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提起河南的剧种,很多人的第一印象就是河南豫剧。
没错,经过数百年的发展,河南豫剧作为河南剧种的代表,已经走向全国各地,走进每一位老百姓的心中,成为家喻户晓的剧种之一。
河南豫剧表演不过,你要是真觉得河南只有这一个剧种,那可就大错特错了。在河南境内,可是还有另外两大剧种,能够与豫剧平起平坐的,这三者统称为“河南三大剧种”。
|河南三大剧种
一、豫剧
豫剧,中国五大戏曲剧种之一,中国第一大地方剧种。
豫剧《花木兰》豫剧大约产生在清代乾隆(1736-1755)年间,那时叫“河南梆子”或“河南高调”,由于早期演员用本嗓演唱,起腔与收腔时用假声翻高尾音带“讴”,又曾叫“河南讴”。
“豫剧”之名,最早泛指河南各剧种,直到1947年秋,开封、兰州、西安三地报界,方以此称谓专指河南梆子。
新中国成立后,在河南梆子的基础上,经过几代老艺术家的不断改革和创新,才形成了“豫剧”这一统一的称谓。
豫剧的正式更名,标志着豫剧艺术产生了质的飞跃,也标志着一门成熟的戏曲艺术开始全面繁荣,从此豫剧才真正进入繁荣兴旺的时期。
豫剧主要分为五大流派:以开封为中心的唱法称“祥符调”;以商丘为中心的唱法称“豫东调”,又称“东路调”;以洛阳为中心流传的唱法称为“豫西调”,又称“西府调” ;流行于豫东南的称“沙河调”,又叫“本地梆”;建国后,在对豫剧四大地域流派唱腔,进行了综合吸收和大幅改革的基础上,形成了“现代流派”,又称“现代戏流派”。
豫剧在其发展的过程中,培养了一大批艺术造诣很深的表演艺术家。如常香玉、阎立品、马金凤、牛得草、王善朴、魏云、马琳、高洁等,都以其深厚的艺术功底、精湛的表演艺术为人们所称道。近些年来,又有许多青年豫剧表演术家,像汤玉英、王清芬、王希玲、虎美玲、谷秀荣等渐渐成长起来,走向成熟。
豫剧,这个河南人引以为傲的剧种,已经创造了辉煌的过去,它也必将有着辉煌的未来。在祖国戏剧的百花园中,这朵奇葩将会开得更加鲜艳夺目。
二、曲剧
曲剧是河南省三大剧种之一,旧时也称"高台曲"或"曲子戏",有些地区又称"南阳曲子"。
曲剧《四郎探母》曲剧流行于河南全省及其周围邻近地区,是在当地流行的曲艺鼓子曲(洛阳曲子、南阳曲子)和踩高跷的表演形式的基础上,受到其他剧种的交叉影响发展而成的。
曲剧音乐,最早可追溯到由坐班清唱的河南鼓子曲,由其中的杂牌小调与河南的民间歌舞踩高跷相结合,于1926年经由临汝县农民组成的同乐社搬上戏剧舞台,从而正式发展为戏曲剧种。
但在上个世纪30年代前后,一般曲剧戏班还是停留在业余性质,即农忙务农、农闲从艺,一个班社也仅十余人。他们在演出时也不讲戏价,只求管吃。若收到馈赠钱物,则全班社平均分配。
到抗日战争时期,曲剧得以迅速发展,遍及了河南全省的主要县市,直至安徽省的临泉一带也都有河南"曲子戏"的演出痕迹。
抗战胜利后的1946年,民国河南省政府以曲剧"有伤风化"、"诲淫诲盗"为借口,下令取缔,禁止其演出,使得不少艺人被迫去山西、陕西、湖北、四川等地演唱谋生。直到新中国成立后,曲剧才得到了恢复和发展。
三、越调
河南越调,主要流行于河南全省及湖北北部地区,为河南三大剧种之一。
越调《收姜维》河南越调原称四股弦,因其主要伴奏乐器是象鼻四弦而得名。在清朝乾隆年间,越调已在河南南阳一带流传,至咸丰时已流传到邓县、禹州、许昌、郑州、商丘、周口一带。
