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还能清晰地记得,在我12岁的某个夜晚,电视上播放着来自大洋彼岸的英超联赛,每一粒精彩进球,都一点点催生着我心里的理想种子,我想成为一名足球运动员,也想成为一名记者,我梦想着和自己心爱的偶像有一天可以面对面,观察他们的一举一动,分享他们的无奈与喜悦。
那时候的我,觉得自己是无所不能的,可以为了一场足球比赛期待一个礼拜,哪怕是深夜3点开始,我也可以兴奋到睡不着觉,从10点上床开始闭着眼睛期待到2点45分,然后悄悄地打开电梯。那时,最美好的事不过如此。
在我20岁生日的晚上,我在人人网发了一条状态:20岁了,祝我生日快乐,人生不能再犹豫了!
现在想想有些油腻矫情。那时候,周围的朋友说我总犹豫,做事拎不清头绪。于是,我在大学宿舍的二层架子床上默默发出了这条状态,并告诫自己,从小我就是一个有理想的人,同时也是个会及时改掉自己身上不足的人。于是在大三时,果断放弃了复习了一半的“高数”,拿起了素昧平生的《中国新闻史》----我想在人生尚且还能掌控在自己手里的时候,将帽子反戴,再祭出一粒漂亮的进球。
只不过,我失败了。
后来我又发现,20岁的人生箴言在我至今的循序之路上 “执行”的不错,我没有再犹豫,也时时刻刻提醒自己凡事想好了就去做。再后来我又发现,是我的脸没长好,天生给人一种没想法,做事迟疑的感官。我换了好几份工作,感情也跋山涉水而终不可得,从小仰慕那些一生只在一个行业扎根的匠心精神,也羡慕从一而终的感情,只不过这些却与我分道扬镳。
在我28岁的时候,我在微博上发了一条状态,觉得自己挺失败的,折腾了十年,也没折腾出来个结果。
这不是矫情,是真正的自我反省。那些曾经在我身边的人,曾经说我犹豫拎不清的人,当我再次与他们交流,我看到他们在遇到不顺心的事时,脸上竟然也露出了迟疑的难色,曾经的鲜衣怒马不复存在,徒留诡辩。于是我又明白,犹豫才是人生的常态,而话都是人说出来的,人是微妙的。
周围的朋友不知不觉地安顿好自己的人生,选择在朋友圈销声匿迹,我看着周围的00后在酒吧夜店炫耀着自己的璀璨人生,仿佛一夜间,00后取代了我,成为了有思想的雨后春笋,但是我看他们,依然单纯的像张白纸。而我在与朋友为数不多的聚会中,却争先恐后地比着谁更像社会老油条。
小时候精力旺盛,躺在床上睡不着,但是可以满心欢喜地憧憬着未来。现在很疲惫,躺在床上也睡不着,因为不想太快地就此别过奢侈的休息时间。如果放在以前,我也许会毫不犹豫地辞掉工作,可是到了现在,我会想已经快三十岁了,再不努努力,就真的一事无成了。
想到这里,我又感到了所谓的犹豫,只不过,我学会了藏起来。
最近看到了一则新闻,讲了一位留守女生选择报考北大考古专业,考古界各路博物馆云云争相献礼,对这位女生的采访中可以感觉到她是一位有理想,有天赋,做事又细心的人,理想在她身上不再奢侈。在社交媒体上我总会有一种错觉,不知是我的周遭环境过于庸俗云云还是网络世界描绘的过于昌荣繁盛,赚钱和理想不仅无法交融,甚至求而不得。
我想到了12岁的那个晚上,也想到了曾经的朋友们。我看着他们,他们变得平静,圆润,锋芒也只是在一瞬间毕现,然后迅速被隐藏起来。我们终将会看到自己的平庸,然后在一条道路上走下去。
其实你我都一样,终将会被遗忘。理想是什么,箴言又是什么,随机应变的附属品而已。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