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过的书大多都会忘记,那读书有啥意义?

作者: 豫兮君 | 来源:发表于2019-03-25 14:05 被阅读5次

    读了很多书,但是都忘掉了,读书的意义在哪里?忘掉了里面经典的话语,忘掉了故事的经过,忘掉了作者的感悟。除了收获了读书时内心的满足,那么我们还收获什么了呢?


    第一部分

    我们从小读过的书,我简单粗暴的将其分为如下两类:

    1、读的书用不上,或者说,短期用不上;

    2、读的书用的上;

    第一类在我们日常生活和交流中经常出现,比如,毕业后转行了,之前学的东西用不上了,或者即使没换行,但书本上学到的东西能在实际工作生活中用上的却少之又少。

    这个时候我们经常听到有人抱怨“真是*了狗了,读了xx年书白读了,不仅用不上还浪费了大把青春时光。不如当时多谈谈恋爱,说不准现在已经造人成功了,也不至于到现在还是单身狗”。

    第二类读的书用的上,这应该是值得庆幸的事,奈何天不遂人愿,经常发现“我靠,学了半天都还给老师了”,若恰好此时遇到一个不开眼的冷不伶仃给你来一句“你丫的XXX课该不会是体育老师教的吧?”恐怕此时你心中会有一万只草泥马崩腾而过。

    以上已经够让人绝望了吧,可是还没完,生活处处有惊喜,社会上还有一大堆人等着教育你了。

    “教育不是好事吗,值得这样如丧考妣吗?”

    “是、是、是,教育确实是好事,有助于成长,可是敌不过有人想从思想观念上把你掰弯。”

    他们怎么掰的呢?

    他三哥的二表婶的表妹夫说:“孩子,你听说没,隔壁村二狗子开了个养猪场,现在月流水上百万,家里草房都改建别墅了。你说你爸妈含辛茹苦的把你养大,拆椽子卖瓦供你读书,没曾想如今还不如一个小学文凭挣的多。看来这年头,读书真没啥用啊!”

    她姥爷的舅舅的亲姑父说:“娃儿啊,360行,行行出状元,你为啥非得读书一条道走到黑呢?现在世道变了,你没看到网上好多文化不高,靠直播当上网红,月入xx万元的主儿吗?现在一大堆大学生出来找不到工作,你还读啥研究生/博士”

    ……

    起初你还据理力争,渐渐却发现人家举起例子信手拈来、形象生动,句句如匕首直指要害,凭着你多年读书磨练的强悍逻辑思维能力居然驳斥不过。到后来自己也开始犯嘀咕“读书真的没用吗?难道我真读书读傻了,要不怎么和这个社会的思想接不上轨呢?”

    终于,连你小时候写作文时崇拜的偶像韩寒都说“我们读过很多书,听过无数的道理,却仍旧过不好这一生。”连着挨了社会无数重锤后,你对读书的必要性也越来越看轻。虽然对后代读书学习依然异常上心,但每每想到自己努力半生却三十功名化为尘土,只剩下记忆里八千里路的云和月时,连督促孩子读书也逐渐没了底气。

    第二部分

    可是你真的甘心被掰弯吗?

    人在江湖飘哪有不挨刀的。关键是我们要及时武装自己的精神。接下来我将赐予你一套无敌神器,不期望能歼敌,至少要让他们掰不动。

    “你赶紧赐给我啊?”

    “别急,我找人给你搬去了,需要点时间。乘着这点空挡,我打算先和你唠一个神一样的职业——图书管理员。”

    “别闹!图书管理员有啥神奇的。”

    “真没胡闹,你听我给你吹哈!”

    图书管理员真的是个神奇的职业,不信我给你列一下,列到你服气:

    思想家

    老子,曾任周王室藏书管理者;

    歌德,魏玛图书馆馆长。

    文学家

    胡适,普林斯敦大学葛思德东方图书馆馆长。

    管谟业(莫言),解放军某部图书管理员。

    沈岳焕(沈从文),1925年北京香山慈幼院图书管理员。

    陆游,宋朝国家藏书楼楼长。

    革命家

    李大钊,1918年国立北京大学图书管理员。

    毛润之(毛泽东),1918年国立北京大学图书管理员临时工。

    李云鹤(江青),1930年国立青岛大学图书管理员。

    周恩来,觉悟社图书馆馆长。

    世界富豪

    比尔·盖茨,西雅图景岭学校图书管理员。

    李彦宏,北大图书馆学情报学系。

    数学家

    华罗庚,清华大学数学系资料室图书管理员。

    陈景润,厦门大学图书管理员。

    发明家

    本杰明·富兰克林,费城公共图书馆馆长。

    音乐家

    冼星海,1926年国立北京大学图书管理员。

    娱乐界

    焦灵花,重庆黔江图书管理员,世界麻将冠军。

    小说高人

    《天龙八部》扫地神僧,少林寺藏经阁图书管理员。

     《将夜》夫子,知守观图书管理员。

    影视作品

    超人的母亲,氪星档案图书保管员。

    擎天柱,塞伯坦星球图书管理员。

    是不是有点服气呢?

