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简书电影电影漫谈简书电影解析
《狗十三》是知识分子“憋”出来的东西

《狗十三》是知识分子“憋”出来的东西

作者: 星期五文艺 | 来源:发表于2018-12-16 11:03 被阅读111次

星期五言:我们在这里不谈《狗十三》那些编剧、配乐、结构以及审核上的不完美,因为所有这些瑕疵都抵不过电影给我们传递出的一个感觉(或者说是电影对观众造成的生理反应),什么反应呢?本人在电影院观影结束后,前排一个姐妹的话一语道破——“憋得慌”!

没错,本人当时也觉得有点胸口发闷。回到家细细一想闷的更厉害了——这片简直从上到下从里到外都憋!索性以下文字就来谈谈它到底“憋”在哪吧。

一、女孩儿憋

毛姆说过:人类思想意识的最高境界也就不过是个“自我牺牲”了。这点不光体现在西方基督世界里,在中国中下层百姓家庭里更是显露无疑。我认为《狗十三》里的那个小女孩儿李玩的“憋屈”莫过于此,来看——

她叛逆,但还是屈从了报英语补习班;她固执但最终还是认了那只假“爱因斯坦”;她不喜欢大人的饭局但还是替父亲挡了酒;她可怜小狗但最终还是吃了亲戚给她夹的狗肉...这一切妥协便是来源于人类的那可笑的“自我牺牲”意识。

可悲的是,做出牺牲的人往往以为这就是对别人好,就像女孩儿爸爸总爱说的那句话:这是为你好,你大了就知道了。

试问,这换谁不憋!更何况是个未成年的中学生。

二、女孩儿的姐姐憋

那个小姐姐的憋不光来自看到自己男友跟妹妹好了后而做出的自我牺牲,更大的憋在于她要看家长的脸色行事——大人让她来陪妹妹住她就得来陪妹妹,大人说那狗是真的她就得跟着喊那狗是真的...

我认为姐姐这个角色的戏份是再好不过的现代家庭政治的演绎了!

可悲的是,她也不过是个孩子,一条腿踏在人情世故里,一条腿踏在纯真的友谊里。如此,不憋才怪。

三、爷爷奶奶憋

爷爷憋是因为爷爷是家庭政治圈里那个唱“黑脸”的:他得出去买菜,他得出去遛狗,狗遛丢了孙女跑了他得出去找。

奶奶自然是那个唱“红脸”的了,百依百顺,心慈手软。注意,这些顺从随和可不代表她是心甘情愿的,否则她也不会连门都不敢出了,她也不会喊“爱因斯坦”是畜生了。所以奶奶也憋。

纵观爷爷奶奶,他们真的是中国那一代人太典型的代表了。他们一边得护着自己的儿子以及儿子的新家庭,充当老好人,不得罪任何人。一边还得帮儿子养着旧婚姻遗留下的孙女,任劳任怨。这还不说,他们还得惦记着生男生女传宗接代的问题。唉,这样的活着,能不憋屈吗!

四、爸爸憋

《狗十三》里的这个爸爸真的在我们身边到处都是,他们散播在国企、外企、机关单位的中间位置里,高不成低不就。他们得在领导面前说着连自己都意识不到的假话;他们得学会骗孩子哄孩子的一切手段;他们甚至怕老婆,得在父母跟老婆之间斡旋;他们当然还要在社会、学校面前装体面,一边不被这个社会淘汰。

很多人在看完《狗十三》后对那个爸爸爱恨交加,没错,我觉得这个“爸爸”是全剧最“可怜”的人!

五、导演编剧憋

且不说这部电影被封了五年到现在才上映,光是电影里导演用的那些极其晦涩隐蔽的手法,你都替他憋得慌,来看——

女儿家中看个凤凰的锵锵,愣是连个电视机的角都没敢露,可导演编剧又不甘,只好让奶奶提醒了观众一次,又让电视机里的声音出现了两次,啊呀,憋!

想谈政治吧,又不敢直说,充其量让女孩儿对着围坐一圈的大人开个玩笑,称其“六方会谈”。

想骂爷爷奶奶妈妈这些家长是老妖精吧,还得借助两三岁大的小孩骂,哈哈,这是高明还是憋屈!

跑到了教室里的那只蝙蝠最惨了,进错了屋子再想飞出去,那就是一个死!注意:抽死它的是老师不说,周围的学生还得给行刑者献上崇拜赞美的眼光。

说到这大家看懂言外之意了吗?

看不懂没关系,这样你就不会感到胸闷了!

六、女孩儿体内隐藏的那个知识分子憋

与其说女孩儿喜欢看书,喜欢研究平行宇宙的物理科学,追求纯真的爱情等等,倒不如说导演编剧在这个女孩儿身上隐藏了一个潜在的角色,没错,我认为这个潜在角色就是当下知识份子的真实写照。

注意,这里的知识分子大家不要跟“文艺青年”混淆了,前者是喜欢上了书里的内容,后两者是喜欢上了读书这种形式所带来的美感以及它们所带来的实用价值。于是,便有了《狗十三》里的那场父亲与老领导之间的“饭局”——

这出饭局戏仔细品品着实有意思:饭桌上真正喜欢知识的人急的团团转,生怕误了展览的时间。而那些大谈特谈要多看书多学知识的人却稳稳地坐在饭桌上吃饭、喝酒拍马屁。知识也好,文学也罢,在饭桌上成了大家社交的工具。

