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讲
讲授:彭富春 整理:袁 袆
我们讲海德格尔居住和建筑的思想,最主要的一个主题就是围绕所谓的“诗意的语言”,大家注意,这样一个“诗意的语言”,又跟所谓的家园相关。这样一个主题我们把它细化为三个大的步骤:
第一个步骤,作为家园的语言。这里我们特别要强调,这里的语言,不是一般的语词,而是所谓的“道”,但这个“道”呢,又不是我们汉语所讲的那个“道”,而是智慧之道。当然,这里对于海德格尔而言,道,是由诗人言说出来的。
第二个步骤,无家可归。也就是现在我们所处的这个地方。无家可归的基本规定,就是所谓的“非诗意的居住”。
第三个步骤,如何还乡的问题。下次课要着重讲。
今天我们主要讲无家可归这个阶段。无家可归,我们再把它细致地标明一下,我们讲无家可归,首先是关于它的基本的规定。这个基本的规定,同学们一定要注意,因为对于海德格尔而言,家园,只是可能的,大家注意这样一个模态,甚至可以说,不是不可能的,我们自身所处于的这个时代,却正好是一个无家可归的时代。这是海德格尔对于无家可归的基本规定。
第二个大的方面,就是我们比较海德格尔和荷尔德林关于无家可归的经验。这其中要注意,他们有些共同点,就是把无家可归都看成是非诗意的居住。在这个地方,我们一定要咬文嚼字,学会德语的那种明晰,海德格尔的那种明晰。区分哪些东西呢?首先,诗意的居住,然后是非诗意的居住,最后是不是诗意的居住。大家注意,海德格尔和荷尔德林讨论的都是那“非诗意的居住”,而不是那“不是诗意的居住”。这就相关于,在语言当中的否定,这是我们关于荷尔德林和海德格尔的共同点。现在我们再看看他们的差异。差异之处在于,荷尔德林所说的“非诗意的居住”在于神圣的空缺。这里要注意这个思路,神圣的空缺,跟尼采所讲的上帝的死亡,是不一样的。因为对于尼采来说,上帝死了,是不可能再复活了。而在荷尔德林的这种经验当中,正是在神圣的空缺当中,召唤着我们去追寻神圣。所以这个空缺跟死亡是两个不同的意义,这是荷尔德林关于无家可归的经验。如果对于这个神圣的空缺再具体化,神圣是什么?神圣之名。神圣不在场,是因为它没有名词,声音没有言说。比如说孔子,当然他讲的是《论语》,但是《孟子》,就是孟子的书,《老子》就是老子的书,《庄子》就是庄子的书。大家一定要注意这个名词,这个言说的智慧,和这个人本身的一致性。
那么第三个问题就要进一步追问,为什么会缺少神圣之名,为什么神不再言说?这里面就根据海德格尔的分析,有几种可能性,当然最根本的可能性是什么呢?是因为神圣是在它的空缺当中来保有自己的存在的。我们知道这是海德格尔一个最典型的所谓悖论式的表达。这是对于这个荷尔德林无家可归经验的一个路线的勾勒。那么至于海德格尔呢?海德格尔讲的无家可归主要是所谓的世界的拒绝,世界的拒绝在这个地方就表现为四元,就是天地人神。今天,我们要把这个四元的拒绝具体化。那么这里就请同学们注意,这个四元的拒绝就会表现为两个方面,哪两个方面呢?一个是物,再一个就是世界本身,因为所谓的世界就是物的世界。物呢?也是世界当中的物。这里我们可以说是从两个方面来讨论,这两个方面的差别在哪里呢?物是就其自身而言,就存在者自身而言,而世界是就其整体而言,就其整个关系而言。今天我们要把海德格尔所讲的这样一个无家可归的经验,大致勾勒一下,之后,我们要就无家可归的一个最极端的形态,就是所谓困境的无困境性来进行勾勒。下面我们回到我们相关的段落:
文本:
与荷尔多林关于神圣之名的空缺的经验不同,海德格尔的经验在此要思考为在技术性所规定的世界中的四元的拒绝。
四元的显现却在于:物不物化,世界不世界化。“万物和世界不自身生成;生成自身拒绝。区分被遗忘;遗忘本性化!”(GA79,23)。一旦世界不世界化的话,物也不物化。“世界还是天地人神的四元的遮蔽的镜子之游戏。走近世界乃物之物化。如果那走近之近阻止了的化,那么,物作为物也将隐瞒”(GA79,46)。遗忘世界的世界化和物的物化首先只是可能性的,所以,世界游戏的四元尚未进入游戏。
这里请同学们注意,我们这里讲海德格尔的世界,尤其是海德格尔晚期的世界,是天、地、人、神四元的游戏。我们强调海德格尔跟荷尔多林关于无家可归的经验的根本不同,是讲的世界的拒绝,这里也就是四元的拒绝。当然我们还要更进一步对它进行规定,这个规定是什么呢?就是技术所规定的世界中的四元的拒绝。对技术时代的批判,没有任何一个人是超过海德格尔的。当然另一方面,也可以讲,海德格尔是个悲观主义者。在技术时代,我们也许跟他不一样,也许要比他乐观一点,或者超出这样一个简单的悲观和乐观的二元对立。那么这个四元的空缺,四元的拒绝,最主要表现为什么东西呢?物不物化,世界不世界化。这里就还是要回到我们前面讲的海德格尔的独特的表达,物物化,世界世界化。