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img.haomeiwen.com/i970035/1b90a2b06523ba74.jpg)
一种令人心疼的东西
09年纵贯线四个老男人宣布全国演唱会巡演后就会解散,今生再无重组的可能,早在几个月前陈光年就知道深圳站是谢小朵期盼已久的,陈光年狠了狠心买了两张最贵的门票,当天翘了课陪谢小朵去看演唱会。
会场内人群熙熙攘攘、万手挥动,大家一起哼唱老歌的场面令人动容得想要流泪。趁着这份感动,陈光年朝谢小朵大喊,谢小朵,你愿意做我的女朋友吗?
谢小朵想也没想,就握住了他的手一起随节拍摇摆。
陈光年终于把谢小朵追到了,有人说陈光年这小子走了好远,追谢小朵的人大把大把地排着队,而他就凭一张票就俘虏了女孩子的芳心。
其实异性相吸原则里有一条是这样讲的,说年轻的女孩子大多喜欢与自己性格差异囧别的男生,比如多数的乖乖女们着迷的并不是那些学习好温暖顺从的男生,反而是喝酒打架耍酷的坏男生。谢小朵喜欢陈光年骨子里的那种对自己特别残忍的狠,而那种狠是她不具备的、一种令人心疼的东西;以及喜欢那个记忆里站在雨中不放弃的陈光年。
青春有时被人赋予滑稽的特质
2008年奥运会期间,陈光年被深圳大学录取,他整整提早了一个月来这边兼职锻炼能力。那段时间各大商场、游乐场的兼职特别多,陈光年瞄准了穿玩偶装派发宣传、引客人进店的兼职。直到假期结束的最后一天,他依旧在工作。
谢小朵就是在这个炎热的夏天闯了进来。
阴晴多变后暴雨狂袭,街上所有的人都忙着避雨,唯有陈光年汗喇喇、湿漉漉地穿着一只笨重的米奇玩偶装,站在户外不躲也不动。不记得淋了多久,一只雨伞飘移到了他的头上。视线模糊的陈光年只记得为撑伞的是一个长得十分干净而清爽的女孩,笑起来眼睛像月牙。这种美好让他接下来的大学时光里,偶尔想起时就会特别感动。
在校园里能够再次遇见那个女孩时,陈光年激动极了。提起那把伞,谢小朵蛮心酸地讲,人都已成了落汤鸡,在雨里还那么认真那么拼。
谢小朵从没有吃过苦,所以她特别敬佩陈光年暑假里能够做那么多事。而谢小朵觉得自己能做的只是一些小事,比如在他外出兼职回来,为他递水递毛巾;陪他打球锻炼身体;陪他一起上晚自习拿奖学金;陪他坐云霄飞车,呕吐到爆;在校广播站为他读情书;比如篮球场上为他尖叫……
青春有时被人赋予滑稽的特质,在我们懂爱的年纪往往被大自己二十几岁的人判定嘲弄不成熟、不懂爱、不懂生活的残忍。历经山水之后,往往人们又会感慨最爱的风景和最爱的人在那些无畏的青春时光里错过了。
大三那年,谢小朵的父母为她做好了在伦敦艺术学院留学的所有准备。比起一个还未入世的毛头小子给不起的幸福,他们更希望自己的女儿更够在绘画这条路上走得更远更好。
谢小朵临走的那刻,陈光年并没有因为她的软磨硬泡而心软,比起他和她的梦想,他把她的梦想看得更为重要。喧闹的候机室里人来人往,机场广播人员甜美动听地广播着乘客们的登机信息,陈光年能做的只有给她一个厚实的拥抱以及叮嘱她要好好照顾自己。
简直是求之不得的事
谢小朵走之后的一年,陈光年毕业。他并没有按部就班地选择求职,反而做了一份同学眼里都不太瞧得起的工作——搞服装零售。日常工作的流程就是类似于去批发市场批发衣服,在夜市上或是一些人口密集的流动场所摆摊。
在这个不缺头脑不缺信息只缺敢拼的时代,陈光年慢慢地在这个行业赚到第一桶金。第二年他在搞起第一个商铺时,认识了阿皓,一个和自己同样具有创业梦想的年轻人。两人一拍即合,等资金回拢后再做得大一点,就租个更好的店面。
两人服装事业的转折点来自于一笔投资资金,而投资的这个人是兆晴。兆晴是谢小朵的大学室友,在谢小朵出国后不久,兆晴对陈光年表白失败被祝福。虽然如此,但她依然心甘情愿地留在陈光年身边帮助他。
兆晴与谢小朵相比,她就像做一盘棋里的最佳棋手,沉稳内敛。如果说谢小朵是一枝清香的百合,那么兆晴就是一枝馥郁的玫瑰,玫瑰虽好但采摘有刺。
对于这笔投资资金,陈光年本能上很抗拒,他觉得接受投资以后便避免不了与兆晴的接触,但阿皓毅然坚决地表明立场一定要接受,现在市场正在扩张中,有人投资简直是求之不得的事。如果陈光年要拒绝,才证明心里的确有鬼。
阿皓这套特毒的理论对陈光年起了作用,看来众人拾柴火焰高放在哪儿都适用。
经过三年摸爬滚打的锤炼,名气旺盛起来的行业翘楚——MOKA品牌连锁店逐渐在市场上占据一席之地。
年关行业酒会上酒量不错的兆晴独当一面,为陈光年和阿皓挡不少酒。晚宴结束车子驶到一半,兆晴的酒劲便上来了,一个妆容、着装精致的女人在马路边狂吐不已。
醉醺醺的阿皓倚在陈光年的肩上,眯着眼睛问兆晴,平时敬你是条女汉子,可也没见过想你这么不爱惜自己的女汉子,酒会上你简直是不要命地替陈光年挡酒,你们到底是什么关系?
