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性的枷锁》像是鲜活的教科书摆放在我们的面前,多少次读起来都感觉自己像是菲利普,又像是海沃德,偶尔还有那么几次,像是克朗肖,当面临抉择的时候,月亮与六便士,理想还是现实,我们该如何抉择?
01 爱情从来不是我们想象的那样,它不会一路伴随着激情、眼泪还有伤悲,在某个不经意的瞬间菲利普突然发现,其实米尔德里德偶尔还会从他的脑海浮现,只是内心早已经把她殆尽,萨莉悄然走进了他的心里,所谓爱情,不就是这样,你爱着她,而他恰好对你有情,缺一不可。
看了《人性的枷锁》才知道,并不是像《红玫瑰》里面唱的那样,得不到的永远在骚动,被偏爱的都有恃无恐,当一个人深爱一个人,为他付出了自己的一切,换来的只是无尽的折磨和羞辱,毫不顾忌的无视和惨无人道的鞭挞之后,才会认清,得不到的终究还是得不到的。
事过境迁之后才会明白,得不到的也并不会永远在骚动,原来两个人中间早就隔了一道透明的墙,他们在认识的那一刻,早就开始互相分离,然后渐行渐远,就算最后还是能够像平常人一样微笑着说话与道别,只是内心里原来只为他拨动的那一根弦,早已经生根腐朽,消失不见。
原来我们被人爱过之后才会知道,当那个人不再为你的一颦一笑或忧或喜,不再为了让你整天沉闷苦恼的面容露出那位一丝丝微笑绞尽脑汁使出浑身解数,也不会有人在你落难的时候不远万里,甘于承担自己无力承担的责任甚至抛弃学业不顾一切的来到你身边帮助你的时候,我们开始慌张了,我们才会认识到,被偏爱的也不会一直有恃无恐。
当过去那个愿意像哈巴狗一样来讨你欢心的人不再去爱你的时候,你在他面前终于和平常人没有什么区别,你不再是他的全部,他那曾经仅仅因为触碰你的手指就感觉兴奋的在颤栗的灵魂,此刻脑海里光只是想想这件事就感觉起了一层鸡皮疙瘩,于是,他那曾经在你面前汹涌起伏的内心啊,最终变成了一潭死水,无丝毫波澜。
究竟什么样的东西才是爱情?难道真的是一见倾心,然后毫无保留的付出,就算自己丢掉所有的尊严也要成全对方吗?如果那样的话,那个人还是不爱你,而且内心里还是对你恶心嫌弃的话,那还有什么意思呢?自己曾经多少次满怀期盼的以为她真的会回头,哪怕稍稍顾忌一下自己的感受,最终只是一次又一次的把你当成狗来欺侮,难道那个时候还不起来抗争吗?人性啊!如果一直被这样的枷锁套牢,就像太宰治的《人间失格》那样,我好想也和太宰治一样说一句话,生而为人,我很抱歉!
原来那些曾经带着激情、眼泪、满含悲伤又执着的爱情到头来只是自己的一厢情愿,自己把自己感动的轰轰烈烈,又把自己弄得遍体鳞伤。在一个人穷困潦倒,落魄街头的时候才体会到那位护士所说的话“大部分人都不是为情而死的,而是为穷而死的”,自己曾经以为的那些轰轰烈烈,感天动地,却没有一张床,一桌饭来的实在。
真的很庆幸,在我自认为还年轻的时候能够阅读毛姆的作品,更值得庆幸的是《人性的枷锁》到头来不是以悲剧收场,之前一直害怕菲利普会自暴自弃,害怕他像叶藏一样堕落沉沦。甚感欣慰,在历经无数的自以为是,饱尝了坎坷与酸楚之后,菲利普最终走上了他人生之初最不愿意走的一条路,曾经的长辈给他无数次的劝导他没有珍惜,到头来多年的摸爬滚打还是殊途同归。
爱情也总会在它该来的时候悄然而至,自己曾经无数次满怀憧憬规划好了的理想最终烟消云散,只为了换来那一句你若安好,便是晴天!