大家一定要注意,海德格尔语言表达式有两个最常用的式样,你把这两个典型的表达式弄清楚后,很多很费解的东西就迎刃而解了。首先要注意这样一种同一性的表达,在这里就是,物物化,世界世界化。最典型的例子还有存在存在化,虚无虚无化。就包括我这个著作的题目,如果把它翻译为现代汉语的话,就应该是虚无的虚无化。那么这个意义是什么呢?我在上次已经说过,这里最主要的是物作为物自身,在存在,或者世界作为世界自身而存在,去存在。这里主要是反对把物用其他的东西对它进行规定,把世界,用其他的东西来规定世界,因此它应该是回到物本身,回到世界本身。这是海德格尔这样一个看起来是同一性的东西,甚至违背我们一般大学生的表达习惯的这样一种独特的意义之所在,请大家一定要注意,当我们思考世界的时候,当我们思考物的时候,我们要显示物自身的本性,显示世界自身的本性,而不是用它之外的一个东西来规定它。这是海德格尔的一个基本的表达方式。还有另外一个表达方式,就是我们讲的悖论式的表达方式,这个悖论式表达最典型的就是存在就是虚无,甚至在这个家园当中还可以体会到,正是在家园当中经历无家可归;也可以反过来,正好是在无家可归中,经验家园。因此这样一个悖论式的表达,是不同于我们中国讲的阴阳之道,也是不同于黑格尔的正反合的。同学们要注意这样一点。明白了这两种表达,就知道海德格尔他是怎么思维的。
回到这个四元,也就是海德格尔讲的世界,在一个无家可归的世界里他的基本表达是什么呢?就是,物,不物化;世界,不世界化。物不称其为物,世界不称其为世界。所谓的物不成其为物,是指物丧失了它自己的本性。我们举一个很典型的例子,我们现在都知道能源危机,那么现在整个大地变成了什么呢?大地不再是大地而是变成了一个煤田,变成了一个油田,变成了一个天然气田。我们甚至可以说长江不再是长江,三峡不再是三峡。比如说今天大家都感觉到地震,三峡变成什么?变成了一个电力资源,一个清洁能源,我们原来也调侃过,人也不再是人。人也变成是人力资源。我们同学们将来如果当官的话,很有可能是某个人力资源部的部长。那么由物不物化,人不人化导致世界不世界化,也就是世界还不是真正成为一个世界,世界是一种什么呢?是在一种无序当中,混乱当中。最糟糕的,世界往往以一种秩序来掩盖它的无序。大家知道,还有恐怖分子,在你这个有序的时代里,打开一个缺口。我想,海德格尔讲的这个意思并不难。下面这几段文字是海德格尔对于物不物化,世界不世界化的一个具体的解释:
文本:
物不物化,凭借于它是无保真的。“构架在它的设定中让物无保护,亦即没有其物的本性之真。构架的本性将物不作为物来保真”(GA79,46)。物在技术的世界里丧失了其本性,因为它只是构架中的构成者,它形成了物的无保真。物不物化,凭借于它同样由思想反离而去,亦即这样,“万物不仅不再让被作为万物,而且万物根本不能再作为万物显现于思想之前”(VUA,163)。因为万物的本性向思想隐瞒了自身,所以思想遗忘了万物并表明为存在的遗忘。
当物不再被保真时,世界也拒绝自身。为何物的无保真在此吻合于世界的拒绝?“世界的拒绝和物的无保真处于一唯一的关系之中。它们作为此关系是同一的,虽然不是一样的”(GA79,51)。同一在此是聚集和它的聚集物,它作为物物化和作为世界世界化。只要物不物化的话,那么,聚集和它的聚集物将不存在。只要世界的本性理解为聚集和它的聚集物的话,那么,世界也将世界化。物的无保真和世界的拒绝却发生于构架之中。虽然构架也是一聚集的样式,但是,它并不在四元的意义上完成为世界的本性,而是为一技术的世界,因为它作为设定聚集于自身,此设定将物设定为构成者。
在世界的拒绝中存在着无距离性,亦即如此:亲近不再亲近,遥远不再遥远。“首先在近之亲近中,遥远遥远化并保真为遥远。因此,在物不物化和亲近不亲近之处,遥远将保持距离。亲近和遥远将同时不存在”(GA79,24)。因为无距离性存在着,将不再有关系,那里世界和万物能够相互关联,也没有区分,它使世界和万物分别且同时宁静。凭借于万物的毁灭,世界也同时消失。
海德格尔在物不物化这里面,主要是阐明物,在何种意义上,是没有物化的。这里他使用了这么一个词语,大家注意,“无保真”,我们知道,真就是它自身,假的不是它自身,而且假的会掩盖它,取代它。海德格尔讲所谓的物不物化,就是它没有保持自身,保持真正的自己。那么同学们要注意,这个“无保真”何以可能呢?是因为技术的构架,构架这个词,是海德格尔对于技术化的一个基本的规定,海德格尔讲技术化的时候,讲现代化的本性的时候,就说它是构架。大家想想,构架就是这么一个框框,当然在中文当中又有很多的翻译,这个我们不讨论。构架主要是强调什么?技术凭借它的力量,把万物放到它的框框里面去,对它进行加工,对它进行改造,对它进行变形,当然最高一层也还有创造,是不是。大家注意这个架构或者构架,它是像一个框框一样,把东西放在一起。这个关于技术和构架的本性,它的对立面是哪里呢?技术化的构架它的对立面是哪里?它把什么东西进行架构或者构架?把自然。就像在前面我们所讲的,我们的大地成为了一个能源开发的地方,我们的天空也被技术化了。