    你说:“我叶良辰不服,这些都是幸存者偏差,还有浩如烟海的图书管理员咋没见翻起大浪来?”

    确实如此,我列这些的目的不真是为论证图书管理员是神一样的职业,大家都赶紧去应聘该岗位,而是为了说明读书这个我们习以为常的平凡过程,实际上是人们心灵和上下古今一切民族的伟大智慧相结合的过程

    就像老子的思想,吸收了很多周王室藏书的知识,如今流芳百世的《道德经》里面有很多话与周朝的“金人铭”句(注:“金人铭”为上古君主培养接班人的教材,刻于太庙金人背后)基本一致。

    对于老子借鉴《金人铭》还是给大家举个例子:

    《金人铭》:“夫江河长百谷者,以其卑下也。”

    《老子》:“江海所以能为百谷王,以其善下之,故能为百谷王。”

    这个例子里面两句话是不是惊人的相似。

    孔子、孟子、韩非子、墨子、荀子等百家争鸣的一批师祖级别的人物,也或多或少从《道德经》中领悟借鉴了不少好东西,并纷纷开宗立派,著书立说。后世从中汲取了不少知识,崇尚读书的风气越来越盛。他们之所以不停著书立说,无非是想便于知识继承。而到了现代,读书无用论却甚嚣尘上,确实不该。

    诶,神器端来了,容我隆重给你介绍下:这套神器不是剑号巨阙、湛卢、莫邪、鱼肠这类无望不利的利器,也不是重剑无锋、大巧不工以重取胜的玄铁重剑,而是如《美国队长》手持的盾牌一样的东西,只要你能熟练运用,则进可攻退可守。它就是“库伯学习圈”,是大卫·库伯(David kolb)经过反复试验专门为经验学习打造的神器,因此,它还有个别名叫“经验学习圈”,长成下图这样。

    他总共赋予这件神器四个技能——具体经验反思性观察抽象概念化积极实验,而且这四个技能是相互转化、相互促进的,构成一个完美的环形结构,旋转起来威力巨大。

    “具体经验”技能开启时,需要使用者投入已有经验,可以是自己从书本上学来的经验,从别人身上汲取来的经验,亦或是自己打怪攒的经验

    “反思性观察”技能开启时,需要使用者停下匆忙的脚步,对“具体经验”技能里面的经验进行思考,去伪存真,同时投注精神力量进行初步加工;

    “抽象概念化”技能开启时,使用者必须对“反思性观察”初步加工过的经验进行深度加工,提纯为高浓度的“知识”,这里的“知识”纯度越高越好,越具有普适性,杀伤力更大。

    “主动实验”技能开启时,使用者只需拿着上一步得来的“知识”,在实际使用过程中进行验证。它是对已获“知识”的应用和巩固阶段,是检验使用者是否真正“学以致用”,或是否达能发挥该神器的最大效果。如果从行动中发现有新的问题出现,则库伯循环又有了新的起点,意味着新一轮的经验学习圈又开始运动。你的“知识”就在这种不断地学习循环中得以增长。

    考虑到每个使用者的内在性格、气质的差异性,以及生活、工作阅历、教育知识背景的差异性,从而导致每个使用者的“使用风格”的“不一致”问题,库伯也考虑了兼容性。

    他将初始使用者的风格大致的分为四类:经验型学习者、反思型学习者、抽象理论型学习者和应用型学习者。这四种类型的初始使用者不存在优劣,不管从哪个技能开启使用,只要能让“库伯学习圈”运转起来都可以

    另外,要想“库伯学习圈”能发挥更大的威力,最好能集体一起使用,因为不同使用者初始积累源不同,往往对同一事物有不同的经验值,通过交流、沟通、相互启发、知识分享、思想碰撞,最终可以得到更多的“知识”。

    库伯学习圈,人类打怪升级专属神器,你值得拥有。

    有了它就像是练就了吸心大法,世间万事万物的诸多神奇功法最终都会被你吸收。吸收这个词不太准确哈,应该说给你拷贝了一份,这种还考虑可持续发展的神器看来甩吸心大法好几条街。你还在等什么,赶紧武装起来吧!

    第三部分

    现在回到我们最初面临的问题,并试着给出答案。

    1、读的书用不上,或者说,短期用不上;

    凡有所学,皆成性格。你所走过的路,读过的书,爱过的人,交织在一起塑造了现在的你。尤其是青春年少、性格未定之前,最是易受影响。你所读过的书,随着时间的流逝看似有众多消弭于无形,但实际上却已不同程度的融入你的精神和灵魂,正如你所食所饮,最终会不同程度融入你的血肉和骨骼一样。

    培根在他的《谈读书》里写到“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灵秀,数学使人精确,科学使人深刻,伦理学使人庄重,逻辑修辞之学使人善辩”阐述的就是这个道理。在这里我想讲个活生生的例子来加以说明。

    我有一个发小,初中毕业后没考上高中,在我们那上了个技校,学的电焊。学了两年,毕业后就出去打工了,后来无意中被骗入传销。期间各种被限制人身自由,还让他练喉咙顶钢筋的杂技。五个月后一次在商场表演,他趁对方疏于看守的空挡,伺机躲进一家店里,那家店主听他说明情况后,帮他躲起来,最终才逃出狼窝。

