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那年,我18岁,准确说是17岁,高考之后第二天是我生日。
6月5号下午那节地理课是我们高中阶段的最后一节课,地理胡老师坐在讲台上,桌前放了一个水杯,热气正在冉冉向上飘起。她时不时用嘴轻轻抿一下茶杯。抬头看一下下面的学生,她一句话也不说,只是静静地看着台下那一个个青春朝气的脸庞,似乎要把每个人的容颜都烙印在心底,永不遗忘。
台下则是一个个内心烦躁的高三毕业生。他们或窃窃私语,或凝神看书,或依旧呼呼大睡。
六月不仅是小麦成熟的季节,同样也是高三学子十年磨一剑,一朝折桂时的最佳时期。窗外的杨絮依旧漫天飞舞,农家的场子里已经铺上了一层金黄色的小麦,燥热的教室里时不时被凉风吹来一阵阵麦香。到处洋溢着丰收的喜悦。一年年辛苦的付出,换来一朝朝丰硕的收获。
“上完这最后节课,大家就各奔东西了。你们去寻找自己的人生,而我也要到二年级任教了”胡老师平静地说。脸上却多少有些伤感,有些不舍。
听到胡老师这句话之后,叽叽喳喳的课堂顿时一下子安静了下来,大家的心情肯定和我一样,感觉一切来得太快,还没来得及好好学习,却发现已经毕业。教室里面出现了短暂的缄默,大家都很配合的安静下来,似乎想要再认认真真听胡老师讲上一节课。只是这个时候胡老师的金口却怎么也没有再多说一句话,平时滔滔不绝的铁嘴,此刻竟像吃了黄连一样一口难言。
全班56双眼睛齐刷刷的注视着她,她的脸庞有些蜡黄,眼袋也有点下垂,想来是昨天晚上又在幽暗的白炽灯下批改着学生的作业,亦或者在自己三乘三的小办公室里和所谓的尖子生促膝谈心。不知什么时候,她满头的乌丝竟被打了一层霜,朴素的衣着下,裸露着黝黑的手臂。在她右手的食指和无名指上各缠了一道道白胶布。我想这胶布下面该是被粉笔蜇裂的皮肤。当学生一起把目光望向她时,她也没有逃避,而是用慈祥的柔光打量着每一个学生,就像看着自己的孩子。
一节课下来,老师和学生就这样静静的对视着,相顾无言,就差泪千行。
45分钟之后,下课铃声打响。胡老师起身,轻轻推开了凳子,拿起书本。就要出门。她又回头望了一眼。良久,快步走出了教室。
那一刻,我感觉胡老师真的好美,以至于让我的眼眶有些微微湿润。想到整个高三一年,她为我们做的点点滴滴,愈发的感觉伤感,失落。
当所有的课程结束之后,我们一起找出了埋藏在各个角落里的“压力”和“情绪”。尽管学校此前已经展开过多次地毯式的搜刮,不过还是没有我们藏得严实。大家忘情地撕这高中三年的所有教科书,复习资料,以及一天到晚打着各种名义抽查考试的几十套卷子。什么摸底考试,考前冲刺,一模考试,二模考试。大家普遍认为撕书本远没有撕卷子更有感觉。一来书本纸张太厚,装订的比较严谨。二来书本毕竟没有给我们带来那么多不堪回首的屈辱经历。而试卷则被认为是万恶之首,试卷是考试的专用工具,而考试又是老师的必用法宝,而高三的学子对于考试更是有着刻骨铭心的记忆。分数是衡量一个学生能力品行学习态度优劣的最好量具,不说考试给我们造成了多么沉重的心理压力,单凭一天十几套卷子就搞得你见卷想吐,天天晚上做噩梦。
我们一边撕着,一边咆哮着,似乎只有这样才能完全释放埋藏在内心深处的那块巨石。
“去你的五年高考三年模拟”
“去你的不忘初心,方得始终”
“去你的远方,去你的风雨兼程”
……
各种难听的话音在撕书的哗啦声的伴奏下喷薄而出,越撕越有劲儿,越骂越有劲儿。骂累了,喝口水,接着骂。撕累了,歇一会儿,接着撕。
我们像一群脱缰的野马,在挣脱缰绳后奋力的嘶吼。