我们刚才讲这个物不物化,一是因为物无保真,失去了物自身;二是因为技术化,因为构架导致的,而损害了它自身的本性,那么在这样的情况下,思想在干什么呢?思想很重要的就是遗忘了物的本性,大家注意,遗忘了,遮蔽了。所以在我们的思想当中,物,并不能作为一个物真正呈现出来。我们讲物,是就存在者自身而言,那么根据海德格尔的观点,这个世界,这个四元,也可以说是四大,有四个大的物。但是如果我们谈世界的时候,就不是谈这个存在者自身,而是谈它的关系。看下这个就会发现,物对世界,既是同一的,又是有差异的。这里我们就是谈世界的关系。那么关系,海德格尔主要是强调,在世界当中,这个关系表明为聚集。对于海德格尔而言,如果物丧失了自身的本性的话,那么这样一种关系也就不可能是一种真正的聚集。当然,这个时代,还有一种聚集,就是海德格尔讲的构架,架构。构架,它可以把事物拼凑在一起。我们讲的这种拼凑不仅仅可以发生在自然世界里,它可以发生在艺术领域,乃至可以发生在我们的人体自身。大家想想韩国的美容术,可以把非人体的加到我们人体上面去。还可以想想我们现在最先进的医疗术,可以把别人的肝脏、心脏、肾脏放到一个需要这些脏器的人的身体当中去,这都是现代的构架。这是关于从物不物化,世界不世界化,这两个方面来讨论无家可归。
由物不物化,世界不世界化,很直接地会出现一个什么问题呢?我们可以把世界想象成一个空间。我们说,人在世界之中,也就是在一个空间之中,但在这个空间之中,你不能把它简单地想象成是人在一个空的房子当中。海德格尔曾经把这种空间关系理解为什么呢?腾空,也就是开辟一个空间。但是,如果物不物化,世界不世界化了,那么这个世界就没有真正意义上的空间,也就是没有距离。这样一个没有距离,海德格尔把它表达得很清楚就是,亲近不再亲近,遥远不再遥远。亲近不再是亲近,这个在我们现实中有很多的经验,比如说我们现在这个邻居,还是邻居吗?我看不是邻居,大家住在这个公寓房当中,很多邻居都不认识,顶多说一个你好,再见,甚至也不知道这个邻居姓什么叫什么。遥远也不再是遥远,我们讲月亮很遥远,其实月亮也不遥远。月亮,过去狗曾经上去过,现在人也要上去。关于这一种经验,我们知道,在当年的朦胧诗——顾城写的那个《远和近》——当中就有个很典型的表达。那么没有了这个亲近和遥远,那么也就没有了关系,物与物之间也就没有了关系。这是海德格尔在对于物与世界这样一个分析的基础上,强调的无距离性,无亲近性,无遥远性。同学们一定要注意遥远跟亲近是一样重要的。我们有首民歌叫《在那遥远的地方》,大家想想是不是,我们对远方,有一种遥望之情。但是现在就不存在这一点,现在网络把一切都拉平了。一个没有亲近没有遥远的世界,它就变成一个单一的世界了。这是海德格尔关于无家可归的经验,从物与世界这样两个方面进行的阐释。在这样的基础上,尤其谈到了无距离性的问题。这是海德格尔与荷尔多林就无家可归的经验的一个比较。
下面,进入第三个部分,所谓无家可归的经验。它的最严重性表明为,我们不以无家可归,为无家可归。海德格尔就给它取了一个名字,就是困境的无困境性。因为真正只要我们把困境当作困境的时候,这个困境是可以改变的;但是,如果我们不以困境为困境,这才是真正的困境。世界上所有的困境莫过于这样一种困境。
文本:
作为在技术世界中的世界的拒绝和万物的无保真性,无家可归于是成为了危险,它威胁着的存在。但是,此危险却在于,构架不让人居住于其本原的真理之中,此真理是人的家园。如果人的家园被摧毁的话,那么,人只能居住于危险之中。
因为构架敞开于存在的本性,所以,危险最终只是存在本身。“保真”作为追踪设定,亦即它用其本性的遗忘追踪设定其自身的本性,存在自身就是危险”(GA79,54)。此危险并不源于人,而是源于存在自身。因为存在的真理自身去蔽,凭借于它自身遮蔽,而且它阻止人在此本原性的地方去经验他的本性。虽然危险发生为存在的本性,但是,它自身却遮蔽自身。于是,危险的最危险性表明为困境的无困境性。“相关于此困境,在最高的危险的最大的困境中间存在着无困境性。但是在事实上,无困境性以遮蔽的方式是本己的困境”(GA79,56)。由此,海德格要求将无困境性作为困境更严格地思考透彻。
在此有些无困境性的统治的标志。人丧失其生命,但没成为要死者。大地上存在痛苦,但是人却是无痛苦的。贫困群在增长,但是贫困的本性却自身遮蔽。困境的无困境性在此是这样一个征迹,即无家可归以一极端的形式到达了其边界,以致于它穷尽了它最后的可能性。正是在这种最后的可能性中立有第一可能性,亦即海德格尔所说的还乡。
