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荔枝在快递过程中如何保鲜?
四川的荔枝,走“荔枝道”只需要3天,使杨贵妃有了吃上鲜荔枝的可能;那广东、广西、福建的荔枝,动辄就需要十天半月才能送到,怎么保鲜呢?
唐朝的白居易老先生,就曾经关注到了荔枝的保鲜问题。他在《荔枝图序》中曾详细描述了荔枝的保存时限:“若离本枝,一日而色变,二日而香变,三日而味变,四日五日外,色香味尽去矣。”看看,过了3天就不行了。
有人说,杨贵妃吃的是荔枝干。但杨贵妃肯定不同意:你才吃荔枝干,你全家都吃荔枝干。
《新唐书》上说“妃嗜荔支,必欲生致之,乃置骑传送,走数千里,味未变已至京师”,《资治通鉴》上说“天宝五载七月,妃欲得生荔枝,岁命岭南驰驿致之。”
啥叫“生荔枝”“生致之”“味未变”?那就是说,杨贵妃只吃新鲜荔枝,啥荔枝干、荔枝煎都边上凉快去,虽然当时也有进贡。
那么,唐朝人是如何在荔枝的长时间动态快递中进行保鲜的呢?由史书记载推测,可能有以下几种办法。
一是蜡藏法。《隋书·五行志》载:“隋文帝嗜柑,蜀中摘黄柑,皆以蜡封蒂献,日久尤鲜”。这也是至今还在用的水果保鲜办法。水果涂上蜡后,表面上形成蜡质薄膜,隔绝了水果与空气的接触,减少了水果水分蒸发,降低了水果的呼吸作用,从而达到保鲜的目的。
这个办法说的是黄柑,但之所以有可能被唐朝人用于荔枝保鲜,一来是隋唐相隔时间不远,隋朝的一些先进技术被唐朝直接继承的可能性很大,二是黄柑和荔枝一样,都是由四川送往长安。
二是包裹法。即用茅草、纸甚至细布,对水果表面加以包裹,以减少其在运输中碰撞挤压所受到的伤害。
《全唐文》卷425说:“中使某乙至,奉宣进止:赐臣前件柑子。伏以江潭所出,见重於南州;包茅入贡,远归於北阙”。“包茅”就是用的茅草;刘肃在《大唐新语》中有“益州每岁进柑子,皆以纸裹之。他时长吏嫌纸不敬,代以细布”的记录。这就是用纸或者细布包裹。
三是竹筒法。新砍下来的大根新鲜楠竹竹筒,在一端竹节处凿孔,把荔枝投入,原样合拢,密封,外裹以湿泥。这是利用竹子的天然生理活动,来达到保湿保鲜的目的。
中唐时期的仲子陵曾写有《洞庭献新桔赋》:“已去霜蒂,初辞绿茎,然后盛以潇湘之竹,束以江淮之箐……足以附荔枝于末叶,遗槟榔于后尘。”他从洞庭湖给皇帝拍马屁,用竹筒法长途快递桔子,但又提及了“荔枝”,可见此法也曾用于荔枝的保鲜。
宋朝文学家文同,在四川邛崃担任知州时,曾收到至少500里之外的泸州友人用“筠籢包荔子,四角俱封印”带来的荔枝,保鲜效果那是相当地好,“颗颗红且润”。以当时四川的交通条件,这样的行程当不在5天之下。而文同诗中的“筠籢”,就是指竹制的筒匣,可知这一次带来的荔枝是用竹筒法保鲜的。
清朝谭莹对于所著《岭南荔枝词》“藏得鲜红数月迟,棕包竹裹亦何痴”一句中的“棕包竹裹”,自己注释说“闽藏荔法也”。说明清朝的福建,还在用竹筒法保鲜荔枝。
最后是盐渍法。盐份可以防止水果与空气过多接触导致的变质腐败。宋朝人钱易,写了一本《南部新书》,其内容都是唐朝、五代的事。该书记载:“旧制东川每岁进浸荔枝以银瓶贮之,盖以盐渍,其新者,今吴越谓之鄞荔枝是也”。这便是唐朝五代时期用盐渍法进行荔枝保鲜的实证。
其实,对于3天的短途快递而言,上述的荔枝保鲜办法可能还管点用。但真到了十天半月的长途快递时,这些办法,那都是浮云。
真正的大招儿,是这个办法——挖出整棵荔枝树,装入木桶,再长途快递!