02 年轻的时候我们总以为我们的选择无比正确,总是憧憬着我们未来会功成名就,像钻石一样耀眼迷人。
可是当面临一次又一次的失败,在自己做出决定之后又半途而废,时间终于向我们展示了它的无情,我们的青春越来越少,身上可以挥霍的资本也所剩无几,曾经年少时交的那些朋友已经好久不再联系,偶尔想起,连名字也不能记起,那些曾经比我们差的人现在都可以在我们面前耀武扬威,那些比我们优秀的人有的却没有落到好下场,值得怜悯的反过来怜悯你,挖苦嘲讽你的你却无法回击,我们在失败和迷惘中越走越远,又忍不住一次又一次奋不顾身的抓住那一根根浮到身前的救命稻草。
我们曾经崇拜的那些人最后一个个的在我们面前老去,从我们面前消失,我们是否会回想起他们在我们心中留下的那些痕迹,他们对于我们而言存在的意义,对于世界而言存在的意义。
菲利普最后还是感谢克朗肖的,如果说海沃德是带着他走向人生历程的一位引路人,那克朗肖就是人生的导师,每每想起克朗肖那些经典的话语和似乎已经看透世事的表情的时候,初生牛犊的菲利普总是产生一股顶礼膜拜之情,对于超越时间和空间的真理,他不是很理解,可是最后他却在那张破地毯上看到了看到了答案,人活着的意义是什么?没有意义!每一步却又意味深长!每一条纹路,每一个节点,都是不同命运的展现。
回首往事,我们总是能够回想起在人生路上给予我们帮助的那些人们,他们有的是老师,有的是朋友,有的只是路上匆匆路过时偶尔遇到的陌生人。
范妮.普莱斯的死让他从本来就对自己绘画天赋产生怀疑的念头中更加惊醒过来,他的绘画在外人看来还过得去,在同行里却相形见绌,唯一让他感到欣慰的是,他的画比普里斯的强了一些,可是这样的比较对普里斯来说多么残忍和无情呢?她下定决心来这里学习了几年的绘画,老师对她的打击,同学的疏远,因贫困而产生的自卑,等等这一切,最终她还是应了后来护士说的那句话“大多数人不是为情所累,而是因穷而死。”她的死让菲利普好好的反思,对于自己身上所存不多的资金,自己是否也会向普里斯一样穷困潦倒,落魄而死。
如果当初菲利普能够听取伯伯和校长的建议,拿到奖学金去牛津的话,或许他会成为一个像伯伯一样受人尊敬的牧师,可这样换来的回报是他想要的吗?
我们总是听人说“听人劝,吃饱饭”,可是还有一句叫做“不到黄河心不死,不撞南墙不回头”,所以当他自己意识到自己终其一生只能当一个二流画家并得到老师的确定以后的时候,他选择了去做别的事——从医。可究竟是听人劝好,还是自己意识到好,很难说清楚。
可能他也不是真的热爱这个行业,但在他后来的实习中也确实得到了不少的乐趣,当我们自己去做一件自己选择的事情的时候,总是能变着法的来告诉自己这件事情能够让自己快乐,当他与那些病人在一起高兴交谈的时候,总是能为他们的热情和善良所感染,他乐意这项工作!
03 感谢我们生命中遇到的那些温暖善良的人,他们像是寒冬里出现的灿烂千阳,融化我们内心的那些坚冰,抚慰心头划过的伤。
如果说“人在做,天在看”,万物之间相互联系,有冤就有报的话,这话落在菲利普身上我是相信的。不想说多么恶俗的话,可是在面对威尔金森,在提起裤子第二天之后就翻脸不认人的时候,他的耶稣已经给他安排好了以后的报复,让米尔德丽德去羞辱、挖苦、嘲笑折磨他,他确实要向威尔金森去说一句谢谢,还要说一声抱歉。谢谢她带领她走向人生的第一次,抱歉没有好好的跟她说一声分手,隆重的去说一声告别。
他还应该感谢他的母亲,那个在菲利普还没有几岁就知道自己快要去世的时候,费尽心思的想着要给自己儿子的未来做好规划的女人,弥留之际怀着一颗对耶稣的赤诚之心去托付儿子的伯伯来照顾他,那个生养他的女人啊,菲利普却没能尽到为她养老送终的孝道。
而另一个人,那个深爱着自己的丈夫和侄子的伯母啊,她始终怀着对上帝的敬畏和忠诚之心,却一直软弱无助,不知道如何处理丈夫和侄子的问题,没有生养子女的她甚至不知道如何友好的去表达对侄子的爱意,她时常焦虑和痛苦,却在侄子下定决心去学绘画的时候掏出自己的全部积蓄来帮助他,在她弥留之际,虽然非常渴望见到菲利普,却以害怕耽误侄子学习绘画为由不忍通知他。
如果有一天我们会难过,悲伤,甚至绝望到想自杀的时候,我们是否会有幸遇到一个像诺拉这样的女人,她在悄无声息间抹平了菲利普的伤痕,将菲利普从地狱中拉回了人间,她的一言一行散发着女性的体贴,母性的光辉让菲利普重新走向正轨。可是我们太多时候不正是因为失去了以后才懂得当初的拥有是多么的珍贵吗?诺拉不是终点,毛姆是想把最好的留给历经风雨之后才懂得珍惜的菲利普,可他实在要对诺拉说一声,抱歉!
在爱情面前,三十年来的理想和抱负最终变得一文不值,有什么是值得穷尽一生去拿来交换的呢?老师说是重回青春,认识对的人,去做对的事,菲利普在听取他的建议之后,放弃绘画,用一生的梦想去换来和萨奇的幸福,他们在滨海小镇每天看着波澜的海水和每天远航的巨轮,每天和善良的村民们打成一片,人生的意义不就在眼前吗?
我们究竟是该抬头仰望天上的圆月,还是俯下身去捡起地上的六便士?最后,菲利普还是变成了他以前最不想成为的那种人。
那些环游世界不可一世的理想和抱负变成了爱与现实,他和无数平凡的人们一样,找到一份安稳的工作,一个幸福的家庭,在快乐与幸福中渡过自己的一生。
就像《月亮与六便士》里说的那样,做自己想做的事,过自己想过的生活,怎么能叫做作践自己?所谓的成功,无非就是取决如你如何看待生活的意义。
当他选择和萨奇在一起的时候,年少时的那些天马行空的想法,像破碎的镜子落在漆黑的夜空,在反射出点点星光之后消失不见。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