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爹地妈咪,我们去泡温泉吧~” 我决定放松一下二老在过年期间奔波的神经和身体。对于我的安排,家父家母一向很放心。
“要不要穿泳衣进去啊?” 家母谨慎。
“不用啊,这种是男女汤分开的,什么都不穿。” 我说。
家母略作娇羞 “那不就像我们以前的澡堂子嘛?”
居然把我安排的温泉比做澡堂。“你去了就知道啦,不是你想的那样。”
结果,也不是我想的那样。
因为车位紧张,我猜到人不会少的,但也没料到人已经排出了大堂。“这下可好,等吧。” 每进来一个人都是一句相同的惊叹 “不得了,这么多人!” 可是队伍还在不断加长。
这时一位男经理拨开人群宣布:“男汤不用等,男汤不用等,直接进!等的都是女汤,没柜子!”
一时间人群沸沸扬扬,男女面面相觑。
“哎呀,那你自个儿就先进去吧,我们这儿还不知要等多久。” 为了让自家老公先拿手牌,女人们瞬间都很大度。
“你在里面等久了无聊,就睡觉吧!” 操心的主妇们不忘叮嘱。
这突如其来的好消息令人有些不知所措。在经理的招呼下,男人们纷纷走出,顿时一个个家庭被渲染得难舍难分,大老爷子们甩开衣袖,爸爸们带着儿子,女人们嘴上大度,手上却丢不开对方的衣袖,那神态好像在说:你们爷俩倒好,留下我一人在这儿等的跟傻子似的。
我家爸爸一听乐了,“要不我就先进去啦?”
“你进去吧!”我和老妈很羡慕,那一刻我超级希望自己变成男人,简单粗暴,女人事儿好多。
队伍宽松了不少,“女人嘛,没个三小时是洗不出来的!” 剩下的妇孺们大多互不认识,等的令人难免有些尴尬,只好互相抱怨调侃。
进入汤池前,第一步叫「掛湯」,俗称涝一把,因为身上不湿是不让入池的。进去之后我才明白为什么女汤要等那么久,女同胞们个个洗得好卖力!互相搓背不谈,还在给幼儿洗澡,几个小澡盆横七竖八。真被家母说中了,这不是以前的澡堂子嘛。
相比之下,男汤可舒服多了,我看了一下老爸的消费:推背、按摩、掏耳朵,可想而知有多舒畅。我有点好奇男汤里是什么场景,于是吃饭时向老爸打听洗澡挤不挤。
“不挤不挤。” 听说男人们稍稍汆了一下就挂汤完毕,泡完温泉再打个水漂算完事儿;不像女人们,左冲右冲,洗洗刷刷,涂涂抹抹,这柜子能那么容易等到嘛。
出来时已经晚上七八点了,还有人在排队,依旧是男汤直接进,女汤等柜子。
“冷死了冷死了,没得热水洗澡了。” 出来的几个妇人抱怨淋浴区的水不热,我回想到刚才女人们洗洗涮涮的场景,心中暗笑如此不环保的操作,人家的热水也来不及烧呀。
“所以呀女人比较费时费水,不管条件好不好习惯都一样,老早以前在公告澡堂,男浴资5元,女浴资要8元呢。” 家母总结,很是精辟。
“还有件事我很好奇,刚才挂汤的时候所有的淋浴头全被占满了,挤来挤去的人都在找位子,你是怎么从一堆肉身之中一把就把我揪出来的呢?” 我问老妈。
老妈大笑,“这就是做妈的本能了,何况你当时还背对着我呢。”
最后,我还是要强调我的本意是来泡温泉的,却泡出了公共澡堂的怀旧感。看来不是大老爷儿们就注定体会不到扬州“水包皮”的文化,达不到城市温泉的期待,就姑且称之为一次城市沐浴吧。
网友评论