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元旦过去好多天了。
这天吃过午饭,闲着无事,翻出一摞以前保存的贺年明信片颇感兴趣地看起来。
第一张画面是一个彩釉瓶里插着一束玉兰花,题为“花儿温暖着你的心灵”。真美!画面美,画题也美!“花儿温暖着你的心灵”,没错,这画面中的花儿就已经温暖了我的心了!因为这些贺年明信片都是我以前的学生寄给我的。
是谁选了这么张可人心的贺年片寄来的?翻过来一看,是陈长明。我眼前立即浮现出一个大脑袋男孩的形象。他原来基础较差,语文、英语都曾不及格,但是他非常刻苦,星期天也不回家休息。那年端午节,学校放假让同学们回家过节,他却仍留在学校。我问他为什么不回家,他说,已托同学带些粽子来,就没有必要浪费时间了。为了把成绩赶上去,他是真正做到了争分夺秒啊!我执意邀他在我家过节,他推辞不了,只得腼腆地吃了我剥给他的两个粽子,一个鸡蛋……
下一张的赠言栏里写着“假如我们学生是大海上的一叶小舟,那么老师您就是把我们引出苍茫大海的引路明灯——您的学生卢燕君”。多好的比喻!卢燕君是个活泼的女孩,她爱好广泛,肯动脑筋,多次获学校奖励:语文知识竞赛第一名,化学竞赛第一名,手抄报竞赛获胜并选送参加全国评比……她曾说她的理想是要做居里夫人。现在,她在广东发展,而广东是改革开放的前沿,她虽然还没能做成居里夫人,却也在自己的行业做得风生水起,算得上是成功人士了。
接着的两张是江西冶金技术学校的姐弟俩同时寄来的。姐弟俩矮墩墩、胖乎乎的,同时录取在同一学校的同一班级。弟弟熊江勇较粗心,老是分不清“的”和“得”。有一次,我在他的作文上批道:“你怎么老是分不清‘的’和‘得’?是不懂还是没用心?”从那以后,他就特别注意区分这两个助词了。哈,这张贺年片上特别用心地写着:“谢谢您悉心的教育——不再粗心的学生”。看到这里,我舒心地笑了。
一张张翻下去,有来自修水师范的、九江卫校的、南昌保险学校的、江西财院的、九江学院的、西南大学的、浙江大学的,还有清华、北大、北师大、哈工大、上海交大等寄自全国各地中专、大学,甚至还有寄自部队的。厚厚的一摞,一百多张,一一翻来,不觉过去了小半天。看着这摞贺年片,我心中充满了欣喜。
这些贺年片见证了我的教学经历,也见证了社会历史的变迁。
1980年前后,我在乡下公社中学任教,教初中语文,当班主任、教导主任,送出了一批批初中毕业生,那时他们理想的学校是师范、卫校等中专学校,因为一毕业就能分配到国家单位工作,吃上商品粮,那可是人人羡慕的。一旦能吃商品粮,就是国家干部编制了,就端上铁饭碗了。作为一个农村学生来说,除此之外,已经别无所求,能跳出农门,就烧高香了。
1990年后,我因为教学改革的出色成绩,调到县一中。先是教初中语文,当班主任;后来是教高中语文,当班主任。同样先后送出了一批批毕业生,分布在全国各地的高校。有专科,有本科;有普通高校,有重点高校,也有名校,还有一部分出国留学的。这些学生有不少给我寄过贺年片,不过后来贺年片太多了,就只选择性地保存了一些,大部分丢失了。
再后来,通讯发达了,电话普及,甚至手机也普及了,贺年片就逐步退出历史舞台了。元旦、春节、教师节期间,电话、短信总是不断,各地在读的学生和已经参加工作的学生纷纷祝贺佳节,问好,或是汇报情况。虽三言两语,却应接不暇,一个个电话、一条条短信,温暖着我的心——学生没有忘了我,师生情谊长呢!唯一有点遗憾的是,这些问候和祝福没有办法保留下来,不像那时的贺年片,可以留存。
现在,通讯更发达了,智能手机普及了,又有了微信,这种遗憾就不再存在了。微信联络了多年失去联系的学生,很多届学生建立了各班的微信群,组织同学聚会,邀请老师参加,我也应邀参加了多次聚会。这些聚会,不仅仅是共叙同学师生情谊,举杯庆祝重聚,更有必不可少的项目——拍照。这些照片,留下了一个个美好的瞬间。在电脑里翻看这些照片,跟翻看以前的贺年片一样,都能温暖着我的心。
和修水一中94届学生在一起前些日子,我到广州去玩。我的学生知道后,高兴得不得了。有的工作忙,也抽空到我下榻的酒店来看我;有的要请我吃饭;有的多次请我吃饭不能如愿,就安排我珠江夜游,在船上共叙分别之后的境况,畅谈在校时的一件件往事,满是幸福的回忆。
在珠江夜游的船上想到这儿,我记起一年春节时有学生曾送我一副春联:洒汗浇灌春花烂漫,精心培植桃李满山。
“桃李满山”,是的。三十多年的教龄,我的学生已经是遍布全国各地乃至外国了。
感谢微信,我失去联系多年的旅居加拿大的学生近年也联系上了。
“桃李满山”,这是学生,也是社会对我们教师的最高褒奖!从边防到内地,从学校到社会各行业,到处都有我们播下的种子。现在,这些种子早已成长为枝叶繁茂的大树,并且都开花了,这些花儿每时每刻都在温暖着我的心灵。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