在上面分析的基础上,海德格尔强调,这样一种无家可归,是一种危险。同学们注意,海德格尔在其它地方,实际上还使用过另一个词——危机。这里我就请同学们分析一下,这两个词究竟有什么不同。在汉语当中,我们虽然可以感受到它们之间有差异,但是差异性在什么地方呢?大家注意,危险在这个地方,我们可以说它完全是一种消极性的,否定性的。因为这个危险,它意味着一种伤害,乃至消灭;危机呢?它有危险,我们说最高的危险无非是死亡,但是呢,除了有这样一个危险之外,还有“机”,也就是我们讲的死而后生,死而复生。这个词的意思,不仅仅我们汉语有这个意思,实际上这个危机本身的英文词就是意味着边界,临界。比如一个病人在这种高危病房里,这时候处于一种生命的临界点。这个生命的临界点在哪里呢?要么就是危险,去死掉;要么是机遇,去获得重生。但是在海德格尔讲的这个地方,无家可归,就目前而言,还不是危机,只是危险。但是呢,大家注意,如果以危险为危险的话,它就可以转变成危机。因此,当我们今天要结束我们的课程的时候,最后,海德格尔是这样说的,把危险变成了危机。但是就目前而言,它还只是危险,不是危机。为什么说它不是危机呢?是因为我们还没有把危险当作危险,因此,它才是真正的危险。
这里海德格尔特别强调,这个危险,并不是存在之外的某个东西,在威胁存在,而是什么呢?是存在自身。关键问题在于哪里?危险之所以是危险性,在于我们没有意识到这种危险性。而之所以没有意识到这种危险性,是因为危险自身在遮蔽自身。因此,这里的危险就表现为困境的无困境性。这是海德格尔对于这样一个危险——不以危险为危险——困境的无困境性的一个思路。
那么这个无困境性,我们要注意几个基本的标志。我们知道人会死亡,人会丧失自己的生命,但是,海德格尔说,人还没有成为要死者,或者能死者,因为人还没有把握自己的本性,没有能够以死为死。另外这个,大地上存在痛苦,但是人却是无痛苦的,人们对痛苦失去了感觉,没有痛苦就像植物人一样。这就表现在我们这个世界上,很多人对痛苦是漠视的。而且这种对痛苦的漠视有几种形态。我曾经举了一个例子就是戴安娜,我们知道黛安娜跑到非洲或者其它地方去探望那些被地雷炸伤的伤残人士,然后马上就在地中海的五星级游轮上吃喝玩乐,她表达了自己的一个意愿,这些小孩不应该受苦。但是另外一个人物,特蕾莎修女,我们知道特蕾莎修女是有很多人,死在她的怀抱之中,临终的时候是在她的怀抱中死去的。这种人,她就已经不是一种道德的同情,她是进入到存在本身,直接把别人的痛苦变成自己的。
同学们注意,究竟是特蕾莎伟大,还是戴安娜伟大呢?显然是特蕾莎比戴安娜伟大的多,但是我们又反过来看一看,这个世界上有多少人崇敬特蕾莎,又有多少人崇拜戴安娜呢?这与每个人是有密切关系的,包括戴安娜死的时候,有很多人在哭,其实很多人不一定是在哭戴安娜,而是在哭自己。因为这样一个王妃的地位,她的享受,她的声望,不光是很多男人喜欢,很多女人也喜欢;但是特蕾莎呢,情况可能截然相反。这是我们讲这个痛苦,讲如何体会这个世界上是有痛苦,但是人们却是没有痛苦的。没有痛苦感。糟糕就糟糕在这个地方,不以痛苦为痛苦,这是关于无困境性的一种补充形态。但是到最后,我们要注意,危险如何转变为危机。大家想想,如果不以痛苦为痛苦,不以死亡为死亡,这个无家可归,就进入了它最后的可能性——家破人亡。但是呢,这个最后的可能性,当我们只要意识到这样一种最后的可能性,穷尽了最后的可能性的时候,这里面才会有机会产生,就会出现第一可能性。大家注意一样,一个是最后的可能性,一个是第一可能性,这个第一可能性是什么呢?就是“还乡”。
这个关于还乡的问题,是我们这一学期要重点讲的。当然可以预先给大家说一下,这里海德格尔也引用了荷尔多林的一句名言,“哪里有危险,哪里就有拯救”。但是这里还必须补充一下:哪里把危险当危险,哪里才有真正的拯救。只有这样,危险才能变成危机。
今天到此为止。
第七讲
讲授:彭富春 整理:袁 袆
我们讲海德格尔的居住和建筑思想,其中最重要的就是家园,第一个部分就是语言作为家园,第二个就是无家可归,第三个就是还乡。关于还乡,我们首先对其从三个层面进行勾画:
一、思想的学习,思想要学习的前提是什么呢?思想还不会思想,海德格尔曾用他的语言肯定表达过:我们还没学会居住,就是说我们还没学会存在。第二我们还没学会思想。第三我们还没学会言说。这个我们没学会思想,我们没学会存在,我们没学会言说,就是我们还不会思想,我们还不会存在,我们还不会言说。因此我们就要学习。大家注意所谓学习不是学会一种求生的本领,而是学会存在。用中国人的话来讲就是学会为人处世,学会做人,这个是比什么都重要的学习。学习之道,就是学习做人的智慧。这里就是我们对学习的预先说明。
