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中国传统文化每天写500字读透《道德经》
读透《道德经》第49章:圣人的养成之道

读透《道德经》第49章:圣人的养成之道

作者: 山谷清风 | 来源:发表于2019-09-21 22:42 被阅读0次

圣人常无心,以百姓心为心。善者,吾善之;不善者,吾亦善之;德善。信者,吾信之;不信者,吾亦信之;德信。圣人在天下,歙歙焉,为天下浑其心,百姓皆注其耳目,圣人皆孩之。

圣人没有永远不变的主张,他们以百姓的主张为主张。善良的人,我以善良对待他;不善良的人,我也以善良对待他,这样天下人的品德就都善良了。诚信的人,我以诚信对待他;不诚信的人,我也以诚信对待他,这样天下人的品德都诚信了。

圣人立于天下,收敛而谨慎。让天下人的心灵都归于淳朴,百姓都专注于自己的视听,圣人则像慈母对待孩子一样对待他们。

圣人应当把老百姓的利益放在首位,以百姓为执政的核心,国家富强,人民安居乐业,才是长治久安的基础。

那么,什么人是圣人,圣人又在哪里呢?

王阳明小时候在家族私塾读书。一天,他突然问老师:“何谓第一等事?” 这等于是在问,人生的终极价值是什么?

老师大吃一惊,这个问题太有深度,以前从来没有学生问过他这样的大问题,稍微思考后回答:“当然是读书做大官!”

王阳明听了后摇摇头说:“我认为不是这样。”他又想了想,一脸郑重地说道:“第一等事应是读书做圣贤。“

立什么样的志,成为什么样的人。

一天,个性极强的学生王艮回来了,王阳明问他:“都见到了什么?”王艮以一副异常惊讶的声调说:“我看到满街都是圣人。”

在拜师之前,王艮就有点狂傲不羁的人,拜王阳明为师后,还未完全改变“傲”的气质,王阳明多次说:“人人都可以成为圣人。”王艮不相信。他始终认为圣人是遥不可及的梦,所以他说“我看满街都是圣人”这句话,实际上是在挤兑王阳明的:你看那些满大街上的明明都是凡夫俗子,我却说都是圣人,天下怎么会有这样多圣人?

王阳明看透了王艮的心思,不紧不慢地说:“你看到满大街都是圣人,满大街的人看你也是圣人”。王艮尴尬的一笑:都是圣人?!

王阳明坚定地点头说:对!人人都是圣人,谁也不比别人差。

看满大街都是圣人,这里包含了广阔的胸怀、浓浓的友爱和深深的善意。

当能够做到这些时,已经是真正的圣人。

你看别人是什么人,别人也会看你是什么人。

圣人是卓越的国家管理者,心里装的是国家,是百姓,是天下。

相关文章

  • 读透《道德经》第49章:圣人的养成之道

    圣人常无心,以百姓心为心。善者,吾善之;不善者,吾亦善之;德善。信者,吾信之;不信者,吾亦信之;德信。圣人在天下,...

  • 一句话颠覆你的人生观

    圣人不积,既以为人,己愈有;既以与人,己愈多。天之道,利而不害;圣人之道,为而不争。 ——(春秋)老子《道德经·第...

  • 4、圣人之道

    圣人之道 今天接着跟大家聊《道德经》,我前边聊的什么呢?领导者法则。《道德经》里面“圣人之道”,讲的是领导者法则。...

  • 【利平成长日记】第855天-感恩-感动

    德学每日一句经典分享(第250天)。 天之道,利而不害;圣人之道,为而不争。 摘自《道德经》 亲爱...

  • 道德经和2原之我见(原理、原则)

    道德经其实包括2个道,分别是天之道和圣人之道。 有云,天之道,利而不害。圣人之道,为而不争。 说的是自然的规律,是...

  • 听罗大伦《道德经》

    序言 《道德经》分为“天道,圣人之道” 天道就是宇宙运行规则,而圣人之道就是管理者的生存之道。 道的三原则:⒈世界...

  • 罗大伦道德经

    1.道德经讲了2个道。天之道,圣人之道。凡事想不通的时候,就去看天道。 2.写给领导者的,国君。圣人之道,即领导者...

  • 不争

    老子道德经最后一句话:圣人之道,为而不争。何为”为“?为何”为“?如何”为“?如何是圣人之道? 老子说:水利万物而...

  • 厚道方能持久

    《道德经》中说,天之道,利而不害,圣人之道,为而不争。 老子讲天道,讲自然,其目的,无非是让人师法自然,学习圣人纯...

  • 人厚道,天不欺

    《道德经》中说,天之道,利而不害,圣人之道,为而不争。 老子讲天道,讲自然,其目的,无非是让人师法自然,学习圣人纯...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读透《道德经》第49章:圣人的养成之道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jpxyuc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