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当我在自己的年度阅读书单上记下读完的第74本书的时候,我突然发现,我今年的阅读目标好像就快完成了。
在我最近写过的文章里,总是少不了提到两个词——阅读和手帐。
从2019年11月4日拿起第一本书开始,我也不知道自己能在阅读这条路上走多远,只是觉得应该读、有必要读,即使不喜欢也要坚持下去。
一边捧着书一本一本的读,一边用手帐记录自己的阅读进度。
2020年1月1日,我在自己的年度目标上,大言不惭地写下了一条“阅读100本书”的目标。
我受了《书都不会读,你还想成功》这本书的影响,觉得别人能挑战一年365本的目标,我是不是也可以试试?但是又考虑到要一下子做到一天一本的程度似乎有点难度,于是我就定下了“一年100本”的目标。
但是我忘记了自己只是个“阅读初学者”,还没有找到适合自己的阅读方法,虽然有目标是好事,但也不能因为追求结果而给自己带来太多的压力。
于是在一月和二月实践之后,我发现自己一个月的阅读量差不多是6本左右,计算了一下按照这样的速度一年下来大约能读72本,为了挑战自己,我把自己的目标进行了修正——完成100本的3/4,也就是读完75本书。
其实就这样,我在这一年看书的时候也会带着一种“我真的能看完75本书吗?”的疑问,但是我也不太愿意为了凑数就去看一些没什么意义的书,后来我也就释然了——不管有没有看完75本书,我都已经突破了自己过去一年“零阅读”的记录了,还有什么好纠结的呢?
也就带着这样的想法,书就这么一本一本看了下来。
不外出的日子,要求自己必须看满1小时;外出的日子,要求自己至少看满半小时;可能有时候会冒出偷懒的念头,但为了我的手账本上记录不空缺,我也会看上至少一个小章节……
加上我平时也经常会听书,如果算上听完的那六七十本书,其实我的100本书目标也算是达成了,不过我更喜欢把自己看的书和听的书分开来算。
对于整理书中的内容,我并不是很擅长。
起初我会整理摘记、按照目录整理内容,然后再自己输出思维导图,但是后来偷了懒,也没怎么在思维导图上下功夫。
我更喜欢用阅读日记的形式记录当天阅读的一个感想,印象深刻的概念也会自己在日记里复述一遍。读到的工具书,我很愿意去实践其中的理论。所以这一年当中,我能记住的、所有的书中的内容,都是经过自己实践过后记下来的,印象非常深刻。
以前我总觉得读书无用,其实也就在于看完一本书以后,仅仅停留在“恩,这本书讲的很有道理”的程度,没有对书中的内容进行输出,也没有去实践,所以看过就忘。
但在我实践过后,我发现自己对书中的内容理解的更透彻了,记忆的也更牢固了。遇到新的概念,也会马上思考、内化吸收。所以虽然我做的那些摘记、笔记并没有什么用处,但也牢记了很多的知识。
除了上面所说的好的方面以外,我也发现了这样阅读存在的一些问题。
有一些书中讲到的方法虽然没有别的书里讲的好,但其实也有一些有价值的内容,我只能模模糊糊的记个大概,等到想要用的时候,因为没有整理下来,我还要花时间去从书里找出来,这就造成了时间的浪费。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也为了今后能更高效的阅读,我在这个月开启了有关于“如何阅读、如何做笔记”的主题阅读,我挑选了一批有关快速阅读和笔记术的书籍,希望能为明年找到一个更高效的阅读方式,也希望去找到适合自己的做阅读笔记的方法。
2020年,我从一个一年零阅读的人,变成了一个一年阅读75+的人,还剩下半个月的时间,决定冲刺一下80本。
在开始阅读之前,我从未想过自己能爱上书籍;现在,我真的成为了一个阅读者。
继续努力!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