二、思想的放弃,思想放弃什么?思想放弃自身,放弃自己强烈的意愿,只有放弃了强烈的意愿才能让自身显现出来。所以大家注意我们那些具有强烈意志,意愿的人,其意志意愿是否符合思想。当大家有强烈意愿时大家一定要关注这种意愿在何种情况下是合理的。这里也可以考虑到老子的想法,他的想法最后就是人应该没有意愿,放弃意愿,同于大道。这就是我们讲思想讲的第二个。
三、思想的建筑,它是如何建筑一条道路的?在对还乡进行一个总体的勾勒时,这里必须回到海德格尔对家园、无家可归、还乡的思考,他的独特之所在。他的独特之处在什么地方呢?就是一定要放弃黑格尔的思想,放弃他的辩证法,否则我们很容易用黑格尔的辩证法去套海德格尔的思想。因为一般来说尤其在法国学者那里海德格尔就是一个新的黑格尔。为什么这么说呢?在这里我们很容易想到黑格尔的正—反—合,家园就是正,无家可归就是反,还乡就是合。但是我们在前几节课中都特别强调的是海德格尔首先经历的是无家可归,正是在无家可归中才经历了家园的本性。在无家可归中经历了家园的本性的时候同时也是还乡,因此我们所说的三个东西实际上是一个东西。大家注意这三个东西是一个东西,而不是黑格尔所说的正反合。
就是我们对还乡的基本定位,那么在还乡这个地方我们对它的勾勒有这么几个站点:首先召唤还乡的是乡愁,在此乡愁表明的是一条道路,即危机之路,为什么这么讲?这是从危险到拯救的一个转变。因此我们标明的第三个站点是一条转折之路。请同学们放弃对道路的解释是一条直线的想法,在海德格尔那里道路可能是一个圆圈,甚至是后退。比如说禅宗对道家而言,向前表明为向后是一个很容易理解的事情,而不是一个矛盾的事情。第四点呢?光明,从黑暗到光明。第五点表明为闪电,这是很形象的说法。最后呢?一瞥,瞥见事物的本性,存在的本性。这就是对还乡一个整体的勾勒。为了对乡愁进行有更深刻的理解,我们说西方对海德格尔影响最大的还有诺瓦利斯。诺瓦利斯写有很多乡愁的诗,而且他认为描绘乡愁就是诗人的使命,但是同学们一定要注意西方的,海德格尔的乡愁是在什么意义上的。为了对比西方的这些诗人,哲人所讲的乡愁,请同学门回忆一下中国人,尤其中国诗人所表达的乡愁。
海德格尔所谓的家园是人的存在的命运,而并不是一个现实的处境,尽管这样,它对我们如何建筑、居住具有指引性的作用。现在进入我们的文本:还乡。
还乡在此意味着:在无家可归中去经验那遮蔽的但同时是守藏的家园。正是由此经验,诗人吟唱着。“一切伟大的诗人所吟唱和道说的,是由乡愁所瞥并通过乡愁的痛苦被召唤到道中”(D,74)。此乡愁源于无家可归,并由此渴望还乡。因此,在乡愁之中,不仅包括了无家可归之烦,而且也包括了家园的欢乐。在这种意义上,乡愁正是还乡。
大家注意关于还乡的基本规定。在无家可归中经验那遮蔽的但同时是守藏的家园。这就像我们所说的不能把它等同于黑格尔的三段论。大家注意还乡就等于无家可归,我用等于是为了明晰化,等于无家可归中的什么东西呢?家园。还乡是在无家可归中经历守藏着的家园。这样一种还乡是在无家可归中经历的家园,那么它就有两重特性:一是乡愁,我们知道在英语中,乡愁是一种病,思念,烦。心烦意乱,表现为一种痛苦。但是乡愁在另一方面是欢乐,一种高兴。因而它具有双重性,是苦中有乐,乐中有苦。当然,这个地方我们还要注意西方,尤其是海德格尔,所相关的荷尔多林,还有诺瓦利斯等一些诗人,他们所吟颂的乡愁是什么?他们的乡愁是一种思念什么样的家乡,要回到一种什么样的家园?这里如果我们做一个不太贴切的说法,西方的乡愁,家乡,在很大程度上是精神上的。我们甚至可以称它为精神上的家园。海德格尔这里用了道,回到了道上。那么在西方历史上他的道就表现为神,表现为上帝。因此在西方是指一种规定的家园,这种家园所衍生出来的乡愁和还乡是要回到精神上的家园去的。
我们有的同学可能看过荷尔多林或诺瓦利斯的诗,诺瓦利斯是神秘主义者,有蓝色的花朵,蓝色的诗篇,追求的是浪漫主义,写的都是浪漫主义诗篇,追求的都是神秘的东西。我们知道蓝色是天空的颜色!天空之蓝的神秘在于什么?蓝色的神秘性就在于它自身的神秘性。因为这样一种神秘就在于它是神所居住的地方。它显现,你却不知道,你却看不到,这就是它神秘的地方。我们在上面已经说了为了理解中西关于乡愁的差异,可以比较一下我们中国人,尤其是唐朝的诗人。当然我们中国人讲的乡愁在唐诗宋词中可以说是比比皆是。我们也不能非常偏狭地讲中国人讲的家乡就是现实的,是他的家乡,但是在很大程度上就是讲的他的家乡,现实中的家园,而不是一个超越现实的这样一个所谓绝对精神的、道的东西。这可以说是中西一个非常重大的差别,比如我们说: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当然你可以把它引申到很远,引申到天地,宇宙,但诗人更多的是关注他的家乡在哪里?如何回到家乡去?这是对乡愁的基本解释。