撕的差不多了,几个学生抬着装满破碎纸片的麻袋沿着走廊的护栏用力一挥,漫天的纸片在天空中飞舞,我们在大声叫嚷,而与此同时,楼下则传来高二高一学生声嘶力竭的呐喊声。他们似乎也在盼望着这一刻的早日降临。不知道是学校有意安排还是纯属巧合,亦或者给高三学子营造更舒适安静的学习环境。历届高三的班级,都位于教学楼的顶楼。不管出于哪种考虑,这种安排无疑为高三学子抛洒纸片,释放压力创造了得天独厚的条件。
学校的各级领导此刻早已不见了踪影,可能是担心被这群疯子误伤。他们只会手里拿着一个小喇叭在那里大喊着:“高三年级学生,抓紧时间进教室”。不过这种叫嚷显然是徒劳的,到了这般光景,谁还会再去听他苦口婆心的教导,而他们也只是象征性的叫几声。
这个时候,楼下扫垃圾的大妈就发大财了,她们忘情地挥舞着大扫帚,把飞舞的纸片扫做一团,然后不管三七二十一,迅速地将其塞进麻袋,那个速度足以让在场众人瞠目结舌。此时此刻,她们看到的仿佛已经不是无用的垃圾,而是白花花的雪花银票。我站在上面看着大妈们的举动,不禁有点心酸,有点无奈。
纸撒完了,下面也清理的差不多了,一阵微风吹过,地下竟然没有一个纸片,一切又似乎什么都没有发生一样。
高考两天,感觉很平淡,一切都和平时考试没有什么区别,无非是考试稍微正规一些,管理稍微严格一些。
高考过后,我收拾行李踏上了回家的列车,而大多数同学则选择好好聚一下餐,三年的同窗之谊来之不易。那天晚上,他们把酒言欢。该和解的和解,该表白的表白,该道别的道别。每个人似乎都成了“酒仙”,千杯不醉,万杯不倒。男孩不再呆板,女孩儿不再矜持。之后又去了KTV放声歌唱,唱的都是具有时代特色的青春歌曲,《匆匆那年》,《同桌的你》,《窗外》,《毕业歌》。那一晚,似乎每一个都是歌神附体,也不管跑没跑调儿,也不管歌词对错与否,只是自顾自的放声大吼。
坐在车上。不知为什么,那会儿心里边就是突然特别伤感,特别想哭。在客车上,为了矜持,虽然心中悲痛万分,却依旧忍住。
下了客车之后,回到家中,父母正戴着草帽,在门前场子上,翻晒小麦。
“回来了”父亲说了一句。头却没有抬起,继续在翻晒小麦。我也知道这个季节是家里最忙的季节。
我“嗯”了一声,就把行李放好。
出乎我的意料,父母竟没有问我考的怎么样。我猜想他们可能是太忙。
但是我自己却感觉浑身不舒服,胸口一阵阵隐隐作痛,终于晶莹的泪花瞬间夺眶而出。我也不知道因为什么,就是特别想哭,怎么也止不住。我用纸巾不断地擦拭着自己的脸颊,没一会儿泪水和鼻涕已经搞的满脸都是。
“这是怎么了,考砸了也没有关系,大不了再复读一年”母亲似乎看出了我的不对劲儿。
“我说,没有。我也不知道怎么了,就是特别想哭。”我一边抽泣一边回答着母亲。
母亲却铁定认为我考砸了,认为我是在自责。就在一边默默地安慰我。不过她越安慰,我却越想哭。父亲说:“想哭就哭吧!”
我就那样一边抽泣,一边流泪了大约半个小时才稳定下来。
6月25日零时,成绩公布。
没错,我确实考砸了,而且考了一个自己都无法相信的分数。我创下了个人考试史上的一个最低纪录。本来想希望可以考上二本,谁知结果三本分数线都没有达到。整个七月和八月,我感觉我的人生都是灰色的,我迷茫,彷徨,无助。感觉愧对父母。
后来才明白,高考过后那次落泪,仿佛是冥冥之中早已注定好的。只是当时我只觉得很伤心,却不知道悲从何来。命运的守护神早已向我敲响了警钟,而我却浑然不觉。
失落过后,感觉没有任何实际意义,我很快又重新振作起来,要求自己时刻保持昂扬的斗志,永不言弃,永远坚持。高度自律。
2018年6月,即将大学毕业。虽然人生依旧没有什么起色。但我希望我的每一天都可以活的出彩,活出最美的自己。
一路走来,有热血,有眼泪,有汗水。生命中任何一场曾淋得你撕心裂肺仓皇想逃的雨,终会在之后的某一天里变得云淡风轻,甚至让你在渐行渐远中怀恋不已!
不负韶华,无问西东,越努力,越幸运!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