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流社会》读书体会

作者: 50b89c5dfb49 | 来源:发表于2018-12-11 21:14 被阅读7次

    这本书我只读了前五章,朋友说我对书可能有误解。但是我依旧保持自己的观点。如果真的误解了,就等以后认知提升后在重读吧。这会儿,我还沉浸在自己的“愚蠢的思维怪圈”中不愿与走出来!

    这是参加当当云阅读APP的7天读完一本书活动。打卡4天后放弃,书已经看完。后面不想在写评论,只有前四天。

    1

    首先要明白一点,下流社会是由于收入两极分化以及其引起的机会不均等引起的。这种机会不均等不仅包括消费机会,教育机会,还有工作机会。由于机会不均等,受教育程度不均等,所以导致接触到的人和环境不同,从而形成了不同的圈子——阶级。不是政治对立上的阶级,而是因为观念,生活习惯,认知等等一些列不同从而产生的层级结构等级划分。
    在最初看到书名字的第一感受,对“下流”二字加上“日本”坐标定位。很抱歉我想歪了……看书少嘛,缺少必要的想象力。看了更多信息后才知道说的是一种文化,或者说是经济现象。这里的下流值得是“欲望低下&能力低下”并不是道德低下。书没有看完,我就提出下流社会是一种文化和经济现象,是因为文化通常和经济之间有十分紧密的联系。物质基础决定上层精神建筑,经上层精神层面又影响文化现象。

    这里简单的分析一下为什么会有有“下流社会”这里的下流社会是针对“中产阶级”来说的,中产阶级收入较高,生活水平,认知观念高的划分了上流社会,收入低,生活质量差,认知观念低层次的就是本书讨论的下流社会。其中最主要的一个变量条件就是收入,那么是什么影响收入水平呢?针对日本来说,婴儿潮,老龄化,意识上的“下流”。

    政治体制对经济的影响,通常是要求缓慢的。但是当婴儿潮和老龄化产生的时候,就会就经济在较长一段时间内产生重大影响,这种影响节奏可能并不是短期立马就能看到的,但是这种影响体量巨大。人口的增加,会刺激消费,消费又能促使人们努力挣钱。大家在战后近乎相同的起点下努力,所以在当时的体制下,中产阶级差距不大,并且整体增多。当老龄化来领,能够创造价值的主流人群开始衰老,就又会导致大范围的中产阶级劳动力不足,导致阶层向下游走。对现在的年轻人来说,以为没有更大的生活压力,不愿意努力的人有。没有理想,或者是在充满机会的时候走向错误的“追求自由的”职业道路,导致自己的收入与同龄人拉开差距,则是意识不到位引起的新青年阶层“下流”。

    从消费层次上来看,“上流"更倾向于豪车,豪宅,优渥的生活。”中流“更倾向于憧憬上流,如果努力并且方向是正确的,则可能想上流游走,当方向错误,或者沉迷于幻想,最终导致”意识“上认知上的不到位,则会游走像”下流“。上流资源充沛,在没有重大突变时基本倾向越来越富裕,下流人因为所处的”阶层“没有过多资源,所以不仅晋升困难,并且可能会继续想更低段发展。而”中间“阶层,则越来越少,社会阶层最终会像M曲线发展。

    2

    社会的发展像一股洪流,不管你愿不愿意都被携裹着走向一个相对一致的方向。阶层的等级划分就是这股洪流中的不同支流,无论向那个方向发展都会有一种身不由己的无力感,当然不会刻意区分男女。不想向上流努力拥挤的有两种类型:一种是已经在“上流”,另外一种就是心如止水,追求自然的人。

    为什么追求上流社会?按照书上的例证来看——上流之后就可以理所当然的享受更好的物质条件,心理上也会更加放松。在这里上流的基本原则还是物质第一。统计中的中流下流女性,很多就希望阶层跃升进入上流社会做家庭主妇(尽管有人认为是傻瓜)但是有钱任性的生活确实有令人十分向往。这里可以强调了一个词:有钱任性,这个词的背后其实还是追求的一种没有压力——即内心平静充实,这是一种有钱的幸福感。可以列一个这样的等式:有钱任性=内心平静=幸福。所以,追求所谓的上流,其实也就是一种追求幸福的过程。

    而那种心如止水的哪一些人呢?他们追求自己的兴趣或者自由,可能没有钱,但是在追求自己幸福的过程中他们也能得到自己内心的平静和满足——即幸福感。这里同样可以列一个等式:兴趣&自由=内心平静=幸福。
    从大的方向来看,无论是追求上流,还是最求自然、自由、兴趣的下流。他们只是自己对待生活的态度不同而已,但是都是最求自己所理解的幸福的过程。

