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历史有意思正版野史
东周大乱斗5献公之恨

东周大乱斗5献公之恨

作者: 公子晋 | 来源:发表于2023-06-05 07:15 被阅读0次

东周大乱斗5献公之恨

齐桓公死后,楚成王驰骋中原、挥洒写意,仿佛只有他才是这个时代当仁不让的主角。北派宋襄公抱着仁义拳法接受挑战,败北后仁义拳也失去了传人,北派人人自危。时势造英雄,晋文公横空出世,城濮一战成功捍卫了黄河文明。晋国人才之树长青,如果不分裂的话,最有可能一统华夏,下面我们一起来看看这个最有可能一统华夏的国度。

晋国的国名以前叫唐,对于天子来说只不过是过家家的一句玩笑话,可周公把它当重要政府工作来抓,这下晋国老祖宗还真赚大发了。用一片桐叶换来一个侯国,当时侯国也就仨俩县大,而当时的县,规模和现在一个小镇差不多,虽然地方不大,但却是周部落东延的前哨站。有人说周公迂腐,其实周公的决断非常英明,因为当时唐地发生暴乱,刚刚镇压下去,需要宗主周邦维和部队长期驻军,桐叶只不过是适逢其会罢了!维和驻军也好,桐叶封弟也罢,对于晋国人民的福祉都是相同的。

晋文侯那可是杀退犬戎掩护周平王迁都的大功臣啊,后来还杀了同平王并存的携王,政治立场非常坚定,和他一起干革命的秦襄公、卫武公都成公爵了,任劳任怨不会来事的他还没提干,看来周王室的评价标准很成问题啊!史书记载晋文侯捞到了在汾水扩张的特权,不过或许晋国当时实力薄弱,图那公爵的虚名没什么意思,也许晋文侯是个不务虚的明白人,只要我发展就可以了,买那么多虚衔多费事啊!

老爹是个隐忍务实的枭雄,儿子晋昭侯也真够“昭”的,把曲沃封给了他叔叔成师。其实分封倒没什么,只要国君手里握紧枪杆子就不怕下属造反,郑庄公纵容弟弟就是因为他有那实力,而当时曲沃比国都翼城要大,再说这叔叔是个慈祥老者,比较有人格魅力,又感召了一批人才来归附,真是如虎添翼啊!无论再慈祥的老者,当初再有信念的干部,都抵不住花花世界的腐蚀啊!一旦你有了造反的能力,也许不去造反,但一定会弄权。

慈祥的老者和他不慈祥的儿孙在六十六年里杀了七任国君里的六个,《史记》说幸存的晋鄂侯属自然死亡,而《左传》却说曲沃庄伯联合郑庄公打得晋鄂侯流亡国外。曲沃庄伯的儿子武公攻入国都翼城,并用宝器贿赂周王,被封为正宗的公爵,也就是晋武公。从此,小宗彻底取代了大宗,经历了一次大换血的晋国爆发出蓬勃的生命力。

到晋献公一即位,就开始从自己身上总结成功经验,防止别的小宗有样学样也来对抗中央,一方面派人营建更加坚固的都城——绛(这些城市都在晋南的运城和临汾之间),在硬件上不被小宗超越,另外拿起屠刀尽杀诸公子,就是血统远的一概清洗,用潇水君的说法就是东方不败的自宫法,牺牲过大,一般人学不来。宋太祖也是总结自身成功经验,失败是成功之母,自己成功是别人失败的妈妈,别人失败是自己成功的妈妈,反正失败的好处还是不少的。宋太祖时靠军事政变夺权的,所以宋朝武将几乎没有自主权,在部队里达到了“兵不识将,将不识兵”的地步,另外还确立了文官制约武将的制度,甚至把中国人的性格都改得软绵绵的了!

晋献公一生并国十七,服国三十八,其实也就是并了十七个县城大小的诸侯国,如果说以前晋国只有五六个县,那在献公手上膨胀了好几倍,为晋文公后来的称霸打下了良好的政治基础。晋献公最有成就感的战术便是为我们提供了三十六计中的一个素材——假道伐虢,其实是晋献公先要废长立幼,搞得太子申生自杀,重耳、夷吾受猜忌从屈、蒲开始流亡,以前没杀死的远亲和现在逃命的近亲有部分流窜到虢国,另外历史上献公的爷爷就被虢公打过,基于种种方便讲和不方便讲的原因,两国邦交一直恶化,所以才开始假道伐虢。

