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权天授与天命不能违的思想出至哪里?唐高祖李渊不是不知道,也正是因为知道,才不能愧对于天下,也不能违背历朝历代的伦理纲常以及祖宗的遗训与规矩。所以,才违背了当初说好的,太原起兵事成后就立李世民为太子的诺言。而自己现在已经贵为天子,这样一来,天子说话就应该是圣旨,那么圣旨又岂能有戏言?还当着众位群臣的面!什么叫君无戏言,这是最起马的立国之本,要不如何服众?你又不是美国总统特朗普,你是帝王,他是霸王,你跟他能比吗!所以,这就是个纠结的心病,而且从大唐初开就一直困扰着李渊。
李世民其实也清楚,父王的难处,但他不服气的地方,也正是这狗皮倒灶的,出自周王朝传下来的宗法礼制,对李世民而言,所谓帝皇的权力不外乎两样东西的合体,一个是暴力,另一个财力。当然,现在这个穷的叮当响的秦王,财权还牢牢的攥在父王李渊手里,所以还谈不上有富裕可敌国,气势可吞吴的雄厚财力。不过,暴力的支持倒是羽翼渐丰,颇有点纵横四海,横刀立马,唯我济世安民的帝王豪情了。
李渊之所以给儿子起世民作为名字,其实也暗含了这层意思在内。你说,李渊从没有想过废嫡立次这事儿,那也不真实。李世民之所以能走到这一步,并有十足的把握能干成这事儿,与身边这些武将谋臣不无关系。
李世民手上是有人的,而且人才济济,玩脑子的就有杜如梅,房玄龄,玩家伙的也有王君虢,尉迟敬德,段志玄,侯君集等人,真是占尽了文韬武略。就这样,还有外援,比如宰相陈叔达,朝臣长孙无忌,这帮看似中立的老臣时不时的还指点一下暗中帮忙。正因为李世民有了他们,才可能在亲自参加的四场大战役中所向披靡,战无不胜。首先开刀的便是破薛举平陇西诛杀薛举之子;接着败宋金刚,刘武周收复并,汾失地;再则虎牢之战,灭河南王世充,河北窦建德;最后进山东剿灭刘黑达与徐元朗。从此秦王李世民声威大震。班师回朝沿街百姓普天同庆。此时的李世民已如日中天,兵权在握,可以说,大唐的江山是他李世民打下来的,现在除了父王,基本目空一切!所以,他心里不服气似乎也有充分的理由。即使这理由不合宗法,不合规矩。不过对他来说依然是个理由。事实上,这就是一种施压。
而这种压力最后都会转变成行动,给我们这位马大哈高祖李渊带来的又何只是一个夺嫡事件,它还可能成为几起甚至是十几起灭门惨案的缘起。
一个国字怎么写?我们首先写出的就是那道厚实的城墙,那道墙是用来保护人民和抵御外敌入侵的,当然,城墙在这里只是个相征性的东西,其实,意指一个国家的军事力量。当一个国家行将就木的时候,它就是这个国家最后的防线。然而,反之也亦然,它也能成为改朝换代和开疆拓土的不二之选。无论前面是谁,胆敢在这个节骨眼上挡住李世民通往权力颠峰的去路,即使不是故意的,也会被毫不留情的铲除殆尽。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