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一个主管跟我讲:我不喜欢你团队那个某某某,太张扬了,不够低调。
这个被批判为不够低调的员工,她做了什么呢?
她做的就是在任何场合都是先主动跟人招呼,介绍自己,一副自来熟的样子。在所有会议培训等集体场合,她的发言都已经是精心准备过的,语出惊人。另外,她会追着主管谈工作,追着比她优秀的同事求经验,碰到新工作或表达机会,不跟同事谦让,争着要机会。
这个姑娘是我去年招聘工作最得意的成绩,但很快区域里对她议论纷纷,各种传言。
有人好奇:她跟你(老板)什么关系?
有人担心:你不担心她会替掉你?
有人不服气:一个新人,能有多优秀,都是吹的吧?!
有人怀疑:这么能干的人,都自己创业了,为啥会到我们这来打工?
我不做解释,这个姑娘的背景我最清楚,的确像她这样能干的人,肯定不会满足于一份固定的、单一的工作,但是哪怕她只做一年,对我也足够了。
一是这个部门是新成立的,资源配置不完善,没有任何经验可以倚仗,确实需要能力强的人,能够自己开疆拓土执行项目。这种打天下的事情,非强人不可为。
二是优秀的人才可以刺激到整个团队,这是我放进团队的一条“鲶鱼”(职场鲶鱼效应,后有备注)
当团队处于稳定阶段,员工都觉得自己很不错了,是很难再激励大家进步的。这时忽然来了一个异类,自带光环,斗志昂扬,并且一点也不低调。他们会很受刺激,一开始时难以接受,各种排挤抵触,慢慢地就会跟着学习,暗地里比拼,努力提高自己,拉平差距。
这样,大家无形中对自己的要求提升了,整个团队的战斗力又被重新激活。对团队来讲,保持激情和上进心十分重要。
2、
同时召进公司的,还有另一个城市的一个员工,与张扬的这个相反,那个同事几乎成了低调的典型。太低调,几乎到自卑。
这个有个小插曲,在招聘她的时候,我跟HR意见不太一致,我更看重员工的综合素质,觉得她还不够给出高级专员的职位,但HR认为她的工作背景和既往业绩已经够标准,最后结合招聘岗位的需求,还是以HR的建议为准,按高级员工召进公司。
后来这件事后来被这个员工知道了,她第一反应不是我这个做主管的要求高,而是很深刻的检讨自己,是不是能力不足,被HR高估了。
她在同事面前心虚,在我面前没自信。刚入职的时候,几次公开场合的表现都很差,极度缺乏自信。尤其跟另一个张扬的同事相比,更成了鲜明的对比。
那个城市本来有一个资深员工,对新同事比自己职位高已经有些情绪了,见她自己都觉得是被HR高估了,越发对她有意见。平时的配合上总是给她出难题,客户也是挑难啃的给她。
我后来发现这个员工其实非常不错,业务能力强,踏实能干,人品正直善良。就是不擅表达,心理素质不够强,遇事总是习惯把自己往弱的方向推。
我用了很长一段时间来锻炼她,提升她的自信心。现在变化很大,也成了当地的业务骨干,但当时,她连过试用期都没把握。
3、
作为员工,遇到张扬高调的同事,大多第一反应是冷淡远离,贬低对方以拉低跟自己的差距。
但作为主管,我们宁愿你自信到骄傲,也不希望看到员工低调到自卑。有强烈的上进心和展现欲在任何时候都是受欢迎的。是金子也总的发光才能被人看到。
每个主管看到这样光芒四射的员工,除了面上的欣赏,心里也都在默默地盘算:这么好的员工,我还可以给他提供什么样的机会,让他更快的发展。
优秀员工的职业规划,是最容易先被提上日程的。主管们都有惜才之心,生怕不好好栽培,很快就被人挖角了。
所以,你展现的不仅是你现有的能力,而是同时放出一种讯息:我是可以培养的好苗子,快给我机会吧。这种讯息很容易被管理层接受到,那你的未来就会提前到来。
可能有人问了,我就是比较内向不爱表现怎么办呢?
不要求你过分表现,你只要把你自己真实的能力发挥出来就好了。本来80分的,尽可能稳定发挥,能争取发挥到100分更好,即使不能,也不要保留实力只发挥60分。
有一个观点我很赞同:先装牛X,再成为牛X。
每个人内心里都有自卑的一面,包括那些最招摇的人。如何面对它,是我们必生的功课。承认我们的自卑,接受它,但别让它成为负担。
没有人知道你心底的自卑,就像没有人知道你口袋里只有五块钱。如果暂时做不到足够自信,那就先假装出个自信的样子来,装着装着,就成了真的。
过份骄傲顶多收获一些流言蜚语,过份自卑却会错失很多机会。
我希望你永远都能迎光自信的笑,哪怕背后紧握的手在抖。
附:鲶鱼效应
挪威人爱吃沙丁鱼,尤其是活鱼,挪威人在海上捕得沙丁鱼后,如果能让它活着抵港,卖价就会比死鱼高好几倍。
但是,由于沙丁鱼生性懒惰,不爱运动,返航的路途又很长,因此捕捞到的沙丁鱼往往一回到码头就死了,即使有些活的,也是奄奄一息。只有一位渔民的沙丁鱼总是活的,而且很生猛,所以他赚的钱也比别人的多。该渔民严守成功秘密,直到他死后,人们才打开他的鱼槽,发现只不过是多了一条鲶鱼。
原来鲶鱼以鱼为主要食物,装入鱼槽后,由于环境陌生,就会四处游动,而沙丁鱼发现这一异已分子后,也会紧张起来,加速游动,如此一来,沙丁鱼便活着回到港口。这就是所谓的“鲶鱼效应”。运用这一效应,通过个体的“中途介入”,对群体起到竞争作用,它符合人才管理的运行机制。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