以前郑国就吞并了一个东虢(荥阳)国,这里出现的虢国是西虢(以前在陕西,后来迁到今天的三门峡一带),地跨黄河两岸,历史上叫做南虢、北虢,实际都是西虢,而黄河北岸交界的是虞国(山西平陆)。

古代的国君真不自由啊,想改立储君一般都会让国家动乱几十年,郑庄公、齐桓公、晋献公都碰到了这个问题,而楚成王更是因此死于儿子之手,这都是君权不集中的结果啊,到了后世皇帝说什么就是什么,那些有意见的大臣们和有野心的皇子们也只能老实呆着,腹诽都成了新主子打击的借口,哪里还敢闹乱子,不是臣子们的素质提高了,而是制度使然!

晋献公还注重与邻国的邦交关系,把女儿嫁给了秦穆公,有这层姻亲关系至少保证短期内秦国不会把晋国作为假想敌,此时晋国“西有河西,与秦接境,北边翟,东至河内”,所以他获得“献”的谥号是恰如其分的。以前我总以为汉献帝的“献”是奉献的意思,就是他把皇位奉献给了曹魏集团,看到潇水讲晋献公的故事才明白“献”有很多意思,而晋献公取的是“聪明睿哲”,就是有通知之聪,意思说他不是一个智者,但用人有一套,而汉献帝的谥号取的是“知质有圣”,《谥法》给的解释是“有所通而无蔽”,意识是知道的东西从来不隐瞒。原来汉献帝捞到一个非常好的谥号,不过刘备天天以皇族自居,给了汉献帝一个“愍”的谥号。

谥号带有鲜明的政治立场,在蜀汉看来汉帝的生活是悲惨的,国家是不幸的,后来明初《三国演戏》盛行,社会上拥刘的思潮高涨,明朝中叶有个学究邵宝在许昌当知府时把魏文帝曹丕的庙都改成汉愍帝纪念馆了,看来忠贞贤愚和炒作没什么两样啊,曹操成了彻底的大奸臣,易中天拂去了厚厚的历史尘埃,让我们看到了一个鲜活的三国。

相关文章

  • 《历史》与《战国策》札记(二百一六)

    献则谓公孙消曰:“公,大臣之尊者也,数伐有功。所以不为相者,太后不善公也。辛戎者,太后之所亲也。今亡于楚,在东周。...

  • 《国语》之八十三

    献公伐翟柤 献公田,见翟柤之氛,归寝不寐。郤叔虎朝,公语之。对曰:“床笫(zi)之不安邪?抑骊姬之不存侧邪?”公辞...

  • 《国语》之九十二

    献公问卜偃攻虢何月 献公问于卜偃曰:“攻虢何月也?”对曰:“童谣有之曰:'丙之晨,龙尾伏辰,均服振振,取虢之旂。鹑...

  • 《国语》之八十

    史苏论献公伐骊戎胜而不吉 献公卜伐骊戎,史苏占之,曰:“胜而不吉。”公曰:“何谓也?”对曰:“遇兆,挟以衔骨,齿牙...

  • 隐公元年-孝子不匮 永锡尔类

    (郑庄公)遂置姜氏于城颍,而誓之曰:“不及黄泉,无相见也!”既而悔之。 颍考叔为颍谷封人,闻之,有献于公。公赐之食...

  • 《历史》与《战国策》札记(一百二一)

    昭翥与东周恶,或谓昭翥曰:“为公画阴计。”昭翥曰:“何也?”“西周甚憎东周,尝欲东周与楚恶,西周必令贼贼公,因宣言...

  • 【0101读书清单】秦之国难当头

    《大秦帝国-黑色裂变》 1.看清形式,报仇不在一时 秦虔欲报秦献公受伤之仇,秦渠梁劝兄莫恋战。秦献公危在旦夕,太子...

  • 郑有子家者

    郑有子家者,文公之子也。 穆公之季年,子家执国政。 穆公已死矣,太子夷即位。 贺夷之立也,楚人献灵鼋。 灵公将食之...

  • 陕西省蓝田县的故事

    “蓝田县”建置的确切记载是东周安王二十三年,(秦献公六年)即公元前三七九年,至今已有才千三百六十多年历史。...

  • 《大秦帝国之裂变》:秦献公坎坷的君王之路

    《大秦帝国之裂变》中,第一个领盒饭的主要人物就是秦献公,秦献公去世后,嬴渠梁继位, 然后颁发招贤令,与卫鞅共同变法...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东周大乱斗5献公之恨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jiuie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