实践证明,这个办法的效果最好。但唯一的难处在于,挖树的时间要根据进贡路程进行把握。挖晚了,荔枝在快递途中成熟,沿途脱落,既不好运,运到了杨贵妃的口感也不好;挖早了,到了长安荔枝也没成熟,杨贵妃看在眼里吃不上嘴,发起脾气来也未可知。
所以要根据多年进贡经验的不断积累,才能掌握最佳挖树时间,实现送到长安时荔枝品质最佳口感最好的效果。
这种进贡荔枝的办法,清朝有一个“哈密瓜贡”可以参照:“起贡时,瓜只熟至六分,途间封闭包束,瓜气互相郁蒸,至京可熟至八分。如以熟八九分者贮运,则蒸而霉烂矣”。
但是,这种竭泽而渔的进贡法,其实并不受民间欢迎。因为今年把树挖了,明年怎么办?要知道,古代荔枝树要经过至少12年才能成熟挂果。
所以,到了荔枝进贡时节,某树一旦选为贡品,官府即派小吏日夜坐守。若碰上贪吏强摊贱价,那些唐朝时名叫“荔枝户”的果农们,就更加苦不堪言。正所谓“一颗荔枝供宫阙,十家五家民力竭”。
但是,荔枝树仍然被整棵挖出来进贡。这一任官员只管自己任内有荔枝进贡,讨得皇帝和贵妃欢心,好升迁调任,谁还管下一任官员有没有荔枝进贡和老百姓的死活?
唐朝的荔枝如此进贡,所以到了宋朝,诗人宋翰写的《涪州》诗就有了“荔枝妃子国,不复囊时输”,陆游途经涪州时,也发出了“不见荔枝空远游”的感叹。荔枝树都被挖没了,当然就不见荔枝了。
于是《涪州志》说:“涪人惩荔枝之害,芟荑不遗中”,涪陵人宁愿自己不再吃荔枝,也不愿意再种荔枝树;在苍梧,也有“荔枝奴”的说法,意思是说栽种荔枝,就是永远做了贡奴。可见荔枝进贡的劳役之苦,影响深远。
宋朝也用过这个大招儿进贡荔枝。南宋《三山志》卷39载:“宣和间以小株结实者置瓦器中,航海至阙下移植。”
清朝宫中档案《哈密瓜蜜荔枝底簿》也记录了这个大招儿:“乾隆二十五年六月十八日福建巡抚吴士功进鲜荔枝树五十八桶,共结荔枝二百二十个,本日交吊下荔枝三十六个之内,拿十个进宫供佛,其余随晚膳后呈进。旨明日早膳送,钦此。于六月十九日御茶房将荔枝三十六个,新交荔枝四个,共四十个,早膳毕,呈上览过。奉旨恭进皇太后鲜荔枝二个。差御茶房首领萧云鹏进讫,温惠皇贵太妃、裕贵妃每位鲜荔枝一个。赐皇后、令贵妃、舒妃、愉妃、庆妃、颖妃、婉嫔、忻嫔、豫嫔、林贵人、兰贵人、郭贵人、伊贵人、和贵人、瑞贵人,每位鲜荔枝一个。”
这一资料的珍贵之处在于:一是说明直到清朝,新鲜荔枝仍是宫中珍品,贵为皇太后、皇后都只能分得一个两个;二是从“鲜荔枝树五十八桶”中可以看出,清朝时荔枝从福建进贡到北京,还是用整棵荔枝树装桶快递的老办法。
这个办法,在“皇帝中最会做诗,诗人中最会做皇帝”乾隆的《荔枝》诗中也有记录:“分根植桶土栽培,度岭便船载以来”。
所以,只有“挖出整棵荔枝树,装入木桶,再长途快递”这样的大招儿,才能让杨贵妃吃上新鲜荔枝。话说这些进贡的官员,也是蛮拼的。
四、在吃荔枝这个问题上,杨贵妃比窦娥还冤