胃里难受的兆晴朝着八婆的阿皓翻白眼,声调一下子提高了八个音节,没任何关系,几个字刚落下,她狂吐得更厉害了。
陌生却从未发生疏离
陈光年足足等了没有如期回国的谢小朵三年,也是他们之间从来没有三年之约。
直到第五年的某一天,兆晴赴约谢小朵。五年未见,兆晴从没想过谢小朵主动约她而不是陈光年。她身边名叫Michael的蓝眼睛白皮肤的男人,两人对视中,他叫谢小朵sweetie。
谢小朵断断续续讲了很多在国外的艰辛遭遇,要不是Michael的帮助,她恐怕早就熬不下去了。如今一切都好,一切也都回不去了。
谢小朵把“一切”两字讲得如此风轻云淡,事不关己。
兆晴问她,为什么三年后不选择回来时,谢小朵眼神聚游离,像在回忆十分遥远的往事。
在刚出国的那段痛苦期,语言不通,所有的生活节奏全乱套了。一个人在遇到了精神与身体上的各种摧残和打击后,就特别希望有人在身边可以安慰支撑一下,她多么希望那个人是陈光年。备受宠爱的她变得悲观起来,再懂了许多道理后,她愈发觉得等待是件令人绝望的事。后来她便接受了Machael,也逐渐有了自己的节奏。听说陈光年的事业发展得不错,她也就放心了。
连兆晴都不知道如何向陈光年解释眼前的一切。曾经她是想拥有陈光年,可没有建立在互爱上的拥有只会给彼此都带来痛苦,她宁愿选择用另一种方式留在他身边。
她再也不是他的合伙人
兆晴还是打算告诉他,他应该有权利了解她所知的一切。
那晚,陈光年醉得很厉害,迷糊中反复呢喃着一个名字,仿佛在他的记忆里弥散了五年却从不曾忘掉。
那晚,兆晴也喝了很多酒。
她不能帮他开车,只好叫代驾。
在把他塞进车厢的那刻,她恨不得拿瓶酒狠狠泼在陈光年的脸上,让他彻底清醒。看着陈光年那么痛苦,她才发现他从不曾被叫醒。而兆晴心里埋下的那根刺从未疏离自己,总被他的情绪挑拨刺痛。
一年后陈光年事业如日中升最春风得意,阿皓奉子成了婚。兆晴则洒脱干脆选择离开。
为自己的人生努力、脱离家族企业开一家美食店一直是她从小就有的梦想。梦想之外,她的心愿就是每天为心爱的爱人和宝贝做一日三餐。兆晴报了很多烹饪班,教人做菜的,做面点的,做西餐的,做咖啡的……
后来阿皓总会时不时在兆晴的美食店坐一坐,然后带一些新式单品回公司给陈光年。至于这些带单品究竟是不是陈光年特意嘱咐的,不得而知。
不知不觉无声无息间,大家都将是奔三张的人。生活不是偶像剧,那来那么多幻想,而往往让自己后悔的永远是当初装睡的那个——比如陈光年。
看着陪他六年的人远离,那刻陈光年才明白对于谢小朵,自己早已久病痊愈。好在玫瑰依然在等良人采摘。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