爸爸的老婆就更有意思了,一句话:听老领导说话不比看展览获益深...好熟悉的口吻!好典型的“中国妈妈”形象。

至于这些饭桌上的社交工具真的是知识和学问吗?我看未必,那个老领导谈的国学,连坐沙发上穿开裆裤的三岁小孩儿都会背,三字经,滚瓜烂熟(我想导演把爸爸家属都参和到饭局里其用意不言而喻了吧!)。

知识一旦被当成工具,其价值便只是它的外壳了,要知道这个外壳谁都能轻而易举的利用,不费吹灰之力。

荒诞可笑的是,真正的知识分子一旦坐在了酒桌上,往往就是那个最笨的人!反而一个有身份的人看上去更有学问。这就是我们中国人为什么都勇于考试而不喜欢读书,都喜欢做官而不喜欢干活,都喜欢发朋友圈而不喜欢写作文搞创作的原因所在。

关于那个“老领导”本人真的深有体会,身边太多这种人,他们在职场是典型的犬儒主义,人前背后,捞尽油头。退了休便在家画个画、写个书法、读读书,摇身一变成了个“文青”。

你说“文艺青年”会胸闷憋得慌,打死我都不信,因为他们压根就不会把着一本书看到底,自身的价值观让他们对事物本性有了强大的免疫力。更别说读什么《时间简史》了!

本片导演即是电影学院文学系教授,我想他自然对这一处境体味的再深刻不过了。

七、观众憋

看《狗十三》的观众自然分两类:一类是看进去的,一类是看不进去的。看进去的人自然是产生了感同身受的“憋”,看不进去的人自然是因为没看到那种正能量的不费脑子的娱乐片而“憋”。这倒是挺公平的!

总之今天我们总结一个字:“憋”。

至此我想到电影里的一个情节,没记错的话那是女孩儿跟奶奶之间的一次较真:

奶奶:这是爱因斯坦

女孩:这不是爱因斯坦

奶奶:这是爱因斯坦

女孩:这不是爱因斯坦

奶奶:这是爱因斯坦

好家伙,这排比对话要搁周星驰片里一定是个笑料,可在这里却让人久久不能平静!

我认为这个对话彻底反映出了当下中国知识分子所面临的一个严重的问题,那就是:

说真话还是维护假话的问题!

诚然,只有处在矛盾中的知识分子才能憋出这种电影。毕竟,女孩儿躲在屋里发泄一首“Nirvana”的歌曲解决不了胸闷、憋屈的症状。

纵观这部《狗十三》,剧中的两条狗的命运着实让人忧虑:一条走失,一条在高墙内抑郁而死。大概是女孩儿李玩明白了这个这个道理,于是最终还是放弃了“爱因斯坦”。与其说放弃,不如说放飞了自己内心那个想要挣脱狗绳的欲念。因为她自己不就是那条被家庭牵着的狗吗!

最后提醒大家:别忘了女孩儿家楼上那个学鹰叫的最后被救护车拉走的男人!我认为这是导演表露个人观点的地方;同时,我似乎在他身上看到了曹保平《光荣的愤怒》里那个“支书”的影子...

与我们一起观看经典视频,阅读经典图书,请关注【星期五文艺】

相关文章

  • 《狗十三》是知识分子“憋”出来的东西

    星期五言:我们在这里不谈《狗十三》那些编剧、配乐、结构以及审核上的不完美,因为所有这些瑕疵都抵不过电影给我们传递出...

  • 文章是憋出来的

    写作,贵在坚持,前辈和大神在文章里写了许多,各有特色。我只想说出自己的想法,既然选择了写文字,就应该坚持下去。 不...

  • 小狗

    你又跑出来了 像一条急着拉屎的狗 憋坏了 在你的世界 爱情是一条狗绳。

  • 憋出来

    几乎有种放弃的念头,吱吱呀呀的想表达什么呢?就在这一刻,我真没有什么要说的,或者写的。一切照旧,时不时也加点佐料。...

  • 憋出来的文章

    早上还没有起床之前,我闭着眼睛在脑子里,梳理今天要写的东西。有哪些引起我注意的或者偶尔有感的题材或论点。只能想一个...

  • 《狗十三》:成长是一个人的战争

    《狗十三》,从电影名字就能看出来,很讽刺,却又带点悲伤。 情窦初开兼具叛逆的十三岁,却被形容像狗。 可能也是...

  • 文章是怎么憋出来的,看我

    近来几天,都在外地出差,一直处于忙碌状态,除去公事之外,没有做一件能让自己感觉有成就感的事儿,每当夜晚来临,回忆一...

  • 2019-01-03

    狗十三:狗是狗人却不是人 ...

  • 狗十三感悟

    今天来聊聊电影《狗十三》。 《狗十三》是曹保平导演的电影,拍摄于2013年,不过影片在近日才上映。《狗十三》的片名...

  • 自己请继续

    读大学以前,我都要完成很多老师布置的作文,必须要求多少字,而且都有命题。难受死了。虽然也憋得出来,可憋出来的东西...

网友评论

  • e2d55a677d02:😂每个人都经历过年少,然后长成大人,却依然不曾真正理解彼此,这算是死循环还是可悲?

本文标题:《狗十三》是知识分子“憋”出来的东西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jqbtk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