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上,先是看得到上薛兆丰老师的专栏文章《薛兆丰的经济学课》,看累了,就随手拿起一张,今天在从运城到北京飞机上的《环球时报》,看到一篇没有来得及看完的文章,标题是“1911年,意大利工人盗走《蒙娜丽莎》”。
从经济学课程,转换到社会新闻中,让我想把这篇文章中的一些内容和经济学联系一下,也算是对经济学知识的一点巩固吧。
在1911年8月2日,当法国巴黎卢浮宫中的《蒙娜丽莎》被盗后,著名画家毕加索,也被怀疑参与了盗窃,遭到法官长时间的审讯。
之所以怀疑毕加索参与了盗窃案,是认为毕加索是画家,一定懂得这副《蒙娜丽莎》画作的自身价值,一定能卖一个好价钱(价格)。价格,就是在进行交易时,买方所需要付出的代价或付款。显然,如果有人想要这副画,就要付出更多的代价了,给出更高的价格。
盗窃《蒙娜丽莎》的是一名意大利工人,他是出于对画像的喜爱之心和让她回归意大利的爱国情愫。所以,有人说,他不是盗窃了这副画,而是绑架了《蒙娜丽莎》。这到底是人性善,还是人性恶?这是社会学家关心的问题,不是经济学家关心的问题。
经济学家关心的问题是,如果条件变化,人的行为会朝着哪个方向变化。
经济学家关心的是,如果条件变化了,比如,一个人饿了两三天,他人性不善良的一方面,会不会多暴露出来一点呢?如果社会对良好行为的赞许和奖励增加了,那么,他人性当中善的一面,又会不会多表现出来一点呢?这才是经济学家所关心的问题。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