还乡在根本上却是从危险到拯救的道路。荷尔多林的诗篇说道:“哪里有危险,哪里就有拯救”(“帕特默斯”,载于:“荷尔多林全集”第二卷,72)。对此,海德格尔的思想给予了深思:“拯救并非立于危险之边。如果危险作为危险的话,那么,危险自身就是拯救”(GA79,72)。危险同时是作为危险,只要它不是自身遮蔽,而是自身敞开,亦即被经验的话。在这种情况中,危险即拯救。那么,拯救在此意味着什么?“它意味着:救度。使之自由,自由,保护,守护,保护起来,保真”(GA79,72)。拯救最后是那作为本原性真理的林中空地,因为真理自身就是使之自由和开端性的自由。只要危险同时是拯救的话,那么,无家可归将内在性地和家园相连,此家园召唤着还乡。在此关联中,万物的无保真性和世界的拒绝不仅意味着无家可归的现实性,而且意味着家园的可能性,在此,四元作为如此自身生成。
这里我们还是回到前面:还乡是在无家可归的经验中经验家园的可能性,并回到家园,那么所谓的还乡就是从无家可归到家园。从无家可归到家园,这是一条道路。但这条道路并不意味着是一条直路,也并不意味着是向前走。这条路意味着什么呢?我们在后面会具体阐述,它表明为一个转折,现在我们先具体联系一下,这里的道路就是无家可归到家园的道路,它表现为从危险到拯救的路。从八十年代以来,有句被学界说烂的话,所谓“诗意的栖居”,所谓“哪里有危险,哪里就有拯救”。很多人都知道荷尔多林的诗,只不过是通过海德格尔的口在中国得到了广泛的传播,但是很少有人像海德格尔那样思考了“哪里有危险,哪里就有拯救”这句话。那么在何种意义上“哪里有危险,哪里就有拯救”呢?只有当危险作为危险时,拯救才有可能发生。那么这里面还意味这拯救并不存在于危险之外,这里并不存在一个外在的上帝,或救世主,只有处在危险之中的拯救自身才能拯救自己。那么危险如何才能成为危险呢?这就意味这危险的本性不是被遮蔽,而是显现。只有危险的本性被显现,人们才有可能在危险中经验拯救。那么拯救又如何发生呢?拯救就是事物,或者是存在或者是人或者是物,进入到林中空地,但注意林中空地并不外在于事物,而是事物的本性,就是让事物的本性显现。
所以我们可以说拯救就是让事物成其为自身,保护自身。拯救就是保护事物,保护它不受侵犯,不受伤害。这就是乡愁作为道路的意义。我再简明地标划一下:道路首先表明为从危险到拯救的道路;那么从危险到拯救是如何可能?就是危险能作为危险,其本性能够被揭示;所谓拯救就是让事物进入林中空地,揭示自己的本性,但这个林中空地不是事物之外的庇护所,而是事物自身的林中空地。大家一定要注意这一个意思。我们还要对拯救做一个大致的说明。拯救是哪里来的?拯救来源于基督教,海德格尔在这个地方运用了这个词,但他抛弃了上帝,抛弃了基督教。这里就涉及中西文化的差异,我们知道基督教是强调拯救思想的,但真正的基督教是讲自己拯救自己的,如果自己不拯救自己,上帝是拯救不了你的。真正的基督教也不是膜拜一个外在的上帝,而是强调人首先只有自救,上帝才能救你。因此拯救从来不表明为外在奇迹的发生。而是自己要救助自己。但注意这样一种拯救主要是基督教的拯救,而在古希腊,在近代思想中,这样一种拯救并不占为主导。尤其是在近代启蒙理性以来,人们相信理性,理性就是自己要跟自己建立根据,而不是依靠某种信仰,某种启示。因此我们可以说拯救只是基督教的主题,而不是西方的主题。那么中国讲不讲拯救呢?当然讲拯救,你比如说儒家就是救世,佛教也是讲求救世,讲自渡救人,比如说观世音菩萨,救世,救人,强调这个救字。因此也不能讲中国就没有拯救文化,中国也是讲拯救的。但是其中还有其他的一些东西,一个基本的就是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刚才讲这个拯救一方面是强调这是基督教的主题不是西方的主题,另一方面也是强调虽然中国没有基督教的背景,但在儒家,佛教甚至是道教中都是讲救世思想的。除此之外我们还要注意海德格尔的拯救不是基督教的拯救,而是存在自身的发生。
因为还乡也就是回归家园,所以从危险到拯救的道路表明为“转折”。这不是一条直路,而是一种转出和转入。但是,如果存在在形而上学的历史中从本原性的本性转出,并同时转入存在的遗忘的话,那么,它必须在此又转出存在的遗忘和转入其本原性的本性。这种转折在此正是自身转折于自身并是那在还乡形态中的存在自身。作为转折,还乡转出无家可归,同时由转入家园。这正是从危险到拯救的道路的意义。“在危险的本性之中,在此,危险作为危险,转折成为了保真,并是保真自身和存在的拯救”(GA79,73)。拯救在此把握为存在于它的真理之中。
