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对于儒家来讲是很重要的东西,只有知行合一才是真正的仁。那么在本篇文章我要进行论述的是,我们在行的时候要如何去行才能体现出来我们的真知和仁心?
子曰,刚毅木讷,近仁
也就是说,刚直坚毅,谨慎专一,这才是我们仁心的发散。实际上这4个形容词全部是在形容我们在行的时候应该怎么去做,为何要刚直?这是因为我们知道什么就应该去做什么,不能因为外在的压力而不再去做我们认为对的事情。坚毅是在危险的时候仍然要去坚持,谨慎是在说话的时候,不要随便的就夸大言辞,说自己很牛,却啥都不做,专一是说,如果我们认准自己行的道路是正确的,就不离不弃。
可见刚毅木讷是我们在做事的时候需要保持的品质。
子张问仁于孔子。孔子曰:“能行五者于天下为仁矣。”“请问之。”曰:“恭、宽、信、敏、惠。恭则不侮,宽则得众,信则人任焉,敏则有功,惠则足以使人。”
在这一则中,孔子又说说了我们在做事的时候应该保持的5个品质,分别是恭宽信敏惠,恭实际上就是恭敬,宽是宽厚,信是守信用,敏是聪敏,敏而好学,惠是恩惠。
如果我们对他人恭敬,那么我们也不会轻易的受到他人的侮辱,我们也不会因为自己的行为而侮辱了他人,如果我们可以做到宽厚。那么众人的人心都会恢复我们,如果我们可以做到守信用,那么别人就会相信我们放心的将事情交给我们去办。如果我们可以做到聪敏,那么办事就一定会有成果,而不会半途而废。如果我们可以做到恩惠,那么人们就愿意听从我们的指挥和调遣。
可见这5个字仍然是在说我们在行的时候应该怎样做才是不违背我们的仁心的。
颜渊问仁,子曰: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
这一则中孔子告诉我们,只有克己复礼才是仁,也就是说我们要克制自己并且去学习礼仪,这才是我们有仁心的表现,这才是我们仁心的发散。
因此在我们真正懂得仁的时候,我们就应该把我们所知的礼也随之而做出来。
那么什么样的行为是有悖于我们的知呢?那便是巧言令色。
因为如果我们巧言令色,那么往往是我们的知情是不合一的,就好比我一直说我会怎么样我会怎么样,却并不付出实际行动,这就是巧言令色。
那么巧言令色是否是不可以的呢?如果我们从褒义的角度来看,他其实也是可以的,因为巧言令色可以是我们去实现我们目标的一种手段,比如子贡就是一个巧言令色的人,在这里巧言令色就是指会说话,那么孔子为什么说巧言令色是不好的呢?这实际上是因为虽然巧言令色可以成为我们达到目标的手段,可是往往巧言令色的人都并不是为了达到目标,而只是为了炫耀。
那么如果我的目标是美好的,我是否可以用不正当的手段去达到我美好的目标呢?在孔子这里很明显是不行的,因为我们干的每一件事都应该是不违背我们的仁心的,就算我的目标是好的,如果我的行为是违背于仁心和礼法的,那么我也仍然是需要改正。
这便是关于知以后行的部分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