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定要爱着点什么,恰似草木对光阴的钟情” —汪曾祺

一定要爱着点什么,恰似草木对光阴的钟情。此语录出自汪老先生的《人间草木》。老先生写这句话是在告诉我们,草木无情,依旧眷恋光阴,更何况是有血有肉,有七情六欲,有喜怒哀乐的人类呢?
初次接触《人间草木》是一次偶然的机遇。人们常谈喜欢一个人的时候是:“始于颜值,忠于才华。”那我想我喜欢上了这本书,先被这本书精美封面与书中汪曾祺老先生所作的水墨画所吸引,随后被书中文字深深吸引,无法自拔。

人间皆草木,一花一叶皆有情。这是我读完汪曾祺《人间草木》的感触。汪老先生一定是个可爱的人,在他眼里花草不再是普通的植物,美食也不只为了果腹,而是一种境界,一种态度。
先介绍下《人间草木》,这本散文集共分七辑,大约三十余篇散文。每篇文章都没有刻意的去说教,只是如实的记录着生活的一写小事儿。在别人都在追求以文论天下,谋诉求时,汪老先生却不是如此,每天都在谋“吃”过着一种桃花源似的知足生活。他最骄傲的事是在西南联大那会儿没吃的时候,和学校门卫老鲁捉虫子吃;在文化大革命期间,他自嘲自己,恐怕像我这样吃过这么多品种土豆的人,全国找不到第二个人。而且还认识那么多水果的种类,这都来源于他的生活,在文革时,苦中作乐,吃炸蝈蝈。
同时这本书的内容也如书名一样,简单、朴实,不过就是写写随处可见的花花草草,生活中再简单不过的小事儿,亦或者回忆当年在西南联大上学的那些细小琐事儿……可能就会有人说不过就是些芝麻绿豆大的事儿,有啥可写的?但这些没啥可写的事到了汪老的笔下。哎!️说实话,还挺有趣儿。
“已识乾坤大,仍怜草木青”用来形容他再合适不过,虽然都是日常生活的小事情和身边的花花草草。但他的文字一段一段读起来就仿佛有了独特的魔力,让人同他一般对生活的其他面淡然的一笔带过,开心的沉浸在自己的小世界里。比如在《人间草木·端午的鸭蛋》这篇文章,汪老对于异乡人惊奇高邮产的双黄蛋不大高兴:“好像我们那穷地方就出鸭蛋似的。”可又一转头说:“不过高邮的鸭蛋,确实是好,别的地方的咸鸭蛋。我实在瞧不上!”汪老之所以看不上别家的鸭蛋那也是有原因的,他还亲自教你如何挑蛋。首先要挑淡青壳,其次要挑形状好看的。这样的蛋秀气,不像有些样子蠢。一个蛋,都能说出个秀气似人儿来,这么秀气的蛋吃完了也不肯扔了蛋壳,可以给东晋的车胤装萤火虫,夜读天亮。汪老的文章就是这样,接地气儿,还好玩儿。怪不得人们一谈到他,立马想到“吃货”二字

热爱食物的人,同样也热爱着生活。汪曾祺在《人间草木》中写道“如果你来访我,我不在,请和我门外的花坐一会,它们很温暖,我注视它们有很多很多日子了”。他对花草的钟情是他的生活态度,他说过“人活着,一定要热爱点什么”他的处事态度,是我们现在很多人永远也达不到的平和和超脱。
知人论事,这是读文章的基本,在我有空的时候去搜了一下,等我了解了汪曾祺的生平后再去看他的文章。便惊讶,透过汪曾祺的纸上笔墨,从他的字里行间,你看不出他曾在十年文革间被下放改造,被关进牛棚。但在此期间,他却创造了许多平淡治愈的文字,没有华丽的词藻,也没有大起大落的转折,平实而有力。

汪老先生的文章需要细细的品,每读一遍都会发现新的世界。读他的文章,就是一次美的体验。在他的世界里,花儿是农村家英丽的小姑娘,它们会俏皮地告诉你它们即将开放。他对花儿的观察,好像就只剩下自己和眼前的花,他们一定互相注视了很久。他能准确地叫出它们的名字,尽管它们原不起眼。
再谈开头的话“一定要爱着点什么,恰似草木对光阴的无情。”人在生活中必然不会一帆风顺,难免要经历一些坎坷,这个时候,请你爱着点什么吧,爱会陪伴着我们!爱会让我们为梦想而奋斗!只有心中怀爱,人生才有意义!最后借用鲁迅先生的话:愿中国青年都摆脱冷气,只是向上走,不必听自暴自弃者流的话。能做事的做事,能发声的发声。有一分热,发一分光。就令萤火一般,也可以在黑暗里发一点光,不必等候炬火。

现在,每当忙碌到无法喘气,看不到生活的光时,我就会拿起《人间草木》读上几篇,他的文字流水净化我的内心,他的故事有着接地气儿的生活乐趣。这才想起,曾经我也喜欢望着窗外发呆,看一只蚂蚁搬家,在小雨中慢慢散步,感受雨滴的轻轻拍打……
“来和我的花聊聊吧”

最美阅读者https://www.jianshu.com/p/fdd2f9aba72e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