    “下流”可能对社会学家,经济学家来看是很重要的论题,需要细致研究对社会发展的影响和意义。但是对个人而言,过自己的想要过的生活也不能说是错误的。比如有朋友提到的《瓦尔登湖》。从经济和社会发展来看,下流社会明显是不利于国家发展的。为此作者还举例:上流社会一个人商业活动创造的利润是好多个下流社会人创造利润之和。但是下流社会的人真的都是没有理想没有追求的人吗?买不起房,没有存款的下流人,就没有资格追求"自然""乐活的生活方式吗? 穷游的人就一定没有豪华游轮上的人幸福吗?这个还真的不见得。书中提供了大量的数据归纳分析结论,大都也是从经济层面分析,并没有从不同层面分析关注到人们的幸福程度。

    3

    数据统计,有些时候因为样本来源等问题是不不能说一定准确。所以看这些数据本身也没有什么太大的实际意义,只能作为一个参考。这些数据可以很明显的看出作者还是认为经济基础决定了人的幸福指数,还好他在今天的章节中提到了“幸福”两个字。
    比较符合事实的是,当人的工资水平不够高,婚姻状态不够理想,甚至单身,都会增加人的焦虑。那么他的幸福指数通常确实高不起来。

    我觉得作者关于阶层的形成,过于看收入的影响,而忽略了其他因素。穷人身边也可能会有一两个比较有钱的亲戚或者朋友。但他们并不是你日常生活紧密相连的阶层,因此通常不会受到他们太多的影响。不管你处在哪个阶层当你要向上走的冲动的时候,通常你首先是受到外部环境的影响,比如你看到了没以为非常优秀的人的人物传记,你决定向他学习,甚至超越他,那么这个时候你就会产生新的目标。也就是说,你不满于现状,所以你产生向上动力。如果你没有一个目标,或者没有通过对比而发现自己与别人的差距,是没有这种向上前进的动力的。在你的观念中,也根本就不需要有阶层。

    通常来说,你处在哪个阶层,最主要的原因是你面对人生的态度。你更希望以什么样的生活状态去生活?收入不高也不是丁克的原因。你自己的生活习惯人生观念可能对此影响更为深刻。

    人要是没有理想,那跟咸鱼又有什么样?谁又想把自己的生活过程社会学家数据统计表格中的一个数字。假设社会学家,通过分析发现,“首相”一职是日本男人最向往的工作职务,是不是全日本的人都应该努力去追求这个职务呢?难道临时工就在社会中没有地位没有需求吗?仔细研读了数据表格,你才会发现。社会学家眼中,相对于爱情,婚姻双方的社会阶层更为重要——专家说因为阶层不相通,你们连相遇的机会都没有!!!!你是专家,你怎么说都对。

    4

    尽信书则不如无书,所以我是持怀疑的态度去看这本书的!好吧,我承认只是为了掩饰我对日本历史和文化的无知。
    今天看第五章,不出意外作者继续采用大量统计图表来阐述观点。刚好今天又看了《黑天鹅》中一个故事也是讲统计学的:有一个人每天都观察记录火鸡的生活状态,整整记录1000天(这个人做的事情就是统计),突然第1001天火鸡被杀了(对火鸡来说,这是不可预知的突发事件)。在开始记录的1000天,无论哪一天统计数据去推导都无法推导出第1001天的火鸡被杀的事件结果。 这个例子不是为了说明统计学没有意义,只是为了提醒自己统计只能对已经发生的事情状态做出分析。统计在面对未来的时候依旧充满风险……

    记得网上有个梗,说当年有人说腾讯的QQ邮箱一点都不商务,是给小孩子玩的东西(80后当年确实都是小孩子)但是腾讯的回应是,小孩子总有一天会长大。果然现在腾讯QQ邮箱跟网易邮箱不差多少吧。同龄的雅虎邮箱已经停止服务了吧。书上说的那些地阶层的”下流人“一辈子都不能追逐到真正的梦想吗?

    统计只能统计已经发生的事情。这里的已经说的就是当年作者写这本书的时候。我很想知道,当年的下流阶层,现在处于什么样的阶层。他们还有个性吗?他们生活是否自由了?他们的家庭个性吗?他们生活水平还很低吗?他们不会还没有家庭吧?工作或者说是事业呢?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下流社会》读书体会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jjnzc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