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这一阵子,街市上的黄金脆皮玉米很是流行,几乎很多家店面都开启了玉米的生意。食客们也熙熙攘攘地排着长队来购买这种据说很少吃的新式的玉米。我的故事分析就从这里开始,我要说的不是玉米,也不是好吃的玉米,而是玉米背后的隐喻。
玉米这个数百年前传入中国的口粮曾经起到过重要的作用,在促进人口向山区开发流动,缓解人口和粮食危机方面发挥过重要的作用。在共和国的历史上玉米也曾经拯救了许多穷苦农家孩子的生命。曾经的细米白面是奢想,吃的更多的还是玉米面馍馍。在北方还有玉米做的糊糊。可没想到事过境转,本来很大意义上是灾荒食物的玉米如今再度风行大街小巷,成为了一种流行文化的新代表。这实在是让我十分好奇与疑惑,作为最底层人长期食用的一种作物它居然能与巴西烧烤,新奥尔良烤翅这些似乎从名字上就带有鲜明资本主义色彩的饮食文化风格而共存。开个玩笑你能够想象在社会主义国家的大地上种出资本主义的全麦面包吗?不会,因为全麦面包的流行推广是建立在食物过剩的基础上,西方人营养过剩。而今天的中国真的是食物过剩,营养过剩吗?
脑海里大大的问号,这些年来吃野菜,吃粗粮似乎成为了一种时尚。健康安全是最好的标签,可是令我时常感到疑惑的是其实那个年代吃野菜的前辈的身体并不是很健康,这不是悖论与极大的矛盾吗?
吃野菜=健康=忆苦思甜,这样的文化逻辑在最近几年的社会里似乎越来越广泛得到认可。,忆苦思甜的作用则大大的被削弱,而健康养生的作用则被无限的放大,一时之间市场上兴起了购买粗粮,粗粮野菜饮食的浪潮。可事实上即便在农村,现在也少有人去吃野菜了,当然那些极为穷困地区的人存在。大多数的野菜是为了卖给城里人,是为了包装一种健康安全的外衣,是为了满足在现代化生活与快节奏社会里空虚和安全感失落的现代人的一味良药。吃野菜健康于是大家都开始吃野菜,但问题恰恰在于有多少野菜可以供给如此大量的人群食用呢?吃野菜粗粮对于健康的影响究竟有多大呢?没有人论证细致研究这个。
那些卖黄金脆皮玉米的商家很狡猾。他们都是举着牌子站在顾客中间,隔一会开始叫喊。在越来越多的人逐渐聚集过来的时候,他们便回到里面开始数钱,开始炸玉米。很多人其实根本就不爱吃玉米却也在一种假象之下投入了队伍的怀抱,站着排队等待自己的那份。我不幸也曾经等了二十多分钟。
那么黄金脆皮玉米真的好吃吗?有商家吹嘘的有多少营养吗?
答案是否定的,甜不甜咸不咸。我尝到嘴中的是变了味的玉米的味道,是一种被过度包装盒推销化的物品。是一种异化的文化。玉米这种饥荒时代的东西如何在现代社会通过商品资本的包装和运作,打着路边小吃的旗号崛起成为一种新的街头饮食或生态景观?这个过程是我十分好奇的。这个小现象背后的隐喻则是我更为关注的。
玉米曾经是有着一定的政治寓意的,前苏联的赫鲁晓夫为了高速发展。在农业政策上曾经提出大规模种植玉米,但苏联很多地方的土地并不适合玉米种植,结果造成了严重的损害。玉米在中国历史的记忆中是与“流民”“贼匪”“平民”“贫民”相伴随的。如同老北京的豆汁等下层人的食物一样,它们不仅仅是食物,而是一种文化象征的符号。记得美国总统胡佛曾经许诺自己当选后,每个美国人家里都有一只鸡,都有一辆车,这是多么美好的社会的图景啊?而随后的美国却始终处在放任自流的自由主义政策下,经济危机坍塌了的不仅仅是美国的经济与社会,也是胡佛那美好的诺言。曾经的低下的食物如今却涌入了大街小巷,换了一个身份成为了流行的物品,成了一种新潮流,人人趋之若鹜而跃跃欲试,这又能暗喻什么,说明什么呢?
当一种以本非真实姿态呈现出来的消费展现在人们面前的时候,人们会有足够的理性去思考自己这样做的原因吗?为什么去买黄金脆皮玉米的人有很多并不是对于玉米这种食物本身有多大的喜爱而是由于门口众多的排队的人与那些花花绿绿的人举得招牌呢?
为什么今天的我们总是相信大多数人的点评评价的口味而不愿意亲自去尝试一下呢?为什么我们出于自身的安逸愉快放弃了自己的价值判断而却愿意相信别人的口味,别人的评价和意见呢?
黄金脆皮玉米,这个名字起得很好,你看前面是黄金啊。黄金你可以理解为时一种颜色,但我这里更愿意相信它与人类对财富的渴望密切相连。黄金是硬通货,是稀缺的宝物,是人类梦寐以求的财富的代表,它硬邦邦的;而脆皮这也是很好,很软很嫩来刺激你的眼球,勾起你的食欲,这么一对相辅相成的词语编组了黄金脆皮玉米的全部内在秘密。本身并没有多大的创新意义而却以障眼法的手段来达到一种“偷梁换柱”的目的,于是它似乎火了,在大街小巷里火了。人们记住了,人们尝过了,消费之后的记忆 玉米也被重新定义和改变了。
奥尔良烤翅味的玉米,这是很有趣的结合。可谓别开生面,吃个玉米我们好像也能体验到一种西方文化,有一种大片的即视感,或者说所谓片刻的味蕾和心灵的愉悦感,充实感也让我们内心镇静。可是本来是发展的时代,人们需要更好的去创造未来,却让玉米打扮成了如此一个奇异的形象,这确实是匪夷所思的。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