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曰:“君子之于天下也,无适也,无莫也,义之与比。”
孔子认为,君子评价天下发生的所有事情,没有绝对的对,也没有绝对的错,一切要与事情本身是否符合仁义来评判。
人们遇事,总喜欢站在自己的立场和阵营进行评判对错,来与另一部分人和事情划分界限,这是人性带来的部落效应。
人的一生都在追求归属感和价值感,自己的评价必须和阵营内其他人的评价一致,内心就有归属感了,知道自己是安全的。把自己的评价先于阵营内其他成员表达出来,表达的越特立独行、越一针见血,内心就有成就感,价值感就体现了。
但结果往往是这件事是否符合仁义没有人关注,大家都去争执对错,以此来捍卫自己所在阵营的权利,誓死捍卫自己所在阵营的立场,哪怕明知道这个立场不合理,也绝对不让步。
孔子认为君子判断是非,应该从大是大非的仁义角度,而非只考虑某一个利益集团的需求。有些利益集团为了巩固其权威和利益往往会坚守固有的立场和原则,披着为天下谋福利的外衣,采取一些阻碍社会发展的措施,本质就是为了私欲,这并非君子的行径。
那什么是仁义,西方功利主义认为仁义就是符合大多数人的利益,只要通过计算大多数人的利益总和大于利益受损的那部分人,事情就可行。所以就引发了列车问题的探讨,列车司机是按原定轨道继续开,结果是一车人丧生还是临时变轨,导致一个无辜的道路工作者丧生。
在孔子看来,就算一件事情能够给更多人带来好处,但是丧失伦理、道义,也一定不能去做。
仁义这个标准看似很模糊,而且不是固定不变的,在不一样的场合可能有不一样的评判。但是有一个标准是可以参考的,那就是人的良知。
“举头三尺有神明”“摸着良心说话”,良知也许不具体,但是却在每个人的心里。当坏人被骂坏人也会愤怒,因为坏人也不是所有时间干的都是坏事,所以他心中也有良知。所以做一件事情合不合适,不要过多的思考自己得到什么失去什么利益,而应该问问自己良心过不过得去,会不会有不忍心,会不会有惭愧感。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