我们前面第一段讲的是乡愁,包括了:乡愁,无家可归,家园这三重要素。在上一段我们主要讲乡愁是一条道路,在这一段主要是讲它标明为一条转折的道路。我们事先已经跟同学们提醒了,不要把海德格尔所说的道路理解成一条直线,不要理解成是从一个城市到另一个城市的高速公路,只能把它理解为田间小路,田园小路,这样一个田园小路是曲折的,海德格尔的曲折在此有两重含义:一个是出,一个是入。同学们看到海德格尔的思想是很简明的,但同学们自己不一定了解这一点。这里的曲折很明显就包含了出和入。那么从哪里出,从哪里入呢?首先是从哪里出,从形而上学这里转出来,但是如果我们要从形而上学转出来,前面就要找到形而上学又从哪里出从哪里入,也就是说我们讲转折就预设了它前面有一个转折。这是西方的思想从本源性的转出了,转入了形而上学的思想。那就导致了无家可归,那么我们就要从形而上学的思想中再转出,转回到本源性的思想。所以在这样的转出和转入中就预设前面有一个转出和转入。转出转入转到哪里去?海德格尔强调转回去了,转到事物自身那里去了。回家,就是回到曾经居住过的地方。因此所谓的还乡就是漫游,但是这种漫游是回归到自身的漫游。这种还乡在西方有很多,我们知道在荷马那里,在《荷马史诗》中,奥底修斯通过远游之后再回到了自己的希腊家乡。当然这是史诗,神话,英雄式的说法。在西方的基督教也是引导大家远游回到家,回到上帝,乃至教堂。我们说过教堂就是上帝之家,是人跟神聚集的地方。这里所说的转出转入最主要的是回到自身,如果我们给它一个很形象的说法,那就是它不是一条直线,而是一条曲线,甚至可以说它是一个圆圈,回到自身的一个圆圈。
于是,还乡也是那从黑暗和光明的假象到林中空地的道路。黑暗已存于无家可归之中,因为技术的世界伪装了和遮蔽了作为本原性真理的林中空地。“世界之暗尚未到达存在之光。对于诸神我们来得太晚,对于存在我们来得太迟。存在开端的诗篇为人”(GA13,76)(本文由微信公众号“慧田哲学”推送)。那作为诗篇理解的人在此是人的存在,他作为此在立于林中空地。但是,此诗篇却是乡愁的歌声,它源于无家可归的经验抒写家园的本性。正是在还乡之中,林中空地使自身自由并自身建基为建立根据的根据。因为没有根据和原因,所以,林中空地突然地发生。“在转折之中,此在的本性的林中空地突然照亮”(GA79,73)。这意味着:林中空地没有时间表而自身生成,此时间表是被信息所控制的。但是林中空地游戏着,凭借于它消灭了一切形式化。
这依然是对还乡道路的说明。前面我们说的道路是转折的道路,是转到自身的道路。那么这里呢?海德格尔把这条道路描述为从黑暗到光明,再到林中空地的道路。黑暗的道路是被技术世界所遮盖的无家可归的现实,但注意黑暗在这个技术世界里表现为光明,但我们在这个技术世界里住的很好,比如我们有的同学家条件很好,住的是别墅,很好的房子。我们说这种技术化表现为电器化,整个房子是机器化的,没有机器,没有电,我们无法生活在这个房子里面。因此我们可以感觉到我们住在这个技术世界里感觉很好,而且超过了人类历史上任何一个时代,但这只是光明的假象,居住、存在的真正的本性被遮蔽了。那么什么是居住真正的本性,存在的本性呢?按照海德格尔的话来讲就是这样一个房子,这样一个天地,必须是天地人神的合一,而现在在我们居住的房子里没有这样的,我们所谓诗意的栖居是光明的假象,比黑暗还要黑暗,我们没有神,不拜神。我们的神是电视机,无论是早上起来,还是晚上睡觉,我们都要拜它,除此之外,我们还拜电脑,上上网,浏览一下信息,寻找一些刺激的东西。但是在过去我们是有神的。西方人家里供的是上帝,十字架,中国人家里供的是菩萨,祖宗,现在台湾人家里还有。但我们中国大陆现在基本是没有了。没有天,没有地是很简单的,如果你住在二十多层的公寓,那是上不挨天下不挨地的。人有没有呢?我们的邻居都互相不认识。在现在技术性的世界,天地人神被遮蔽了,它以假象表明出来,以光明的假象表现出来。但是光明的假象比黑暗更加黑暗。
海德格尔所说的还乡既不是光明,也不是黑暗,而是从光明和黑暗走向林中空地。这种林中空地是光明与黑暗的游戏之地。在这个空地中光明有可能出现,阴影也有可能出现,正是在这个既有光明又有阴影的地方万事万物才有可能显现自身。这里讲的光明是林中空地的光明,这里有光明也有黑暗,既不是绝对的光明,也不是绝对的黑暗,而是光明与黑暗的游戏。海德格尔基本上不使用光明,即使使用也是在非常特殊的语境下。海德格尔有一首诗写的很好,德语叫做《源于思想的经验》:“世界之暗尚未到达存在之光。对于诸神我们来得太晚,对于存在我们来得太迟。存在开端的诗篇为人。”我们是谁?我们是人,对于诸神我们来得太晚,诸神先于我们而存在,对于存在我们又来得太迟,我们还没有经验到它的本性,现在只是一个开端。存在已经发生,但我们还没有经验它,存在的诗篇的开篇是人,我们要注意这就是人的本性,人的存在,林中空地。这里的诗篇就可以具体为关于乡愁的歌声。歌声与诗有什么关系?歌声就是诗的诗,我们中文是把诗、歌联系在一起的,这个英语还不是这样,我们中文讲诗一般讲诗歌,这是因为诗当中有歌的本性,而歌是诗的最高本性,是通过语言、语音表达出来。这里的语言、语音表现为语调。在海德格尔那里,语调是定调,是规定性的东西。这是对无家可归到家园的道路的说明,既不是绝对的黑暗,也不是绝对的光明,而是林中空地。林中空地体现的是存在的真理,而这个存在的真理对于人来说就是表达乡愁的歌声。
