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时代孔子提出“三从”,东汉时代班昭提出“四德”,这两者都是社会历史发展进步地必然要求。
随着生产力的发展,文化的进一步提升,针对女性的文明应予以相应提高,但宋明后社会却抱残“三从”、强化“四德”附加苛求,从而使社会文化环境不可避免地成为对女性成长、社会发展的桎梏。
近代工业化以来,女性逐渐得以解放并在几乎所有的行业领域为社会发展做出了极大贡献。时至今日,如果还有人要倡导旧文化传统下的“三从四德”,那真是要以井蛙之力而与拥有着“历史科学发展观”动力的火车头较劲了。
农耕文明的初始及发展阶段,农耕重体力女人干不了,形成对男性的经济依附;
为了保证种族的最大化延续,战争选择了男性,后果必然导致女人成为弱势群体下的被掠夺品;
社会观念上的男子承嗣伦理具有至高无上信仰价值,对家庭、家族、社会秩序的稳定起着巨大的压舱石作用,家庭伦理中女人也是附属的;
随着女性在军国大事中祭祀地位的退出,女性参与国家、社会等公共事务的舞台消失了,女性与政治无缘;
凡此等等,女性得不到男性所能拥有的管理技能地培育锻炼,这又导致出女人之仰仗于男性对其进行文化知识、社会认知地教化依附。
处此种种束缚境下,夫子强调指出:“男子者,任天道而长万物也。知可为,知不可为;知可言,知不可言;知可行,知不可行者。”所以详察人伦,明别是非,智以治世,是男子应具的美德。“女子者,顺男子之教而长其理者。是故无专制之义,而有三从之道。”让不同阶段的女子受到相应亲人的教化,这是为了保证她们能够得到正确的包括家庭伦理在内的社会实践认知,避免她们因鄙陋自专而犯下无谓的错误,从而最大限度地保障生活生产的规范化、秩序化。
由上可知,“三从之道”虽然不可避免地压抑到了女性的自觉认知与自我选择,但这应该也许是那个时代所可能做到的最理想化的安排了吧。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