    我大三暑假回家碰到他,听他绘声绘色的给我描绘,还仰起脖子让我看脖子上顶钢筋烙下的疤痕,我听后也是唏嘘不已。我就问他怎么会被骗进去的,他说当时对方承诺去了他们那有各种好处,比他当时打工的工资高很多,又是分红又是画大饼的,最终没经受住诱惑,就被骗进去了。

    如果事情至此结束,也许我会报以廉价的同情,而真正让我念念不忘至今的原因是,两年后我在研究生读书期间父母给我打电话,说我那位发小因为生了病和家里要钱看病,他爸妈没给,最后发生争吵,他想不开喝药去世了。

    我听闻此事,震惊的无以复加,除了悲伤以外,我却怎么也想不通一个人连死都不怕,怎么还怕活着。也许他面对的问题,真的到了他心理能够承受的极限了。

    我突然记起,他从传销回来后,有次我去他家玩,他给我看轮回转世的视频。视频里各种现身说法的论证轮回的存在,我依稀记得里面有讲到一个四五岁的小孩声称自己生前是XXX,家住XXX,父母是XXX,而这个地方是他从来没有去过的,家里人好奇去找了下发现居然真的有这家人,几年前哪家孩子刚去世,算下来时间刚好能对上。

    我当然是不信的,但他说他相信,除了因为视频看起来确实非常真实以外,还因为是几个号称XX博士的在视频里解说。我当时就很无语,我说“且不说这些视频里号称博士的是否是真的博士,即使是真的博士也未必说的都是真的,所谓博士、院士等等头衔的人,其实也是普通人,没有必要这么迷信权威,全盘相信别人说的”。我想当时肯定没有从心底说服他,他依然相信轮回转世,也许正因此他想尽快解脱而投入下一个轮回。

    如果他能多读些书,也许他的精神生活就会变了,不会那么轻易相信传销洗脑术,而是能用知识加以抵挡;如果他能多读些书,读到大学,他会接触到很多硕士、博士、院士,他会对这些人有个更直观的认识和了解,不会轻易对视频里一个号称博士的人的话深信不疑;可惜没有如果,我也只能但愿真的有轮回,他能过上他期望的幸福生活吧。

    看知乎上讨论读书意义时,一个答主引用了这样一句话:

    “for the shadow of lost knowledge at least protects you from many illusions

    知识,哪怕是知识的幻影,也会成为你的铠甲,保护你不被愚昧反噬。

    我当时心里一瞬间就想起我这位发小的事。“书,犹药也,善读可医愚”,有时候真是这样。在特定的时候,知识存在的价值确实远超过知识本身,他会突然冒出来充当你的防火墙,避免病毒入侵大脑。

    一个爱书的人,他必定不致于缺少一个忠实的朋友,一个良好的老师,一个可爱的伴侣,一个温情的安慰者。书本有教无类,开卷有益,不分亲疏,不分贵贱,化披万物,赖及万方,这就是书和实实在在老师的区别。所以有时间读书,有时间又有书可读,当是极为难得的。

     

    2、读的书用的上,但是都返还给老师了;

    关于这个问题,只能重新认真研读几遍,重新拾起来,想来比没读过的书会容易些,因为虽然你记不起来了,但是你潜意识里还有存档,调取起来会快很多。另外,也需要反思读书方法是否有待改进。关于读书方法,这里就不扯了,不然真没完了。大家若是有兴趣,改日我们可以专题探讨。

    3、社会上充斥着读书无用论;

    前面交给大家“库伯学习圈”这一神器,你可能会问,怎么用这一神器把我那亲戚的话驳倒,最好怼死。

    可能并不能如你所愿,这一神器主要是武装你自己不被外界侵袭,以及加快你自己的积累进程。

    就像前面所讲,不管是经验型学习者、反思型学习者、抽象理论型学习者和应用型学习者,不管从哪个技能开始使用,只要会灵活运用“库伯学习圈”,反复循环下来都能取得成功。

    所以,那些七大姑八大姨嘴里说的那些成功人士,可能别人是应用型学习者,从积极实践这一技能开始练起的,最终建立起学习循环圈,并取得成功的。

    你会说:那为啥你要强调读书,而不去直接从实践中积攒经验呢?

    是这样的,“库伯学习圈”里面“具体经验”技能需要投入的经验和“抽象概念化”技能需要投入的“知识”,很多是可以直接从书本里获取的。

    因为人们不可能在有限的生命周期内将世界的每一件事都实践一次,再转化成自己的经验,再投入“库伯学习圈”。

    所以最省时省力的方法,就是直接从人类历史上诸多书籍中直接攫取经验和知识,将其投入“库伯学习圈”里面。这样操作,能使你在最短的时间达到只靠实践积攒经验再投入学习循环的人更高的高度。

    不是读书没有用,而只有善不善于将读书运用于“库伯学习圈”中进行打怪升级的人。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读过的书大多都会忘记,那读书有啥意义?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jsbvv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