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简友广场散文读书
《心灯》(三)读书笔记 9

《心灯》(三)读书笔记 9

作者: 已未晓 | 来源:发表于2021-04-01 05:42 被阅读0次

古人说气足生血,血足生骨。若精气神不足,坐在这里要么昏沉,要么散乱。精气神充足了,妄念就会减少。就像瓶子里的水,半瓶晃荡,满瓶就不晃。一个人的精气神越充足,越容易专注。

正念即道

头脑就是一个势利小人,你不占领它,它就要占领你。你不给它找事做,它就要给你找事做,就是打妄想。妄想一旦成片成势,你就切不断,扭转不过来了。所以自古用功的方法都是先用有为法占领头脑,不让头脑占领你。

虽然禅修最终的境界是无为法,但刚开始修的时候还是要作意。就是有意识的生起一个念头,在你心里有意识地拿一根拐杖,让自己有一个依靠,这是有为法。

如果你能有意识地转你的念头,放下你的念头,用无为法你也能做主了。实际上有为、无为靠的都是能做主。若有为法你都做不了主,无为法你更做不了主。

用功的方法只有两种:一个是不除妄念,不求真,只保持觉性不失;一个是顺着正念,不理睬妄念。如果你能主动树立正念,妄念自然生不起来。可是现在大多数人都不树立正念,光去压住妄念,结果妄念越压越多,无形之中更助长了妄念,使妄念成片成势力了。只要你心中抓住一件事不放,妄念就生不起来。

既然你没有魄力舍弃种种,全然地放下,你干脆提起来,抓住一念不放,妄念就生不起来了。你就用这一念堵住了万念。当妄念不生了,再把这一念——手中的拐杖也扔掉,直接进入空境。否则,空境是生不起来的。

到这时你会发现,空境和有境都是一个状态,有也不能执着,空也不能执着。这时候你什么都不用干,但是外界有什么动作,身心有什么反应,你都必须知道。

这就相当于我们这里放了一面镜子在照我们。当我们走到镜子面前,自然会被镜子所照;当我们离开镜子,它自然也就照不到我们。镜子的镜性是光明的、洁净的。我们的内心就像镜子一样,就会看清头脑生起的妄念,也会知道身体的反应、周遭的动静。

无论哪个教派的用功方法,刚开始都是作意。离开了作意,禅门讲的觉照你无法掌握。功夫是靠平时慢慢训练出来的。

会用功的人平时在外面就应该模仿禅堂里的用功方法。把禅堂内的意境搬到日常生活中,把内在的东西带到外面去用,把外在的境界带到内心,互通有无。过去的祖师讲:“堂上坐禅,堂下禅做。”在禅堂里,你就带着觉照,专注无我地用功;走出禅堂,你也要用禅堂里的那颗专注、无我、觉照的心做事。

虽然祖师讲“久坐必生禅”,但是,如果你有见地,懂这个道理,你这个“久”就不会太久。如果你的见地不清晰、不明确,在对治妄念的时候,你越想熄灭它,越刻意压制它,你的妄念就越多;你不理睬它,该念佛念佛,该守窍就守窍,该观空就观空,这时候你会发现,妄念根本妨碍不了你。偶尔出现一点妄念,但它没有成片成势,坏不了你的事。

我们身体有两套系统:一套是头脑的系统,也就是我们通常说的我执;一套是自性的系统,它是完美无缺的,不需要你去整理它、修复它。只要想办法找到它,让它起用,你会发现我们的自信真的与佛祖一样具足一切。提起正念,看住自己的真心才是最好的法门。

相关文章

  • 《心灯》(三)读书笔记 9

    古人说气足生血,血足生骨。若精气神不足,坐在这里要么昏沉,要么散乱。精气神充足了,妄念就会减少。就像瓶子里的水,半...

  • 《心灯》(一)读书笔记 9

    读书真的是一本万利 ,用两三个小时读一本书,收获一个人几十年甚至是一生的经验,是最划算的投资。书读了之后要会用,要...

  • 《心灯》(二)读书笔记 9

    作为人,最基本的评判标准是道德底线。而学佛之人,就是遵规守法,遵从五戒十善。具体表现就是责任心。 道德底线与责任心...

  • 在行为上见真心

    《心灯》(四)读书笔记 9 ② 做事的时候是需要分别的,不分别是做不了事的。佛教不是不让你分别,而是让你分别而不住...

  • 《心灯》(三)读书笔记 17 ③

    孩子是父母的复印件,父母是原件。如果父母自己吃素,也让孩子吃素,结果肯定大不一样。 我们人本来就应该吃素。若你是佛...

  • 《心灯》(三)读书笔记 18 ②

    何谓文化?历经上百年的历史冲刷而沉淀下来,未被淘汰的,才称得上文化。就如同藏书,只有具有相当价值和含金量的书才上得...

  • 《心灯》(三)读书笔记 18⑤

    你知道自己心中有恨、有愤怒,说明你已经进步了。知道自己当下的念头,说明它已经不会成片成势。怕就怕我们不知道自己带着...

  • 《心灯》(三)读书笔记 16 ①

    与其说面临孩子教育的问题,不如说面临父母教育的问题,是父母的问题,不是孩子的问题。 如何做父母 如果父母各方面都做...

  • 《心灯》(三)读书笔记 16 ②

    进入社会工作以后,再回过头来读书,才能体会到读书的乐趣。当你没找到乐趣,只是为了某个目标读书时,压力是非常大的。 ...

  • 《心灯》(三)读书笔记 11

    一个爱学习的人你不能轻视他,因为他每天都在进步。而一个所谓理想大、抱负大,却游手好闲,从不见行动的人,并不可怕。可...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心灯》(三)读书笔记 9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jppzhl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