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新认识课堂》作者——贲友林,一位风趣幽默的小学数学教师,曾以让学生认读并解释“贲”而暖场让大家记忆犹新的人,我不关心他诸多的身份标签,就关心他“为师”及《教育视界》杂志编辑身份。我有幸现场零距离听过他的讲座,也听过多节示范课,真真切切感受到一位教师的魅力。对于一位这样的教师,每年出版一本书,他的时间和精力是如何挤出来的?最最要紧的是一直带班上课!!!怪不得国家督学成尚荣先生会评价:友林,又从此岸摆渡到了彼岸。
贲老师在此书第一辑“课堂的样子”中对课堂是什么进行了阐述:
课堂是什么?当下有三种主要的理解:一是指课堂教学的场所,即教室;二是指课堂教学就是发生在教室里的教学活动,三是指一个学习型共同体,这是学生成长与发展,教师专业提高的共同体,无论怎么理解,他觉得课堂上要看得见人,离开了人,课堂也就没有了生命。
毋容置疑,第三种解释就是作者想要表达的意思。
那贲老师期望的课堂是怎样的呢?他是这么描述的:课堂中,学生积极主动,善于倾听,勤于思考,敢于质疑,争先恐后的举手,自信大方的表达,或补充,或修正,或肯定,或质疑,充满有主见又不失童趣与深刻性的争辩,一个个“小精灵”都是知识、思想、方法的生产者,是学习的主人,这样的课堂生机勃勃,兴味盎然,教师和学生都能得到发展和成长。
而反观我们的课堂,就是对孩子的强推硬拽,不谈思考、质疑。甚至有太多的的教师“传授妙招”,比如判断题看到“一定”就一定是错,解决分率问题,已知单位“1”用乘,求单位“1”用除等等这些都是站在应试的角度进行教学,没有把教学与教育挂上钩,也没有从知识的体系中去讲道理。
面对课堂,我们需要思考,更需要想象。审视现实,有了思考,也就能明确努力的方向,对照现实,有了想象,也就能积攒前进的力量,思考力、想象力,都是课堂教学的生产力!
让思考与想象照亮课堂的现实与未来!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