于是,林中空地的光芒发生得如同闪电。“它将自身带入那自身所带来的本己的光明。如果此在的真理闪射于危险的转折中的话,那么,此在的本性也将闪射于自身;此在的本性的真理也将转入”(GA79,74)。此处所谓的闪电显然不能理解为一自然现象;它不如说是相关于一语言的生成,亦即林中空地。如此把握的林中空地劈开了黑暗,凭借于它带来了自身的光明。在此显现了存在的本性,只要在场和离席显现出来的话。
这是海德格尔对于从黑暗到光明到林中空地的道路的又一个形象的说明。他用的是闪电,而不是太阳、灯光。这是为什么?突然的,闪电是突然的,不是已有的,也不是永远存在的。根据我们的常识太阳是永存的,灯光至少是在一段时间内是存在的,而闪电呢?是突然的。这是它的第一个特点。它的第二个特点就是从黑暗到光明的转变,大家注意这是闪电,周围是黑暗,这里刚好体现了海德格尔的一个语词:林中空地。在林中空地中是光明与黑暗游戏的地方,这个游戏的地方就如同闪电出现的地方一样。我们打个不恰当的比喻,比如说在武汉大学的舞台上,灯光一下开启,一下闪灭,这就像闪电一样。只有在灯光与黑暗的交替下,人才可能在舞台上表演,故事才可能在舞台上发生。
但是,依据海德格尔,此闪射同时也是一瞥。“在一瞥中和作为一瞥,在场进入了它自身的光明。完全通过其光明的元素,一瞥将它所瞥的回藏于此一瞥中。但是,此一瞥在此光明中同时将它来源的黑暗作为未被照亮的给予保真”(GA79,74)。但是,这却使林中空地的特性成为可能:虽然林中空地带来光明,但是,它并没有消灭黑暗。于是,林中空地让光明和黑暗相互游戏,凭借于它让前者自身去蔽,让后者自身遮蔽。于是,林中空地比一切光明和黑暗都要本原。因为一瞥意味着转入林中空地,所以,它又显现为瞥入,它是存在的真理的闪射的转入。但是,瞥入在此不仅相关于存在,而且相关于思想。瞥入给予了人一可能性,为存在的本性所瞥。“如果瞥入自身生成的话,那么,人将在其本性中被存在的闪电所撞击。人是在瞥入中所被瞥见的”(GA79,75)。在此,存在的闪电如此撞击了人,亦即它不仅作为世界的亲近和历史的派送,而且也作为语言的道说相关于人。在此道说中,语词重新回复到道。这是那从陈述到道说,从信息语言到自身言说的语言的变化。
前面讲的是闪电,这里海德格尔讲的是瞥见,一瞥。这里不是讲的人类学解释,好像人瞥见了什么东西,而是存在自身的瞥见,存在自身的瞥见就是在黑暗中瞥见光明,这里还是要回到林中空地这样一个比喻。因此,学习海德格尔的思想时一定要把握他的这样一个比喻:林中空地。我们这里把它比喻成闪电,瞥见,道路,还有其他的比喻如东方的黎明,东方的黎明时分。它说的都是存在的本性,是光明与黑暗的交织,既不是绝对的黑暗,也不是绝对的光明。大家把握了这一点就把握了海德格尔林中空地的独特的意义。它既不是绝对的光明,也不是绝对的黑暗,而是光明与黑暗共同的游戏。这样一来就有很多比喻,除了林中空地之外,可以是空间性的,也可以是时间性的。
东方的黎明,光明与黑暗交织的时候。那么在这个时候它是闪电,人的瞥见,这是讲的存在自身,存在自身也相关于人,相关于人就意味着人被存在这一瞬间所看见。这里就意味着世界的亲近。亲近或近在西方的历史上意味着什么?这就相关于基督教,基督教传福音,就是“天国近了”。告诉你上帝来了,上帝走近的好消息。基督教里的亲近就是上帝的走近,天国的走近。在海德格尔这就表现为世界的走近,世界的亲近,世界不再遥远。这是我们讲的世界的亲近,与基督教的亲近不同。
第二这样一种闪射的瞥见,这样一种存在对人的撞击还表现为历史的命运,历史的派送,命运的派送,历史派送给人的东西,命中注定的东西。我们知道一切伟大的思想家都是相信命运的,中国传统思想就特别注重命,但这里并不是现在算命先生所说的命。我们注意一切的思想,哲学,艺术,诗歌都是相关于人的命运的。命是相同的命,不同的是对待的态度,拒绝显然是不可能的,因为它已经发生了,接受它也不可能,我们只有以积极有为的态度来对待它。这是从历史方面来讲瞥见对人的发生。最后就是语言方面,这个语言最主要的是从语词回复到道,从陈述到道说,从信息语言到自身言说的语言变化。我们需要指引性的语言,也就是说从日常的,消费性的语言回归到指引性的语言。一旦回归到指引性的语言我们就能找到自己安身立命的地方,找到自己的家园。这是存在的闪电、存在的瞥见,对于人的世界、人的历史,乃至对于人的语言的撞击所发生的几个变化,其中有几个关键性的词就是亲近,命运,道说。
今天到此为止。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