因越调也是采用河南方言演唱,所以其旋律与豫剧有相通之处,也是大小嗓结合。不过,越调也有自己的演唱风格,不仅有表现民间风情的外庄戏,还有表现帝王将相的袍带戏,又称正庄戏。
外庄戏,多系活词连台本,也有许多公案戏,以小生、小丑为主角,词句通俗,多唱少白,生活气息浓厚。
正庄戏,为越调的传统剧目,其结构严整、唱词深奥,每段唱词固定,并规定有一定的曲牌和调门,道白时用卧笛伴奏,主要演历史袍带戏,多以生、净为主角。
越调自诞生地四外流传时,音随地改,形成了上路、下路、南边等地域流派。
上路越调以南阳为中心,又称豫西越调、南阳越调、大越调,是越调的母调;下路越调以许昌、漯河、周口为中心,又称小越调;南边越调以襄阳为中心,向十堰等地扩散,与南阳越调比较相似,也称其为"湖北越调",以区别于流行于河南境内的河南越调。
|三十余个稀有剧种
河南作为戏曲第一大省,向来被人们称为“戏曲之乡”,除了豫剧、曲剧、越调这三大剧种外,在河南还有不少流传区域较窄,观众和从业人员较少的稀有剧种,他们同样承载着一个地方的文化记忆和文化基因,映射着当地的风土人情。
明清以来,在河南有据可查的曾经流行的剧种有45种之多。截至目前,河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确定的,全省被列入省级以上非文物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的剧种达到34个,其中31个属于稀有剧种。
有的是土生土长,始终守着一方水土,比如南阳宛梆、新县地灯戏;有的闯进来走出去,多地共有,比如四平调、二夹弦;有的在河南是小戏,在外地是大戏,比如汉剧。
这些剧种纵然知名度不高,但都属于河南戏曲大家族的一员,它们有许多相同或相似之处,但细细品味,又风格各异,迥然有别。
河南的地方戏剧种,有近80%产生于清代,随便拎出来一个,都有一两百年的寿命。这些稀有剧种能够在一方水土安身立命,必然都极有自己的特色,有其安身立命的绝活。只是露脸的机会比较少,知道的人也越来越少,但它们的独特魅力仍在,一旦有机会展示,仍然会给人留下深刻印象。
稀有剧种发展到今天,虽然数量仍然不少,但很多剧种的表演团体已经不多了。一个团与一个剧种的生死存亡直接挂钩的“天下第一团”约占一半,有的甚至连专业团都没有,只有业余团体的农民演员,平时务农,闲时操琴弄鼓,传承手艺。个别剧种甚至到了濒危状态。
关于这些稀有剧种的保护问题,有人认为,戏曲已经不再像从前那样火了,大剧种活得尚且艰难,小剧种或可让其自生自灭了吧?
但,正像国家提倡文化应该保持多样性一样。每一种文化都是千百年来无数前人智慧的结晶,很多大剧种也是由小到大,从稀有剧种走过来的。可能有些剧种现在萎缩了,不过这些稀有剧种当中也承载着优秀的传统文化,我们没有理由不保护它们,让它们的生命停止在我们这一代手里。
|附河南省31个稀有剧种如下:
大平调、大弦戏、四平调、二夹弦、二股弦、落腔、淮调、罗卷戏、怀梆、目连戏、柳子戏、道情戏、宛梆、皮影戏、光山花鼓戏、河阳花鼓戏、虞城花鼓戏、扁担戏、汉剧、扬高戏、木偶戏、柳琴戏、坠剧、商城花篮戏、枣梆、嗨子戏、大辫戏、四股弦、杠天神、蒲剧和地灯戏。
(全文终)
这里是偶豫,这里有河南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