿女的过程中寻找到快乐,培养子女成才的过程中实现自己理想的升华。发达的地区,有意识地培养儿女的独立生存能力,像动物一样,让他们回归山林独立闯荡,就完成了自己的责任。而自己有计划地储备养老能量,目的是为了不麻烦子女。因而保姆、护理、养老院就应运而生,只要有物质基础,就能满足你的养老需求,甚至比儿女赡养得更好。这种方式普遍推开,又催生了人们婚育观念地转变。不婚、不育的现象开始出现,完全自我的生活模式开始涌现。由此可见,养儿防老的观念,如今大不如从前了。

            再说夫妻之间的情感,如今也是纷繁复杂,光看百度的统计数字,离婚比结婚的都要多,离婚率也是年年增长。抛却这些纷杂的男女情感,单说“少年夫妻老来伴”的观念。七八十年代前的婚姻,多是父母媒妁之言订的亲,结了婚就是嫁鸡随鸡嫁狗随狗了,无论男人胡闹打骂还是女人撒泼刁蛮,都要凑合着过一辈子。婚姻的目的无外乎是老了后,相互之间有个照应,有病有灾时,床前可以端茶倒水,哪怕是对方耷拉着脸子,也比没人照看强得多。八十年代后,多是自由恋爱,就有了现代的爱情之说,再后来,结婚离婚就像流水席,今天结明天离的都比比皆是,离婚再娶再嫁也成了家常便饭,大家也见多不怪,习以为常了。现在,无论农村还是城里人,都有了些积蓄,养老的钱也事先攒了出来,便不再想去看对方的脸子凑合一辈子。家底厚实点的,年纪一大进个高档些的养老院,或者在家找个保姆,用钱财购买养老的服务,过的也是不错的。经济富裕的国家早已走出了一条路子,对待婚姻的感情,似乎淡薄了许多。其实无非是在寻求内心的理想,经济越发展,物质基础就给内心增添了底气。

            流逝的情感去了哪里?答案已经分明。被时代发展的潮流带走了一部分,被物质代替了一部分,还有一部分情感自己走丢了。

            文明越进步,越回归理性,也越回归原始。

            人类的原始状态是动物性。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逐渐淡薄的人情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jilzfk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