在史上闻名的“红颜祸水”中,杨贵妃爱吃荔枝不假,而因为她好这一口儿,她的老公李隆基动用国家力量为她运送荔枝也不假。
但是,包括杜牧在内的一大票人,恨不得将“安史之乱”、唐朝灭亡的原因,都归咎于杨贵妃,归咎于杨贵妃爱吃荔枝。这就不大厚道了。因为,杨贵妃真的比窦娥还冤。
首先,荔枝进贡并非因她而始。
荔枝进贡的最早记录,在西汉。西汉刘歆在《西京杂记》记载:“南越王赵佗献高帝鲛鱼、荔枝。帝报以葡萄锦四匹。”这个“帝”,指的是刘邦。
从汉朝文献可知,汉朝进贡鲜荔枝形成年度惯例,是从西汉武帝刘彻开始,直到东汉和帝下令罢贡才结束的,前后跨越了两汉12代皇帝,时间长达230年。如果上溯到汉高祖刘邦,则长达300年之久。
而且,汉朝的荔枝进贡,照样是“十里一置,五里一候,奔腾阻险,死者继路。”进贡路上如此惨烈,是由于当时的道路交通条件所致,并非由于杨贵妃特别喜欢吃新鲜荔枝而逼死人命。
其实在唐朝初年,荔枝早已正常入贡长安;只是到了杨贵妃好这一口儿闹得天下皆知,地方官员又进贡心切,可能额外造成了不必要的人马伤亡,加之杜牧等人诗歌宣传,这才有了杨贵妃的不好名声。
其次,荔枝进贡并未因她而止。
杜甫在唐朝时就指出:“先帝贵妃今寂寞,荔枝还复入长安。”也就是说,杨贵妃在“安史之乱”中死去以后,荔枝仍然入贡长安。这难道还是因为杨贵妃爱吃荔枝而进贡的?
同样是据唐朝的《杜阳杂编》记载,唐敬宗宝历二年时,浙东国进献舞女二人,名曰“飞鸾”和“轻凤”。唐敬宗特别喜欢这两个舞女,因此她们吃的食物“多荔枝榧实,金屑龙脑之类”。显然,两个舞女在长安吃的荔枝,亦由进贡而来。怎么未见诗人们指责这两个舞女贪吃亡国?
事实上,荔枝贡从汉朝一直延续到清朝,中间只有少数时段因皇帝的亲民作秀而短暂中断。所以,单独指责杨贵妃爱吃荔枝而导致国家灭亡,并不公平。
需要指出的是,作为皇帝李隆基宠爱的女人,李隆基为她赖在床上不上班,甚至动用国家力量运送新鲜荔枝讨她欢心,那是事实;但杨贵妃本人,在史上几乎没有舞弊干政的事例,说她贪吃荔枝导致亡国、“红颜祸水”导致亡国,真比窦娥还冤。
特别是在“一骑红尘妃子笑”、动用驿马快递荔枝这个问题上,可以套用一句诗作为杨贵妃的心曲:“君在外头动驿马,妾在深宫哪得知?”
作为一介美女吃货,我杨贵妃有得吃就行了,管那么多干嘛?
另外,杜牧此诗,在荔枝快递到达长安的时间上,也有些冤枉杨贵妃。
唐朝史书记录表明,不仅李隆基杨贵妃,唐朝的历代皇帝,基本都是在每年的秋冬季节驻跸华清宫,泡泡温泉,袪寒防病。
而到了荔枝成熟的入夏时节,李杨二人应该早已回到了长安。也就是说,杨贵妃不大可能在华清宫里,看着宫门次弟打开,迎接快递荔枝的到来。她更应该是在长安城的大明宫里,笑容满脸地打开她的快递,开吃新鲜荔枝。
再说了,入夏时节还在泡温泉?杨贵妃那倾国倾城的脸上,会长痘痘的!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